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人教版第二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第一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一章中,在“细胞器”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的各自阐述中,对两者之间的本质所属关系并没有说明,笔者认为。细胞核是一种细胞器,应在教科书中有所体现。在此提出,诚请与各位同行讨论和商榷。  相似文献   

2.
一、“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一节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如下: 1.细胞的结构层次;2.细胞膜的结构及结构特点:3.细胞核的结构;4.细胞器的结构;5.细胞器的分布;6.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的功能;7.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8.分泌蛋白.如抗体、胰岛素等。二、如何轻松学好这节呢?由旧导新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中,“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及“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统一整体”都属于理解层次的内容。如何由旧导新  相似文献   

3.
新教材打破了旧教材的知识编排模式,而以生命问题为核心来构建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例如,细胞器方面的知识,旧教材先在必修第一册中介绍了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又在选修教材中安排了一节“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样就把本来是一个系统的知识而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而新教材通过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很好地将各种细胞器结合起来,这正体现了机体论中的整体性概念,甚至由此我们可以延伸出一个问题:蛋白质的合成到底受什么控制?于是,就过渡到“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这样就把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进行了整体性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物(必修)中《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部分主要讲述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两方面的内容。关于细胞质基质的内容有: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多种无机的和有机的化合物;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中存在着多种细胞器。关于细胞器的内容,重点讲了线粒体和叶绿体这两种细胞器,主要说明这两种细胞器在动植物体中存在的部位、在细胞内的分布、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此外,还简要讲述了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和液泡这5种细胞器。最后强调指出,在活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过程中,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是相互协调的,各种细胞器之间也是密切联系的。紧接着就安排了《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以便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作为一个难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若利用情境假设,使学生想象自己正在监控汽车从生产、运输到出口的整个流程,每个过程对应相应的细胞器功能运作,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语文新大纲要求教师要“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增加了“注意培养创新精神”的内容;在教学目的中,增加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等要求。可见,语文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要注重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本文试图探讨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济思想在韩非子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可归纳为六论:满足“自止于足”需求的利民论、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财富多元增殖论、“富国以农”为纲领的农为本业论、以利“本务”为目的而“少工商游食之民”的抑末论、以“俭于财用,节于饮食”为纲领性要求的官府作风论、“俸足以给事”,“利必在禄”制约的摇赋论。要从“俸足以给事”入手制约摇赋的水准。  相似文献   

8.
在生物界中,除了极少数的病毒、类病毒等以外,绝大多数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它通过细胞膜将彼此间及与环境间分隔开,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系。在真核细胞结构中,除了极少数的细胞器,如中心体、核糖体外,其细胞膜、核膜及线粒体等诸多细胞器均由单层或双层膜构成。这些膜结构在化学成分、功能等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共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即“生物的膜系统”;原核生物的细胞尚不能形成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困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基本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使学困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才能形成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课堂,从而使学困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能力变强。  相似文献   

10.
学习“新陈代谢与酶”这节内容时,学生们对于酶的产生场所发生了争论。有的认为:活细胞进行各种化学反应都离不开酶,那么所有的活细胞都应该能够产生酶。有的则认为: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器,所以不能产生酶。那么,人以及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是否有细胞器?是否能产生酶呢?  相似文献   

11.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一方面要学会拒绝 ,对自己有害的、不需要的东西坚决拒之门外 ;另一方面 ,要学会有选择地吸收 ,对自己有利的、需要的东西 ,要千方百计地通过正当渠道获取 ,执行“拿来主义”。2 .细胞器———单个细胞器的功能是有限的 ,而各种细胞器密切配合 ,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一个人的能力、精力也是有限的 ,兴趣、特长也各不相同 ,大家若能精诚合作 ,充分发扬团队精神 ,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3.细胞的渗透作用———当细胞身陷困境时 (渗透压升高 ) ,哪怕只给它半滴水就足矣 ;而当外界环境恶化 (浓度升高)向它求救时 ,…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任教案内容上增加“学习方法指导”;二、教师要注重教学信息反馈,在教案内容上增加“教学自我评价”;三、教师要加强学习注重教学资料摘编,在教案内容上增加“教学知识补充”。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科的教学大纲将本学科的知识目标分类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理解”在知识目标分类中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一、运用直观手段,创造“理解”的条件   直观教学手段多,有的使用实物、标本,有的使用挂图、模型,有的使用黑板画,还有的使用幻灯、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等。例如,在教授动、植物细胞结构内容时,教师首先使用挂图。在挂图上,各种细胞结构 (包括细胞质中的各种细胞器)一目了然,学生通过感官立即获得形象图案“结构”的感性认识。接着,教师使用细胞模…  相似文献   

14.
以“生物膜及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与统一”为复习主线,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实验探究、实践应用和典型例题评析的复习。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强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和行为要求中,增加了“大胆提问”?在三至五年级的行为要求中.增加“主动寻找答案”等。在六、七年级增加“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教学内容。在启发式教学原则中.强调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  相似文献   

16.
要有点“利润”意识王宜兵,栾德尚搞企业,没有利润意识不行;搞教学,没有“利润”意识同样不行。这里所说的“利润”,是指教师投入的劳动,在学生方面所获得的成果。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加约束的增加“投入”,没有“成本”观念,缺少“利润”意识。减轻学生负担,实...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细胞器”教学为例,运用动态分组式小组学习引导学生对几种细胞器的分布、结构和功能进行归纳、分析。在提高学生主体性品质,培养学生协同配合、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同时实现本节的知识目标。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的基本训练是“听、说、读、写”,其中读是基础,无论是“说、写”都离不开“读”。学生只有多读,读熟才能深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掌握语言文字。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学语文要“读”。平时,我注意观察那些在“读”上下功夫的学生,说话写文章大多清楚明白,用词造句毛病很少。由此可见,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要重视“读”的训练。下面是我在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增加课堂上“读”的份量,多创造读的机会,学习一篇课文教师要“讲”,但更要让学生自己“读”。在教学中我常用较多的时间指导学生读书。例如…  相似文献   

19.
自细胞生物学单独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生命活动的各种现象和本质都要在细胞中去寻找,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是细胞内发生各种生物化学反映的重要场所,因此,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是许多细胞生物学家研究的重要领域。就细胞内囊泡这种结构是否应该单独列为一种细胞器,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涉外工作机会的增加,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外语教学的趋势,也是职业院校提高英护专业外语教学水平的努力方向。要切实培养出以“语言作为交际功能”的实用人才,在教学中就需要从多方面训练与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通过循序渐进,有步骤地学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