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孕育的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核心理念,此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是学生主导的课堂,是具有开放性的课堂,是“动起来”的课堂。纪律管理作为服务于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的基础,被视为课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本教育理念与课堂纪律管理分别追求课堂的“动”与“静”,其本身并不矛盾,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进行课堂纪律管理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为了维持中小学生本课堂的秩序,师生需要摒弃课堂纪律管理误区,兼顾“生本”与“管理”,从本质上把握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纪律管理动静结合、师生参与、有节制的自由和奖惩兼并的追求,合理使用课堂纪律管理策略,在促进学生自律意识发展的同时,提升课堂纪律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老师们碰到头,常谈起课堂纪律。大多数是这样说:“我校的顽皮儿童太多。”“儿童学习自觉性太差。”更有不少的教师把课堂纪律不好,完全推到儿童身上,似乎自己一点责任也没有。我认为这些说法是不对的。课堂纪律的不好,应由教师负主要责任。因为课堂纪律的好坏,与教师的备课工作、课堂教学以及对问题的处理恰当与否是分不开的。我想,课堂纪律不好,有如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3.
老师是执行学校纪律的关键人物。老师要竭尽全力去处理一般的问题以维护正常课堂纪律。帕特·格兰特是一位友善而热心的教师。她在纽约一所中学里教7年级的生命科学课。因为在激励学生和保持良好课堂纪律秩序方面卓有成效,她受到人们的广泛尊敬。“我没有遇到过什么严重的纪律问题,”她说,“让学生主动维护良好的课堂纪律的首要途径,是与学生一起制定纪律。”让·皮亚杰说:“外部制约强加给学生的纪律停留在学生的精神之外,基于相互尊重和合作的纪律才能植根于学生的心灵。”帕特·格兰特就是根据这一理论与学生一起制定纪律,培养学生自觉遵…  相似文献   

4.
安建宏 《甘肃教育》2011,(21):28-29
在积极推行“以学生为本”教育的今天,究竟怎样看待课堂纪律呢?记得有位学者说过:“进行教学,它首先必然包含纪律管理,教师必须把纪律作为他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给学生。可以肯定,其重要性不低于所规定的课程的学科内容。”可见,课堂纪律不仅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教师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和保障,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觉遵守铲德的涂释和肯法.  相似文献   

5.
“瞧,他们玩得多有趣,多快乐啊!”课间一位同事指着一群小学生说。我循声望去,只见十几个一年级的小朋友在一片空地上嬉戏玩耍,他们玩得多开心啊!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上写满了快乐,绽放出灿烂而美丽的笑容。他们实在是太可爱了!“唉!”一位新来的同事重重地叹了口气说:“他们是可爱,可是太调皮、太难教了,课堂纪律非常差,已经上课一个星期了,上课还乱哄哄的,吵得我头都痛了,真不知该如何教才好?”另一位刚从高年级调来一年级任课的教师也抢着说:“是啊,一年级的课堂纪律真难管,我今天上了一节新课,而且安排的内容较少,没想到才完成了一半的教学任务,几乎整节课我都是在维持纪律,以后都不知如何去完成这繁重的任务呢?”  相似文献   

6.
纪律是人们集体生活里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假如把我们的学习、生活等比喻成一个游戏,则出现人们常说的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音乐课堂也是如此,没有最基本的课堂纪律作保证,一切音乐实践活动都无法顺利进行;而如果太强调课堂纪律,则禁锢、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和活力,音乐课就不象音乐课了。那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音乐课堂纪律观念?怎样把握好音乐课堂纪律的尺度?笔者试图从音乐及其学科的特点,学生及其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及其培养目标等方面与音乐课堂纪律之关系而展开论述。一、音乐及其学科特点与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7.
课堂纪律“皮筋”策略 体育课常受场地、器材、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干扰,严格规范的课堂纪律既能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也能防止运动伤害。但是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课堂纪律过分严格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实施“皮筋”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高三信息技术教师,前段时间精心准备了一堂信息技术公开课,不敢说效果如何,但感触颇深,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心得体会。一是课堂纪律。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课堂纪律存在很大的不同,其它学科通常所拥有的那种严肃、宁静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是不存在的,在他人看来信息技术课堂则稍显“乱”、“闹”。况且我为人性格开朗,热情豁达,我所追求的信息技术课堂纪律境界就是气氛活跃,  相似文献   

9.
一、师生关系的“怪”现象镜头一:武汉市一位叫帆的男生,因不满老师制止其破坏课堂纪律行为,竞然当众扇了老师一记耳光,还举起板凳冲上讲台,欲砸老师……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去一所农村小学进行语文新课程教学调研,期间,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低年级阅读课。总体感觉是课堂上新教材的特点得以彰显,新课程理念有所体现,但同时也感觉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仔细思量,原来都是“课堂纪律偏差”惹的祸。  相似文献   

