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是从诗剧作品的数量、质量,还是从创作群体的状况看,中国现代诗剧的生存状态都是孤寂的。推究现代诗剧孤寂的生存状态,其构因是多方面的,诗剧译介的数量较少、创作主体缺乏深厚的写诗和写剧积累以及文化语境的抑制等因素都成为导致现代诗剧无法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左联”时期诗剧凸现阶级意识,有强烈的时代感。主要作家有柯仲平、何其芳、张白衣等,此外,还有朱湘、黄震遐等创作的诗剧。这一时期的诗剧在艺术上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潮来的时候》是徐訏哥创作的一部诗剧,在现代诗剧中占有重要地位。内容上宣扬了徐的“爱的理想”和“爱的哲学”;艺术上融合诗歌和戏剧的特点,达到了诗情与剧情、意象与形象、诗语与剧语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十七世纪法国诗歌处于一个转换时期,换句话说,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十六世纪是法国近代诗歌的发端,除了抒情诗、讽刺诗和叙事诗的创作以外,已经出现了诗剧。不过诗剧还很不成熟。到了十七世纪,诗剧获得充分发展,达到了高峰。而且出现了寓言诗的新形式,也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由于诗歌的盛行,连理论著作也用诗体写成。总的说来,诗歌在十七世纪占据了主导地位,散文处于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对马洛的生活及其性格的探索,揭示马洛创作的伟大与独特以及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特殊贡献。马洛用他短暂而充满激情的一生为伊丽莎白诗剧增添了奇光异彩,给后来的戏剧家以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是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土,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优秀的剧作瘃。在他的全部文学创作中,剧本的创作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在我国各个伟大的历史阶段中,都不断地从事于剧本的创作,先后共写了十八个剧本。这么多的剧作中,就题材来说,除写于一九三七年的现代剧《甘愿做炮灰》外,其余都是取材于古代历史。郭沫若早期的文学创作,主要是表现他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的诗歌,加之受到外国诗剧家如歌德等人的影响,所以,早期的剧作也多是诗剧。后来,由于作者创作体裁的扩大,技巧的更加圆熟,就以多幕话剧为主了。其中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写成的历史剧《屈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部哲理诗剧,《浮士德》是继启蒙主义思想家们的“理性王国”之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和最高体现。在诗剧中,作以空前的魄力正面提出并解答了许多以往的学不能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些问题的实质也就是人是怎么样的和人应该是怎么样的这样具有人生哲学意义的问题,它既涉及到本体论范畴,也涉及到伦理价值范畴,这就使学创作具有了自觉承载思想史内涵的超学科功能。  相似文献   

8.
苏慧 《考试周刊》2009,(13):20-21
海子在1984年至1989年的五年时间里,创作了包括短诗、长诗、诗剧和札记文学形式的数量惊人的优秀作品,其中流传最广、最具影响的是以寓言、纯粹的歌咏和遥想式的倾诉为基本方式的短诗。海子的诗歌创作体现了诗人率真的情怀、崇高的激动以及对本原性意象的痴迷,也深刻蕴涵了诗人一生的热爱和痛惜。  相似文献   

9.
易卜生早期诗剧《培尔·金特》主人公培尔.金特走的是一条宗教救赎之路,是宗教道善力量与反宗教的罪恶力量的冲突之路,在他身上善最终战胜了恶,他最终得到了宗教救赎。其宗教救赎之路包括三个阶段:青年培尔——对宗教的向往与逃避、中年培尔——对宗教的放弃和重拾、老年培尔——皈依宗教得到救赎。易卜生的人性探索主题在此得到生动与具体的体现。这部在早期诗剧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其中期社会问题剧和晚期象征主义戏剧创作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莎士比亚是世界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他除了创作三十七部无韵体诗剧外,还写了两首长篇叙事诗《维纳斯与阿都尼》和《鲁克丽丝受辱记》与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这些诗歌是莎士比亚创作第一时期的重要作品,也是莎士比亚全部创作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1.
谢伶俐 《现代语文》2008,(10):114-115
海子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具有代表性的校园诗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抒情短诗和诗剧,这些诗歌对中国当代纯诗以及史诗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海子的陨落预示着八十年代抒情诗的衰退。从海子的诗歌创作的整个历程来看,他的诗歌创作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主要从事抒情短诗创作,中期写下了规模宏大的叙事史诗,后期则回到抒情短诗的创作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后期抒情短诗创作中极具代表性的诗作,  相似文献   

