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章基于数字时代的邻接权制度,讨论了数字图书馆邻接权人主体地位的确立依据,分析了《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对著作权限制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条款,认为现有法规条款还不能够满足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需要,还有必要确立数字图书馆应享有的相应信息网络传播邻接权,并论证了数字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邻接权的权限范围。  相似文献   

2.
秦珂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6):81-84,80
认为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的实质是权利人和图书馆法律地位不平等而导致的不平等竞争与利益失衡,解决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构建数字图书馆邻接权制度,赋予图书馆邻接权,并使其在这一权能层次上承担相应的义务与法律责任。同时,提出网络环境中图书馆法律地位的异化也为建立数字图书馆邻接权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3.
再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分析有关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的争议范畴的基础上,提出通过“邻接权”保护和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技术保护措施,实现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深入,版权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的实质,就是由于数字技术有效地改变了作品创作、传播、利用的本来面貌,使得作为版权制度基石的利益平衡发生了相应变化,出现了利益失衡。目前,研究的关键不是图书馆可能出现哪些方面的版权问题以及出现多少版权问题,而是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令版权人、邻接权人、图书馆、读者都能普遍接受的理想的解决方案。这种局面不仅使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受到有效保护,同时使数字图书馆在现行版权体系中步履蹒跚。   秦珂同志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版权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交汇,人们检索、存储、复制和传播海量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邻接权也面临着法律上的一系列新问题。我国法学界对这些新问题的关注不够,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保护和限制网络空间中的邻接权,如何平衡邻接权人与广大公众之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数字图书馆的法律地位及其版权问题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文章认为图书馆中新的版权问题难以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数字图书馆的法律地位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数字技术的特点和数字图书馆的运作特点都提出了强化版权保护的合理性,同时数字图书馆为保护自身版权而从事有偿服务的机会与必要性也在增加。版权法应就数字图书馆的公益性无偿服务和赢性有偿服务分别作出版权的限制和反限制规定,以便通过,授权许可、法定许可、强制许可等制度,达到平衡版权人、图书馆、读者三方面的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数字图书馆建设在网络文化竞争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数字图书馆的概念、特征与功能分析阐述的基础上,论述了数字图书馆与网络文化的关系和数字图书馆在网络文化竞争中的重要性及其地位。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俄罗斯著作权与邻接权法》及《俄罗斯民法典》对电子图书馆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法律对图书馆间资源共享时产生的数字化复本限于图书馆内使用且应能被清除的规定。探讨了俄罗斯法律界与图书馆界对电子图书馆建设由于著作权强化保护而受到制约的讨论,如法律调整复杂性增大、著作权制度限制电子图书馆与现行法律相矛盾等。文章基于中俄两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中在时间和知识产权保护压力等方面的相似性,结合俄罗斯针对电子图书馆著作权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措施,提出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如:国家在宏观上应高度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及其著作问题的解决、制定和实施图书馆法为解决数字图书馆著作权问题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图书馆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合作等。  相似文献   

9.
知识组织与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发展中面临的国际性难题,对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产生背景、地位、作用、基础理论以及知识组织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详细讨论,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并指出基于本体和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组织是将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论数字图书馆的版权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法律地位与版权责任的关系,阐述了数字图书馆版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及充当不同的网络信息服务者角色应承担的版权责任,就《解释》、DMCA中与数字图书馆版权责任相关的条款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面向数字图书馆的文献提供服务这一特定应用场景,文章提出基于Handle架构的D—DOIs解决方案,通过对文献传递行为的唯一标识,结合数字水印和二维码技术,实现对数字对象传播的持续追踪。  相似文献   

12.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用户信息行为的收集与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以分析用户的信息行为为基础的,本文探讨了数字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过程中用户兴趣的获取与分析,各种信息获取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分析用户信息行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数字图书馆的Google之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军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3):136-139
Google正在改变用户查询信息的模式,并同数字图书馆展开竞争。Google与数字图书馆相比,虽在某些功能方面有优势,但数字图书馆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图书馆员应学习Google的经验,使用其技术来改善自身服务,包括利用Google开展参考咨询,加强与用户的交流互动;向搜索引擎公开元数据,以提高其使用率和社会效益;出版商协作发展本地集成的信息服务;建立同Google的“竞争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刘群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3):51-55
阐释城镇化、就地城镇化的概念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要义,提出公共图书馆肩负“人的城镇化”的重任。着重阐述公共图书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承担促进社会平等、彰显公民民主权利方面的作用,发挥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的职能。提出公共图书馆应致力于建立立体辐射模式,融入城镇社区,打造数字服务平台,完成服务于新型城镇化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浅谈图书馆服务工作如何应对数字化阅读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世界范围内数字时代的到来,大众的阅读方式从传统纸介质开始急速向新兴媒体转移。面对数字阅读的日益兴起,图书馆应如何应对数字化阅读带来的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转变服务工作,本文对此作了探讨,具体提出了转变图书馆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以及开展人性化、智能化服务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韩毅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5):26-100
根据OWL S本体框架,基于OWL S的三类本体ServiceProfile、ServiceMode、ServiceGrounding来探讨基于OWL S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映射、服务发现及服务组合,提出数字图书馆服务发现的思路与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组合流程并对其进行例证。  相似文献   

17.
美国信仰中心教会福音部诉康特拉克斯塔县立图书馆安条克分馆一案告知人们,公共图书馆不应因个人或团体的宗教信仰及其活动内容而限制其使用公共图书馆的会议厅。这一案件反映出公共图书馆在提供会议厅使用时存在理念与实际上的冲突,启发公共图书馆用户应该积极维权,提醒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者要在坚持公平原则的基础上谨慎地制订服务政策。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信息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环境中,高校图书馆必须以方便用户、服务读者为宗旨,结合实际建立新型信息服务模式。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应以嵌入式学科服务平台促进学科发展,以渗透式育人平台培育科研尖兵,以科技查新促知识更新和科研创新,以学术信息共享空间营造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从而为学科评估和制订学科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促进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实现高校及其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了解美国常春藤联盟8所高校图书馆面向校外读者服务情况,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此项服务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法,从开放对象、入馆方式、收费情况和开放权限4个方面收集、整理和分析常春藤联盟大学图书馆面向校外读者服务的详细信息。[结果/结论]美国常春藤联盟高校图书馆的校外读者范围广、服务人性化,制度较为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应积极转变思维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开放制度,积极及时公示宣传和争取多方政策与资金支持,保障开放持续可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