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展望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和谐全运会体育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和谐全运会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儒家文化与和谐全运会体育文化建设关系的分析,进而提出建设适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的、基于儒家文化背景的和谐全运会体育文化,以期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体育服务,并为全运会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
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落脚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彤 《体育与科学》2006,27(4):50-53
社区体育是进行一定的社会体育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体育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体育活动区域。社区体育文化是社区体育的细胞,以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是当前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社区体育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体育行为方式,它对社区体育的和谐发展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在研究社区体育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社区体育文化的概念与内涵,探讨了社区体育文化在构建社区体育和谐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加强社区文化体育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研究在我国的进一步开展和实现全民健身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军荣  刘斌锡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7):634-635,630
构建音乐院校和谐校园体育文化,对培养音乐院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理清了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等重要概念的特征和内涵,提出了在和谐校园背景下建设音乐院校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毕道远  秦文 《体育世界》2008,(12):54-56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本文在阐述高校“和谐校园”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以及“和谐校园”建设的发展现状。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从中论证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的关系。最后总结了高等院校体育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校园体育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在培养校园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当局要充分利用体育文化资源,坚持以人为本,让师生通过参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团结合作、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面貌,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文化、宿舍文化、校园文化、体育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构建和谐校园的实际,提出大学生宿舍体育文化概念,并对其功能、作用进行了系统阐述,最后提出了建设大学生宿舍体育文化应注意的问题,希望能为大学生宿舍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综述法对高校体育文化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要阐述,在分析高校体育文化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高校体育文化对学生自身和谐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强调了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我国边疆体育建设的特点与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边疆及边疆体育的概念出发,阐述我国边疆体育建设的特点.提出新时期我国边疆体育建设的任务:促进区域体育的协调发展;促使全国各族人民平等享受体育文化权益;抵制境外"黄、赌、毒"的侵袭;构建睦邻、和谐、富强的新边疆;防止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推进边疆体育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  相似文献   

8.
当代体育文化的价值回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演绎和归纳等方法,剖析了体育文化的定义、内涵以及体育文化的多元并存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代体育文化的价值回归走向:竞技体育文化价值的和谐回归;休闲体育文化价值由"社会需要"向"个人需要"的转型;"人文价值"人类未来体育文化价值的崇高理想;"幸福体育"人类体育文化价值的最终回归.  相似文献   

9.
以生态位理论为分析工具,通过对相关体育消费生态概念的分析和对我国体育消费生态现状的考察,为践行和谐消费观、促进我国体育消费生态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最后,在多维关系中提出了构建我国体育消费和谐生态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胡强 《体育科技》2014,(2):104-105
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概念、内涵及现状、特征进行了梳理。并对广东省城市社区体育文化进行思考。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社区邻里和谐、社会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社区体育文化的构建有助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落到实处,促进终身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并能减少社会犯罪等不安定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