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以 《军事记者》2003,(11):60-61
《人民武警报》迎来了创刊20周年的生日。20年来,它举旗帜、跟党委、贴基层、保中心,报纸的宣传思路和宣传内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正版、精专版、办副刊、常增刊,报纸的宣传力度和宣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讲学习、抓队伍、建制度、增设施,业务水平和全面建设日就月将。笔者作为武警报的一员感到光荣和自豪,回顾在这块催人奋进的“阵地”的岁月、特别是近几年来为部队建设服务所走过的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想法想细说一下。一、抓好大事,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办报纸,抓大事,是报人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人民武警报》始终坚…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看了《新闻记者》第五期上刊登的《怎样办好地、市、县报的副刊?》一文,很受启发。但我们是专业性的小报,专业性报纸的副刊怎样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呢? 广东李斯李斯同志提出的问题,确实值得探讨、研究。象《上海副食品信息报》这样一张专业性的报纸,如何办好自己的副刊,这也是本报从创刊以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编辑部曾有这么一种想法:一份报纸的三个版面讲的都是猪、禽、蛋、菜,货源预测,市场动  相似文献   

3.
面对报海刊林,民族地区的报纸凭什么去吸引读者?最重要的莫过于要有自己的风格。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这种报纸形成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它的副刊也不例外。在办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方面,报纸副刊与报纸的新闻是相辅相成的,但它又有其特点。我们《鄂西报》地处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距省城600余公里。这里虽然交通不便,却是有着悠久文化历史和浓郁的民族特色的一方水土。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象《鄂西报》这样的民族地区报纸就要肩负起传播信息、宣传改革、打破封闭格局的重任,报纸副刊自然也要把握好立足本地,而又不拘泥于本地的“度”,与整个报纸格调一致地办出地方特色。能否把握好这个“度”,关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报纸副刊已成为凸显一份报纸的特色和品牌,延伸报纸"主刊"思想内容的重要载体,成为吸引广大读者阅读、增加报纸发行量、提高报纸经济效益的重要臂膀。作为工人报的副刊自然也是这样。近年来,《辽宁职工报》立足工人报的定位,在办副刊上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反响。一份报纸的定位是由它的主要受众决定的。工人报作为全总或各省市、副省级城市工会的机关报,它的受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企业报姓“企”,我觉得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报纸,不论哪张报纸都有一定的归属。我说的这归属,就是个性。所以我觉得企业报的副刊就应努力办出个性来,才会得到你的读者的欢迎。读者是报纸的上帝,上帝欢迎了,你的报纸、你的副刊也就办好了。《申新报》创刊至今即将踏上第5个年头了。以前,我们的副刊  相似文献   

6.
行业报与综合性报纸相比,报道面相对来说比较窄,因此行业报的副刊办起来难度要大一些。如何在“报纸大战”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办出自己的“专业味”特色,为读者所喜闻乐见,是行业报副刊编辑认真探讨的一个课题。 行业报副刊应面向职工 副刊是一张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办好副刊,使其起有效地发挥配合“正刊”新闻的特殊宣传功能,需要我们既要把握行业报副刊的特性,又要重视处理好副刊角色面临的问题。 报纸副刊与其他版面既有共性,也有其鲜明的个性特色。这种特色,除了表现在思想性和新闻性之外,更多的则表现在文学性、娱乐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等副刊的功能上。 传统的行业报副刊,内容一般比较单一,形式单调,但与职工群众的生活较为贴近。近年来,面对新闻改革的大潮,行业报的副刊也在悄然变化,即更加面向群众,贴近生活,而且内容丰富,版面美观。  相似文献   

7.
一张报纸要办出特色,开辟具有特色的栏目必不可少。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经济日报》的“现场速写”,《工人日报》的“当代工人风采录”等,就非常有特色。我编《铁路建设报惯用多年,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办好副刊,推出符合企业报特点的有特色栏目,同样必不可少。我开的《工程队轶事》栏目,迄今已七个年头,已成为我报的“名牌”栏目。为什么开办这个栏目?起始的想法是使栏目内容能够触到企业最基层,依靠基层群分央办杜日。他们作十、N中人大多数,开办固定的令他们喜闻乐见的栏目,可以这样说.办好了,很大程度上副刊…  相似文献   

8.
军队报纸副刊作为一张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同正刊一起,发挥着报纸的重要功能,并以其品位高雅、形式活泼、风格清新等特点,深受部队官兵的喜爱。作为一名从事军队报纸工作十多年的副刊编辑。笔者认为,要赢得更多读者青睐,更好地发挥军队报纸副刊“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与感染力,就必须努力提升品位,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9.
杨呈霞 《新闻爱好者》2011,(12):129-129
“以基层的视角办基层人的报.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这是河南日报(农村版)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要办一张市场接受、农民喜爱的报纸的指示精神,2011年改版时新提出的报纸定位。《作品·民间》二合一版,是该报依据这一定位及改版思路而新设置的副刊。如何把《作品·民间》版打造成基层喜爱的精品副刊,作为该刊的编辑,在编刊实践中有一些切身体会,要打造基层喜爱的精品副刊。就要注意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0.
报纸的副刊是整个报纸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办得“有市场”。就要时刻考虑读者的需求。女儿是父母的“贴身小棉袄”,《河北农民报》副刊这个“女儿”就是“衣食父母”——农民朋友的“贴身小棉袄”。  相似文献   