11.
小议信息技术课堂纪律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信息技术课堂现状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的保证。相信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纪律良好,对教学起着助长的作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总是抱怨自己的课堂纪律,抱怨课堂中存在着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捡萝卜毫无疑问,学生是应该遵守课堂纪律的,但遵守课堂纪律并不是靠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刀切“式的禁令来实现的,也不是教育者常常从自身单方面立规矩的结果。如果是这样来形成课堂纪律,课堂  相似文献   

13.
报载:为了对付调皮淘气、影响课堂纪律的学生,广州一些学校的教师在教室前面的左边或右边单独设置一个或几个特殊的座位让这些学生坐,这样的座位被称做“红椅子”。一位女生说:坐“红椅子”,那多不光彩!我要争取以后不受这样的惩罚。另据报道:去年“十一”过后,北京宣武区某小学上二年级的学生文文,他班上的同学被分成了两派,加入少先队的孩子们戴上了红领巾,而像文文这样暂时没能入队的学生则被要求戴上了绿领巾。为此,文文这两天的情绪十分低落。据笔者考察,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类似于“红椅子”“绿领巾”这样“心灵施暴”…  相似文献   

14.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再塑生命》,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好文章。为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到这篇课文之中,体会主人公海伦所经历的困难和痛苦,以及她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精神,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做了认真的准备。怎样导入课文,是上好这一课的关键。为此,我特地作了一番“精心设计”,设想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感觉剥夺”的难受,甚至是痛苦,以便更好体会海伦双目失明后的感觉。所以,当我走进教室时,便故意板起脸,收起平日和蔼可亲的笑容,严肃的对学生表示:“这一段时间以来,你们的课堂纪律非常糟,个别同学还有上课睡觉的现象,太不像话。为整顿课堂纪律,我…  相似文献   

15.
我算了一下,全班46位学生中,有8位同学是“玉米”(时尚名词,意思是“李宇春的歌迷”)。李宇春当选2005年度“麻辣第一人”(通过网络评选的最具个性的人物),可能会影响班内这些“玉米”们。我正这样想着,学习委员冬冬到办公室来,说是地理老师要我到教室去一下。果然是班里那些“玉米”们在“兴风作浪”——为庆祝李宇春当选2005年度“麻辣第一人”,他们商议要在班上评选班级“麻辣人物”。于是,有人为了显示自己像李宇春那样有“个性”,索性不顾课堂纪律,在上地理课时,故意把课本扔到地上,还模仿着唱李宇春的歌曲;还有人干脆在教室里“个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小老师”“小组长”与教师的共同配合,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掌握实验操作内容。方法:选拔好“小老师”“小组长”在实验教学中协助教师完成实验教学。结果:对2011级护理1101~1104班护生的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及课堂纪律情况进行比较,操作考核平均成绩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堂纪律情况明显改善。结论“小老师”“小组长”能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护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课堂控制:一种社会学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纪律是维持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教师维持课堂纪律的行为包括不同的形式,较为严重的体罚一般指向那些在班级中社会地位较低的学生,罚站不仅指向那些行为不良的学生,更多地是指向那些学业不良的学生。“关晚学”、贴标签、扣分、命令也是教师实施课堂控制的行为方式,表扬作为教师维持课堂纪律的积极方式,对学生也具有批评和纠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事件之一:捣蛋鬼坐上“红椅子”据《广州日报》报道:为了对付调皮淘气、影响课堂纪律的学生,广州一些学校的老师在教室前面的左边或右边单独设置一个或几个特殊的座位让这些学生坐,这样的座位被称作“红椅子”一位小女生说:“坐‘红椅子’,那多不光彩。我要争取以后不受这样的惩罚。”  相似文献   

19.
所谓模式,就是能够用来指导行为的模型或方案。课堂纪律的维持模式,是指对教师维持课堂纪律能够起指导作用的那些模型或蓝图。一位教师站在课堂上,要能不被纪律问题所困扰,了解维持课堂纪律的主要模式,并恰当运用它们去指导自己的行为是十分必要的。纵观中小学课堂,教师们维持课堂纪律的主要模式有三种: 一、行为模式行为模式主要是通过强化去形成学生的恰当的课堂行为。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积极行为,教师便给予认可或赞许;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消极行为,教师则不能认可。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行为逐渐在自己身上稳定下来,那些消极行为则逐渐从自己身上消退,使课堂纪律得以维持。行为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正襟危坐,鸦雀无声,专心听讲,认真作笔记;或者教师提一个问题,学生举手如林,然后一个一个起来回答问题,众人认真听,被认为是课堂纪律好。凡是影响、干扰、破坏“井然有序”的课堂纪律的学生,则常常遭到批评、警告、呵斥和惩罚。在这些行为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教学思想。在这种教学思想下,自然要求构建一个保证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纪律,教师调控课堂纪律的目的是保证教师教学过程畅通无阻。实际上,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课堂气氛,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