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曹林 《青年记者》2021,(1):112-112
观念水位的提升很多时候体现在微妙的话语变化中,比如社会对待青少年上网的态度,以前是“严防死守如临大敌”,而如今则在“如何提升网络素养”这个框架中探讨这个话题。有着强烈控制欲的成人,接受了新一代、下一代青少年在网络使用上不可逆转的现实。  相似文献   

2.
网风小议     
千河 《今传媒》2009,(7):53-54
"网风"这个词,是我的杜撰.之所以想到这个词,源于两点: 一是网络成为现代人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新"三件宝"(网络、手机、小轿车)之一.而网络犹如人之耳目.  相似文献   

3.
张毓 《新闻世界》2009,(12):141-142
韩寒和作协论战是2008年网络关注度较高的一次事件。本文通过对这一事件中一些有影响力的评论进行分析发现。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新闻评论作为意见领袖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而评论文章中的舆论导向,并未使人们对这个事件态度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独家编制的2006年度(第三届)《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美联社名列第22位。同样在2006年,美国尼尔森公司公布的全美十大发展最迅速的网络品牌,除了新闻集团的Myspace等网络新军之外,美联社网络也名列其中。在这个品牌竞争激烈的时代,这样的成绩着实不易。而美联社之所以能在这个新媒体辈出,  相似文献   

5.
杂志发行走的是全国市场,单靠杂志社的发行员面对全国市场进行销售工作太不现实,一定要建立好的网络,这个网络就要求发行员用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去创建,而最好的创建方式就是利用好情感这个纽带,加强沟通、加强拜访,让自己创建的网络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锦华 《编辑之友》2010,(10):53-55
目前,网络上低俗之风盛行,艳照、不雅视频、芙蓉姐姐式的网络红人层出不穷.面对越来越多的由网络引发的社会问题,人们积极呼吁构建网络伦理.什么是网络伦理?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有必要先从伦理学谈起.那么,什么是伦理学呢?伦理学是对道德进行研究,关注人的行为和价值的一门学问.它的实用性在于判断什么是符合道德的,什么是违背道德的.网络伦理是指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社会交往时而表现出来的道德关系,这些道德关系制约和规范网络中人的行为.在探讨这一问题时,人们往往把目光聚焦在技术和法制上,而忽略了伦理道德这个层面.其实,人们把这些问题的出现归咎于"新技术"的应用是没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7.
黄茜 《新闻世界》2014,(5):124-125
网络论坛体现着大众文化潜在的价值和影响力,在传播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网络论坛为载体而传播的言论越来越多,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舆论——网络论坛舆论。本文以天涯论坛为例,重点探讨在网络论坛这个新型的传播渠道中所衍生的网络论坛舆论的传播特点以及网络论坛舆论传播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网络舆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微博等新社交媒介的快速兴盛,网络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消解与重构,网络意见领袖逐渐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影响公共舆论的重要力量。这个群体能否成长为网络社会这个拟态环境中理性表达与对话的中间力量,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情演变有着重要影响。着重探讨了当下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对网络舆情演变的影响,以期指明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及网络社会传播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出版业与因特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互联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它由美国阿帕网(ARPAnet)发展而成。因特网源于60年代美国国防部为了防备苏联意外的核打击,设计了四个分散的以网络相连的计算机指挥控制中心。这个网网相连的网络于1970~1980年扩展用于科研和教育,90年代用于商业。  相似文献   

10.
吴冬 《新闻爱好者》2010,(1):128-128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在网络上建立新闻网站.特别是对外经贸英语财经新闻类报道.借由网络这个新闻报道的全新而高效的媒介.传播财经英语新闻。本文针对网络对外经贸英语财经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译名不统一问题.分析了当前网络对外经贸英语财经新闻报道中译名统一的重要性.并提出解决译名不统一问题的一些建议:报道者要提高对译名统一的重视态度、加强学习和积累.并将这一原则贯穿实践.时刻核查以保证网络对外财经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忠实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信业的发展,一个全新的价值链正在电信行业中形成。这个价值链中的主要成员包括运营商、业务提供商、虚拟网络运营商、互联网入口、应用开发商、内容提供商、企业和消费品牌。一、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困境目前,电信市场是通过垂直和集成的价值链创建的。电信市场面对的是大量的普通电信用户。这个价值链中的成员只有两个: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运营商在设备制造商专有的特殊协议的基础上开发应用,然后通过自己的网络将这些应用投放到广大的客户群去。而随着业务提供商、虚拟网络运营商以至虚拟移动网络运营商进入电信价值链,形成了开…  相似文献   

