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身性气功对肌肉的训练方式,一是动力性训练,一是静力性训练。静力性训练是指在肌肉长度不发生变化,但却付出内能的一种训练方法。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以下称本功)属于调身性气功,其中马步站桩功是水功法的基础,精华即筑基功(或称暗功、玄功、站桩),也是产生内劲的所在。习练站桩功时,两臂与手及两腿膝足都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弯曲,肌肉骨髂都要保持相对的稳定与平衡,这种训练形式,就其肌肉  相似文献   

2.
李照山 《精武》2004,(10):19-19
在《大成拳论》中,王芗斋先生把大成拳的练习步骤分为站桩、试力、试声、自卫和技击桩法。如果把技击桩法归纳在站桩功法中,则主要有四个练习步骤。在现在流行的"七妙法门"中,站桩亦为首要功法。由此可见,站桩是大成拳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功法,但桩功的重要性,也误导了不少人。在一段时间内,我们曾听到一种怪论,即"桩功万能论",意思是只要练好桩功,就什么都有了,也能成为技击高手,你一出手,即可置人于死地。在此论调下,有人过分延长站桩时间。  相似文献   

3.
萧丽娇 《武当》2003,(5):35-35
气功之术为我国古代祖先所创始,是祖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遗产。练之防病祛病,健身益寿,青春常驻。 “内劲一指禅”站桩功就是根据《内经》“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原理来的。马步桩、蛇形桩、龙形桩就是“独立守神”的练功方法。马步桩和龙形桩与其他各流派站桩不同  相似文献   

4.
《少林拳术秘诀》一书云:“未习打,先练桩”。它说明要习武练拳,先要打好桩功的基础。桩功是武术基本训练的功法之一。通常腰、腿功比较引人重视,一则内容和形式都较丰富,二则武术没有腰腿的柔韧性确也寸步难行。而桩功从形式到内容都显得比较枯燥一些,也不易见到功夫,故不仅容易被初学者所忽略,也常常为一些艺高的运动员所轻视。其实,传统的训练中一向十分重视桩功。《华拳谱》中说:“桩要站,鼎要拿,劲力稳固托泰山”。在闪展腾挪的激烈运动中,要作到静若山狱,关键是步要稳固。俗话说:“步不稳则拳乱”。没有扎实深厚的站桩基础是不行的。传统训练中站四平桩(马步桩)常常要点上一柱  相似文献   

5.
邓付凤 《武当》2011,(4):20-21
八桩为八卦掌入门桩功,名为八桩,实际上有三盘二十四个桩式,最常用的是其中的八个站桩法。练功目的是让初学者在静态站桩中初步体会把握八卦掌独特的拧裹挣力状态并能保持成为习惯。  相似文献   

6.
关于站桩     
张方 《精武》2011,(1):39-39
萧天石先生在《道海玄微》之中有论曰:"南宫列仙派之站桩功法,属辅助道法中的气功门,乃一种初入道之基本功法,如武林中之以站桩功为基本功者然。"又云:“练站桩功,其效且可增强丹田(下腹)势力,脑力灵性、体内养分及筋络活力,故武术家谓:‘练三年太极拳,不如练一年站桩功。”  相似文献   

7.
孙宏建  李照山 《武当》2006,(7):24-25
王芗斋先生强调: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大成拳之所以把桩功放在首位,就是因为站桩能获取技击所需要的力量体系,尤其是站技击桩,则可达到培养锻炼“内劲”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 功理浅释气功古称导引、吐纳、按跷、行气等,是中国古代健身、养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祖国传统医学相关紧密,是一种进行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人们通常把气功分为动功,静功两大类。动功在练功时以动为主,以静为辅,通过呼吸锻炼,意念的集中和运用,有特定含义的肢体动作等练习方法,调节和增强身体各部的生理功能,提高对疾病的防御能力。静功则是通过静坐、站桩、调身、调息、调心等  相似文献   

9.
武式太极拳桩功,是提高太极功夫必修之功法,分为定步站桩与活步桩功两种。定站桩是利用静态方式来修炼,站桩是静中求动,以静求整,以静培势,以静易身。站桩是静态的知己功夫,而活步桩功是利用静态桩功所练出的自身坚韧的支撑力及静态浑圆力,融入动态桩功的练习。活步桩功是以太极拳十三条身法(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提顶、吊裆、裹裆、护肫、腾挪、闪战、气沉丹田、尾闾正中、虚实分清)为基准,五行步法(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及多种劲道变化随势而生。,  相似文献   

10.
侠门站桩功     
李国兴 《武当》2007,(5):33-35
站桩功在我国传统武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例如,集内家拳学为一体的王芗斋先生,便是以桩功为母创立了大成拳,并以桩功修持为核心功法,以求取一切所需之内劲。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站桩功的  相似文献   

