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教育的实践特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必然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技术,回顾人类教育发展史,不仅证实了这个论断,也把教育受技术影响的发展轨迹展现出来。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技术发展显然能够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因而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了教育主体本质力量的增强,进而影响了教育实践并使其得以发展。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必然彰显于教育领域。当前,技术异化在教育领域中已经相当严重,作为解决技术异化问题的后现代技术必将成为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向,但后现代技术之于教育的价值绝不仅仅限于技术异化问题,其对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向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普遍使用将带来教育、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必须与现代教学理论结合起来,同时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在前期研究成果——“影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的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实践的相关原则,以期能够更加切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更加有效地解决我国目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革命正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应用已经被提到了教育“制高点”的地位,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一个教育热点。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供选择的资源,还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手段等全方位的变革。面对信息社会到来所造成的强烈冲击,地理这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也应在汹涌而来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走在时代的潮头。  相似文献   

5.
改变,从教育互联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实,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教育革新带来了几乎无尽的可能性。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教育信息化也给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或甚至于隐藏着可怕的风险,如何避免将信息技术盲目滥用,使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发挥最大的价值,一直以来并没有突破,甚至一些信息技术手段成为旧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帮凶”,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但没有更好地助力教学,反而成了师生之间沟通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间的整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正确实施“整合”?本文从“师生关系定位”、“学生能力培养”、“教学资源建设”、“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作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使用”五个方面,分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全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在近现代历史中,每一次信息技术的提高都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传统教育面临严重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新课程改革正是在面临这样的挑战时结合高中的实际提出来的,对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作了一些尝试,提出了信息技术应针对性地结合实际使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校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已经和大中城市的普通中学不分上下,基本上具备了教育现代化的硬件设施要求,初步实现了校园信息化。但是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资源库建设和信息化管理方面与城市中学还存大很大的差距,本人在基层从事信息技术工作多年,看到很多学校花巨资建设的校园网络和信息化设备存在闲置和浪费的现象。目前出现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观念和技术条件的落后,当然也和教育自身改革的滞后有关,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现实中“教育信息化”的异化,同时也由于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差异、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教学软件资源匮乏以及教育观念的滞后等因素,造成“重建设、轻应用”的现状,影响了农村中学教育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出现了有效使用率偏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对信息技术在职教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幻灯、投影到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信息技术正对学校教育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但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却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一个新亮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而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信息技术必然对数学教学产生深刻影响。我们不仅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课程内容,更应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要求普遍使用科学型计算器,以及各种数学教育平台。”可见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成了当今数学教学领域的一个热点。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一些整合点,同时对整合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是人类理性的结晶,而理性的内核是哲思,因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变革必然推动思想观念的现代性变革,使传统的哲学沉思转变为信息化的系统对话。而观念变革又必然凝结着社会文化的变革,其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已不限于狭义的媒介技术对社会运动以及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建构或解构,并将引发主体从认识方式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全面变革,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和体察信息技术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是现代知识理论与科学技术的创新成果,其通过移动终端与网络空间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习惯,成为现阶段社会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知识理论与科学技术快速更新与迭代的时代背景下,部分高校已然将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中,但在具体教学时出现信息技术过于突出、技术形式与教学目标不贴合、教师信息素养较低与学生沉迷的问题。高校在具体实践中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促进思政课堂现代化、加速马克思主义传播速度、贴近学生发展现状以及符合教学改革方向的现实价值,通过"明确二者融合目标,坚定主体化教学理念;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环境;加强教师技术培训,提升现代化教学能力;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结构,平衡思政课教学供给"等实践路径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并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开始面临严峻挑战。信息共享空间作为一种新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是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海口经济学院信息共享空间为例,构建信息共享空间需着重从空间、资源、服务和管理等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The proper functioning of the world in which we liv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ependent on information and how we use it. With methodologies and machines that are becoming available to information systems technology, we are, indeed, entering the Age of Information-an age of promise in business, in government, and in the military that can have as profound an effect on the world as the harnessing of the atom,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or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lineate the broad 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systems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this technology on future engineering education. Suggestions for modifying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curriculums are made in order that future engineering graduates will be prepared to contribute to the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and to utilize the technology in performing other engineering work. This paper discusses such topics as: What is an Information System?; Functions of a Generic Information System; Men in Information Systems; Machin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Method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How Information Systems Are Created; Major Problems Facing Information Systems Technology; and The Challenge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5.
豫中地区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终生学习的核心,是数字时代一项基本的人权。了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笔者针对豫中地区的信息化实际情况,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问卷设计与调查,并对导致大学生信息素养低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两回事,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信息技术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课程整合早就进行了.即使有了信息技术,不使用也照样可以进行课程整合.不过,信息技术有助于课程整合目标的实现,当我们要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时候,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信息技术要做的事情是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人不能做的事情,人利用它之后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使教与学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也为学生获得各种知识拓宽了渠道,高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帮助师范生建构实践性知识。基于信息技术建构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途径为:以课程网站进行案例教学,以微格模拟训练强化师范生实践能力,以博客群组创建学习共同体,通过"日志"促进师范生实践反思,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性学习,以电子档案袋对师范生进行真实性发展性评价。同时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正确处理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关系,正确对待信息技术在建构学生实践性知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信息的传播、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等方面诠释信息技术文化.从诠释中启示课程在内容呈现方式、实施的组织形式、学生学习行为和接受信息的途径、课程教学理念等上发生变革.  相似文献   

19.
信息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信息素养具有实践性、文化性、普遍性、发展性等特点,高校图书馆培育大学生信息素养具有信息资源、信息人才、信息技术、环境育人等优势,高校图书馆要利用信息资源、文献检索课、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活动等多种途径培育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课在中学教学中普遍开设。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基于任务式教学法着手,对课堂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以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