12.
表情·情绪·情节: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与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界》2013,(20):29-33
网络表情符号是适应网络在线交流出现的一种图像性符号。表情符号的发展经历了传达表情、表达情绪以及陈述情节等几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表情符号的象形意义逐渐淡化,象征意义日益突出。其变化显示,它和现实交流中人们的表情并无对应关系,而更像一种娱乐化图像符号。网络表情符号并没有弥补网络文辞在非语言交流上的缺失,反而将其转注为"合法性"存在,进一步强化了网络交流的虚拟感。过量表情符号的使用,已经成为信息交流的噪音。  相似文献   

13.
王斌 《报刊之友》2013,(8):34-35
随着网络这个新媒体的出现,又为人类的传播方式增加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在网络媒介为新闻传播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网络为新闻传播带来更多自由的同时,也因为网络新闻传播的自由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百度、新浪、搜狐等大型网站的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从网络传播的特点和网络传播新闻自由的特征等方面对网络传播新闻自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目前网络新闻传播自由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强势传媒即在众多传媒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传媒形式.从整个多元传媒的格局来看,电子传媒显然是当之无愧的强势传媒;而从电子传媒这个范围来说,影视和网络又是强势传媒.  相似文献   

15.
自从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后,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最重要的渠道和舆论场所,已经对普通大众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改变了大众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的理论概述 群体极化这个概念最早由詹姆斯·斯托纳在1961年研究群体决策问题时提出,而网络群体极化就是指在网络中网民针对某一个社会热点进行意见交流,从而生成网络心理群体,群体中互动不断加剧,进而出现了观点激化,并且不断强化,最终走向极化的现象.①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普及的社会,网络几乎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主菜,因而,网络传播已逐渐适应整个信息领域。人们无可厚非地离不开网络带给他们快捷直接、立体、形象而生动的信息资源。但是,正因为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及广泛性,有些人利用网络这个几近万能的信息传播工具制造网络犯罪行为。本文就现今社会常发生的网络事件所涉及的刑事法律,比如网络犯罪的种类、网络犯罪的原因、网络犯罪的实体、网络犯罪的有效预防与打击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草根文化的兴起为依托,在探讨"博客"对"草根传播"的影响。10年前,"网络草根"还只是漂浮在中国互联网世界中的无名之辈,而今日越来越多的"草根名人"、"草根英雄"从网络中涌现出来。网络这个虚拟世界让人们重新发现现实生活中被忽视的美好。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根据时代发展来择取和凸现草根文化的代表,真实地体现草根的生活状况,才能真正地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网络问政平台,是由网络媒体开办的一系列具有网络问政性质的栏目,为公众和政府的交流搭建的平台。网民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咨询、投诉、举报、建议,政府部门则依靠这个平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①网络问政平台实现了政府与民众在网络上的良性互动,但是其在运作中依然存有许多问题,削弱了平台对受众的传播效果。本文结合E·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网络问政平台的运作效果。  相似文献   

19.
6月20日,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通过网络论坛与网民对话一周年。媒体围绕着这个时间点,就互联网反腐、网络舆论监督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而就在此前后,政府对网络出台了两项管理措施,均引起舆论、尤其是网络舆论的强烈反响。这两个事件把政府如何管理互联网的问题,摆到了政府相关部门面前。  相似文献   

20.
要消除网吧对未成年人的危害,限制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只是一个方面,而管不住网络信息发布这个出口,不让不良信息通过网络流入社会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