11.
第二节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内劲站桩功的医疗作用“内劲一指禅”站桩功系根据《内经》:“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马步桩,龙形桩就是“独立守神”的练功方法。马步桩和龙形桩与其他各流派站桩不同点是有棱有角,不追求意和静,男女老幼皆可学习,易学,易懂,效果快,不易出偏差。在站桩时,两臂与手及两腿、膝、足、都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弯曲,架式站得越低越能产生“内劲”。武术称为暴发力。骨骼肌肉都要保持相应的支撑力和收缩作用,这样就能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适应血液循环的重新分配,血的流量加快,肢端血容量增加,练功  相似文献   

12.
简化太极拳的练法要点1.1练好“站桩功”武术具有“练拳无桩步,房屋无立柱”、“百练不如一站”的经验总结。“站桩功”是拳术很重要的基本功,它既有稳定身心之功,又有稳定平衡之能;它既是入门的功夫,又是达到高深层次不可缺少之练功手段。所以,学练太极拳首先练...  相似文献   

13.
孔云鹏 《武当》2012,(10):12
拳谚有"百炼不如一站"之说。站桩既能增强体质,稳固根基,又可以提高技击能力。武当太极拳为内家拳之首,十分注重内功修炼。武当内功三盘桩是武当太极拳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站桩功法,它采用站式进行锻炼。基本桩法有三种,即地盘桩、人盘桩  相似文献   

14.
站桩功是习练武术的根基功,同时也是养生健身的根基功。俗话说得好:"人老腿先老",反之可理解为"腿不老则人亦不老"。人欲健康长寿,务必要保持较强的腿脚功夫。练好站桩功当为增强腿脚功夫的首选。站桩功不受场地条件限制,只要有两脚或一脚的立脚之地就能练;站桩功时间可长可短,有三五分钟的间隙便可练。站桩功易学易练,可以不花一分钱,不需任何设备,便可获得较好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成拳试力     
王红宇 《武当》2003,(12):34-35
“试力”又称之为“摸劲”、“找劲”,是大成拳七步功法训练中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芗斋老人曾说:“此项练习为拳中之最重要,最困难之一部分工作。”由此可见,其在大成拳系列功法训练中的重要性。“试力”是在桩功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就是在静止不动的站桩状态求出了力(内劲)的情况下所进行  相似文献   

16.
陈理圣 《武当》2011,(12):5-6
武当派无极站桩功,俗称站桩功,或无极桩功,或无极桩、混元桩、浑圆桩。称谓不同,其实质目的是一回事。站无极桩的目的是为了练内功。内功的形成主要是开发人体内的潜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气劲力),使我们身体里的气劲力都能得到开发和增  相似文献   

17.
贾新建 《武当》2013,(2):29-30
大成拳包含有站桩、试力、走步、发力、试声、推手和实作七步功法,简称为大成拳的"奇妙法门"。"奇妙法门"中的站桩是重要的基础功法。站桩分养生桩和技击桩。其中,技击桩的第一重要桩法是"矛盾桩"。矛盾桩不但以培养锻炼"内劲"为见长,而且还具有独到的技击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书法与拳法     
清晨,在宣武公园的假山后或小树林内,人们可以经常看到各式各样的人,在这里锻炼气功或打太极拳,其中有一位已年近半百,但看来只有三十多岁的壮年人,只见他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正在那里专心致志地锻炼大成拳的站桩功.只见他凝神静气地站着,一动不动,仿佛木雕石塑的一般.真正作到了头直、项竖、神庄、气静、虚灵挺拔、舒适均整的站桩要领.内行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桩功,已经到了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忘我"境界.这说明他不但在养生方面已有相当成就,就是在拳术上也有了一定的造诣.无论是春夏秋冬,也无论是  相似文献   

19.
陈雄 《中华武术》2006,(9):24-25
习练太极拳桩功,是在中定状态实现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养人体内在潜能、蓄力于体内的过程,同时可以提高人体抗击打能力及发放功夫,锻炼神经末梢,增加反应灵敏度。采取意念假借、内视观想、精神放大等诱导方法将劲力充分调动起来。太极拳桩功的内涵和修炼内容主要分为养生和技击两部分。本文所谈的主要是用于技击的太极拳桩功。通俗简单地说,桩功就是单练式站桩和对练式破桩固桩的功夫。  相似文献   

20.
功夫练上身     
林文辉 《精武》2010,(3):71-71
无论形意拳还是太极拳都要求锻炼内气,所以其都是内家拳,但是,如何能将这种功夫练上身呢?有人说练站桩就可以了。其实站桩只是基本功,站死桩的人实在太多了,可惜最后功夫还是没有上身。所以除了站桩以外,还要配合动功的练习,形意拳和太极拳就是很好的动桩练功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