12.
克里斯托弗·马洛是莎士比亚以前英国重要的戏剧家,他在多部作品中塑造的时代巨人形象及无韵体诗剧形式对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特别是莎士比亚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马洛对英国戏剧的贡献巨大,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的真正创始人。  相似文献   

13.
《圣经》作为歌德创作《浮士德》或隐或现的重要灵感来源之一,使得这部诗剧的思想、情节、结构等不可或缺的创作要素都可在《圣经》文本中找到原型。同时,由于作者歌德本人生活时代的变迁,又使得《浮士德》文本创造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从而形成了原型的"归化"与"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行歌坐月》是首个登上国家大剧院的侗族题材剧目。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在京首演成功,再一次证明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可以焕发艺术新生。侗戏文化唯有扬弃和吐故纳新,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作为探索传统与现代创作联手的范式,无疑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新途径,更是探索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15.
曾思艺叙事诗和诗剧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艺术表现力,是中国新诗创作的重要收获.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叙事性与抒情性的完美结合,民间文学色彩浓郁,还鲜明地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学者型诗人所特有的学术背景与写作个性.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受外国作家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他曾把早期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泰戈尔式,第二阶段为惠特曼式,第三阶段为歌德式。而歌德对郭沫若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诗剧创作上。郭沫若曾说过:“我开始做诗剧便是受了歌德的影响。在翻译了《浮士德》第一部之后,不久我便做了一部《棠棣之花》……《女神之再生》和《湘累》以及后来的《孤竹君之子》,都是在那个影响下写成的。”  相似文献   

17.
人生本身是戏剧的.从捕捉人生世相中的矛盾冲突,描摹客观性戏剧场面,传递人物戏剧性言行,构建诗剧等四个方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叶延滨在以情取胜的创作理念之后,逐渐呈现出追求以理取胜的诗美风格.诗人在戏剧性因素的生成、表现、途径等方面均做了不少积极的艺术探索,在戏剧冲突与诗歌力量的结合上标示了叶延滨诗作所达到的崭新高度.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诗剧中,意象、意境的艺术营造既呈现出独特的诗性特征,也受到诗剧内在审美机制的规约,进行着诗性和戏剧性的双重审美运营。这一点被已有的评论所忽略。在艺术营造方面,现代诗剧意象体现了三个特点:总体意象的生成、融汇中西方意象艺术、隐喻性和戏剧性的双重审美运营。现代诗剧意境也与剧情的变化发展,人物的性格意志相契合。这是它融入戏剧性构思的表现。同时,意境情真韵美,是现代诗剧审美艺术的升华。  相似文献   

19.
诗剧是一种"边缘性"文体,中国现代诗剧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对其研究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兹从诗与剧的交叉点切入深入探讨了中国现代诗剧的三大重要审美特征:诗情与剧情的平衡、意象与形象的平衡和诗语与剧语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柔石的诗     
我们读柔石的小说《二月》,感到有一股诗意洋溢着,那诗情画意的描写和抒情的笔调,显示出作者有写诗的才华。不错,以小说为我们所熟知的柔石,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只是因为他的诗作公开发表的不多,所以并不为大家所知道。其实,柔石是以写诗开始他的创作的,他留给我们的最后一篇文艺作品也是诗。他生前发表的诗虽然不多,但留下来的诗歌手稿倒不少。仅笔者收集到的诗已将近四十首(篇),包括新诗、旧体诗、散文诗、长叙事诗和诗剧。其中四幕诗剧一篇就有近一千一百行。这些诗手稿是烈士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