11.
陈娜 《青年记者》2007,4(12):55-56
从1897年11月24日,上海《字林沪报》办的中国第一份报纸副刊《消闲报》创刊,中国报纸副刊走过了一条百年求索的漫长道路,这期间,副刊所更替的不仅仅是名称,更有其由外到内的深层次蜕变。本文以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的四个大阶段为顺序,一窥中国报纸副刊功能的嬗变。  相似文献   

12.
1月17日,云南边防某部《猛击报》出版了!干部、战士争相传阅,高兴地说:“能在战区看到我们自己办的报纸,不简单呀!”《猛击报》为周刊、四版,辟有《战时政工》、《军事课堂》、《后勤战线》、《战地简讯》等栏目,没有《英模谱》、《老山魂》专版。《猛击报》坚持实行“面向前沿、面向战士、面向基层”的办报方针,讴歌英雄模范,传播精神文明,鼓舞部队士气。同时,通过这张小报广泛与后方取得联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近代中文报刊自19世纪初问世后,在1815年-1896年这八十年间,报纸上并没有副刊这一专版。1897年11月24日,上海《字林沪报》副刊日出一张的《消闲报》面世,副刊才第一次有了固定的刊名。自此之后,新闻、评论、副刊、广告这四个方面,组成了中国报纸的四大内容。副刊也就成了报纸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副刊是以刊登文艺作品为主的专版,新闻性和文艺性结合是副刊的一般要求。在过去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文艺副刊,是一张报纸不可或缺的内容。有人说,一张报纸能否抓住读者,就看它的副刊办得活不活、好看不好看。这话不尽全对,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却反映了报纸副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下部队期间曾翻看过一些基层官兵的报纸剪贴本,发现文艺副刊的稿件在官兵剪贴本上所占的比例相当大,有的甚至全部是文艺副刊的散文、杂文和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15.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是《忻州日报》扎根于地方文化的一份文艺副刊,这份报纸以传承忻州文化,彰显地方特色,架构文化交流,服务地方建设为己任,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品味,办到了读者心坎上,成为当地很有影响力的报纸。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报纸的百花丛中,有几朵鲜艳的小花,却鲜为人知,这就是人民解放军各军区、各军种报纸.它们是沈阳军区的《前进报》、北京军区的《战友报》、济南军区的《前卫报》、南京军区的《人民前线》报、广州军区的《战士报》、成都军区的《战旗报》、兰州军区的《人民军队》报、海军的《人民海军》报、空军的《空军报》。这些报纸虽然在社会上名气不大,默默无闻,但是,就它们的资历和功绩来说,有的创办于建国之初,有的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人民解放  相似文献   

17.
自1897年11月中国第一份报纸副刊上海《字林沪报》的《消闲报》创刊,我国的报纸副刊已走过了百余年的漫漫长路。这期间副刊经历了多次内容、形式和功能的转变,研究报纸副刊的专家学者也把这一百多年的副刊发展史分成了四个阶段:《消闲报》创于U至“五四”时期;“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1]。  相似文献   

18.
“副刊式微”的观点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始很有市场,但与此同时,许许多多的报纸办起了周末版,月末版、特刊等。《攀钢日报》也有了自己的《时事生活周刊》。此间,甚至有一些新闻类报纸也已经副刊化了,像《南方周末》和《21世纪经济导报》用艺的形式、故事的形式、散随笔化的笔调来表述新闻、阐述观点……纵目报海,我们不难发现,“副刊式微”之说,只就“纯学副刊”而言尚可,一般报纸副刊面临的实际境遇是在新闻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9.
专业报不同于一般报纸,其读者对象大部分是专业人员,也有些一般读者。怎样将报纸办出特色,吸引读者,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一、研究读者对象、全方位覆盖不同屡次读者群《河南卫生报》创办初期,办报宗旨倾向于对整个社会和广大群众进行医学知识普及,除一版刊登一些重大新闻外,二、三版均是知识版,主要刊登医学科普知识和一般的生活、健康常识,四版是文艺副刊。对此,基层卫生干部反映强烈,认为我们报纸  相似文献   

20.
报纸副刊:新闻的另一种延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燕 《现代传播》2005,(2):129-130
中国报纸自有副刊的 10 0多年以来 ,它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地在变化。但有一点是一贯的 ,那就是副刊的从属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 ,信息时代的来临 ,人们对副刊的需要日益显现出来 ,报纸副刊的地位和价值逐渐被人们重新发现 ,它也逐渐成了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副刊是新闻的补充和延伸中国的副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 ,从有了报纸以后就有副刊 ,最早的副刊出现在 1897年的《沪报》、《消闲报》 ,是中国的第一张副刊。后来《申报》的“自由谈” ,《庸报》的“另外一页” ,《晨报》的“副镌”都是当年有名的副刊 ,在中国的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