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1]给出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的一种简易方法,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由直线方程一般式的系数特征,可判断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类比可得到由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的系数特征(A,B的符号特征),确定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另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二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进行了简要辨析,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准确把握,有助于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其基础在于研究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对应的平面区域.而快速准确地确定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常常采用“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的方法.找出一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在平而肓角坐标系内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证明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难点,它将函数、导数、不等式等诸多知识融为一体,充分考查了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转化和化归的数学思想,下面依托于一些具体问题谈谈二元一次不等式证明的两大策略.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准标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人教A版)第三章不等式中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由若干直线围成的平面区域互相转化,它是进一步学习简单线性规划内容必备知识.  相似文献   

6.
在简单线性规划中,有2个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需要快速准确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到底表示直线的哪一侧区域,从而画出可行域;2)需要判断线性目标函数(可以看成是一组平行直线系)向哪个方向(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函数值变大或者是变小.以上2点可以说是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时的重点也是难点,其实这些看似疑难的问题都和y的系数有紧密联系,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一性质,一切线性规划问题将迎刃而解.1利用y的系数确定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关于如何正确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教材中是这样给出的:一般的二元一次不等式Ax By C>0在平面直…  相似文献   

7.
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其基础在于研究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对应的平面区域.而快速准确地确定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常常采用”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阅读》2010,(1):55-55
关于用x,y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不少考生误认为只要出现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就一定是简单线性规划问题.2009年江西理科卷第12题完全不是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但王墨森老师提供的解法,则通过有效的转化,运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的知识与方法,数形结合,解决问题,过程简单明了,构思十分精巧,读者一定会感到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利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这一几何意义,可以解决平面几何中关于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问题,并且会给解析几何的计算带来很大的简化.本文主要通过两个具体的问题来说明二元一次不等式几何意义可以简化平面解析几何的相关运算.  相似文献   

10.
一、准确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半个坐标平面,分界线就是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所对应的直线.判断时,可先将不等式写成左边为Ax By C(A>0,若A=0时,需要B>0)右边是0的形式,然后,根据不等号就可以准确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若不等号是“>”,则表示直线的右上(或下)部分,若不等号是“<”,则表示直线的左上(或下)部分.【例1】画出不等式2y-40,作出直线x-2y 4=0(画成虚线),所以原不等式2y-4相似文献   

11.
笔者所在教研组申请了省级课题“数学教材的二次开发”,课题研究过程中正好参加了市里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在上课这一环节笔者与此课题有了一次亲密接触.以下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和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第一节课——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一课的课堂构思.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和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的知识产生过程为例,阐述了知识产生过程中思想方法和解题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1 教学分析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有关方程(组)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问题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会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本章中,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初步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通过以体  相似文献   

14.
1教学分析 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有关方程(组)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问题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会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本章中,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初步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相似文献   

15.
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近年各省市的中考试题中,许多应用性问题常常需要通过构建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数学模型综合解答,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近年各省市的中考试题中,许多应用性问题常常需要通过构建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数学模型综合解答,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二元基本不等式x^2+y^2≥2xy(x,y∈R),也称为二元均值不等式或二元重要不等式,它是中学数学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本文拟给出二元基本不等式的一组优美的变式,并举例说明这组优美不等式中一部分不等式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18.
线性规划是直线方程的简单应用,是新增的教学内容,它融数、形于一体,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是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交汇点.近年来已成为各地高考一个热点,本文就线性规划中的几个问题谈点拙见.1求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区域的方法求形如Ax By C>0的二元一次不等式所表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说的三个"一次"是指一次函数、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方程又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这三个"一次"  相似文献   

20.
<正>二元不等式即同时存在两个变量的不等式.如何证明此类不等式呢?本文以依托于某一函数的二元不等式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