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优秀的400米跑运动员,在全程跑中既要具备良好的速度,又要具备保持高速度跑的能力,这就要求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大的机能稳定性,才能保持在较长时间内发出高频冲动,提高人体在单位时间内快速位移能力。一、要重视全面身体素质训练根据青少年时期身体、心理发育规律,扎扎实实地抓好基本技术训练,在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着重发展青少年的速度、灵巧、弹跳力素质,以提高身体各支撑器官能力,培养平衡能力和节奏感,发展技术和负轻重量的快速力量训练,采用高抬腿跑、跳栏架、腰腹肌力量、木屑跑道上多级跳,负轻杠铃或哑铃挺跳、沙坑原地纵跳,…  相似文献   

2.
莫洪 《体育师友》2003,(4):53-54
快速跑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一项主要教材,它对于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快速跑教学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速度和灵敏性,提高快速跑的技能水平和快速奔跑的能力。另一方面,巧妙的快速跑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快速跑教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快速跑教学活动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省体校青少年男子短跑、跨栏跑组的全年训练实践分析和研究,论述了少年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应以抓动作速度和肌肉的快速收缩能力为突破口,重点抓400米跑保持高速度水平的能力,和最后冲刺能力训练,以促进专项爆发力和绝对速度的提高.仅供训练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林瑛 《中华武术》2007,(10):20-21
一、10秒钟跑(一)10秒钟跑指按100米跑的技术,从站立式起跑开始,经加速跑、途中跑,快速跑10秒钟减速停下来。刚开始训练时,初中男、女运动员10秒钟跑的距离分别是80米、70米左右,随训练水平的提高,速度的进步,10秒钟跑的距离则相应增加。(二)练习方法及组数。运动员按100米跑的技术,快速跑10秒钟,具体跑多少米要视每个运动  相似文献   

5.
跨栏跑的平跑技术对跨栏速度有很大的影响,一定动作幅度的平跑技术,为跨栏步技术创造良好的条件。更有利于栏间跑速度的发挥。跨栏运动员必须重视大强度的速度训练,必须重视速度训练与跨栏技术的有效结合。运用快速力量的有效手段,有利于跨栏速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快速跑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快速跑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各种快速反应能力和机体无氧代谢能力,对于强健体魄大有裨益。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小学体育《快速跑》教学目标,采用分组教学法来指导学生进行快速跑训练,并针对训练中常常出错的动作进行纠正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永斌 《精武》2012,(14):22-23
对于800m等中长跑运动员来说,跑的能力是主要的,800m跑成绩的提高取决于速度的发展,跑的专门训练对于发展速度,提高成绩极为重要,耐力走800m跑取胜的关键。800m跑训练应注意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跨栏跑是一项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从事系统的跨栏跑训练,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速度、弹跳、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等心理品质。所以,尽管跨栏跑的难度较高,但仍然是青少年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也是中学体育课与课余训练的重要内容。青少年跨栏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的基本要求是:素质训练必须与专项技术的环节动作技术和整体动作技术相结合,为提高过栏速度和栏间跑速度服务。  相似文献   

9.
起跳前的快速助跑不宜采用最大跑速,但要力求接近。提高速度利用率是助跑训练的关键所在。主要训练手段是:利用附设物进行节奏训练,标记跑训练,跨栏跑,延长助跑距离等,并对部分运动员的训练效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速度与耐力是马拉松运动员必备的条件,速度训练与比赛时的速度分配特征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应采用多种方式加强速度训练,以提高5000m、10000m的水平,为马拉松跑奠定速度基础。加强速度“节奏感”的培养,提高控制速度的能力,采用“匀速跑”是运动员创造个人好成绩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短距离速滑运动员肌肉放松能力的提高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速度运动员在滑跑过程动作高度自动化,运动员肌肉的协调放松能力可以有效改善肌肉的新陈代谢,促进ATP的合成;迅速消除疲劳,提高肌肉工作的效率,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具有重要作用。提出在速滑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应将肌肉放松训练与速滑技术、体能训练和恢复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心理训练、肌肉放松练习和肌肉放松等手段与方法,培养运动员的肌肉放松能力。  相似文献   

12.
跳远的专项力量是提高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运动员的核心竞技能力是取得优异跳远成绩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及结合运动实践浅析力量的平衡发展对跳远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的影响,充分说明力量训练的平衡发展对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起跳能力及空中动作协调能力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通过本研究可以对跳远力量训练提供部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爆发力、速度力量耐力是短道速滑运动员最重要的专项力量素质,专项力量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对运动训练的有效性和比赛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短道速滑专项力量训练常用手段,并针对性地提出不同专项力量训练的内容与负荷控制。认为我国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力量训练中,应结合比赛速度和比赛节奏制定力量训练计划,提高神经肌肉的适应能力,让大脑与肌肉更加协调地配合工作,力量训练不仅注意负荷的大小而且要注意用力的方式,应加强速度耐力训练中的力量和步频的连续稳定性训练。  相似文献   

14.
平衡能力是速度滑冰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平衡能力的好坏关系到技术和体能能否得到最大的发挥与体现,是速滑运动训练不能忽视的重要训练内容。身体的平衡能力由神经、肌肉、运动三大系统协调运作,其好坏取决于身体对来自前庭分析器、肌肉、肌腱、关节内的本体感受器以及视觉等对各方面刺激的协调能力,与人的力量、耐力、灵活性和协调性关系密切。长时间规律系统的平衡能力训练,会提高速滑运动员对平衡能力的控制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短道速滑竞技人才基本功训练的水平,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分析等方法,来探讨和摸索我国短道速滑竞技人才基本功训练的实效手段和方法。研究表明:应掌握短道速滑项目的致胜规律,明确短道速滑竞技人才培养的阶段划分;应注重竞技人才的发育特点,有针对性的提高陆地和冰上基本功训练水平;利用好竞赛杠杆优势,切实提高短道速滑竞技人才技战术的运用能力;抓好基本功训练的跟踪与监控,全面提高运动员文化素养和思想教育。旨在为我国短道项目备战2022年冬奥会提供决策咨询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运用现场监测与反馈训练的研究方法,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集训队运动员进行助滑速度知觉控制训练。结果表明:在所构建的最佳助滑速度控制范围之内进行24次水池和16次雪上交替控制训练课后,运动员助滑速度知觉控制能力明显提高;助滑速度知觉控制能力与运动成绩呈高度相关,说明助滑速度知觉控制能力是提高动作成功率和运动成绩的基础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现代运动训练发展趋势突出表现为专项化、实战化和个体化,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反映了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技战术应用水平,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战术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其比赛实力与战术水平的关键环节,对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具有战术行动的预见性、准确的判断性、战术思维灵活性、战术配合的协同性等特点,深刻认识短道速滑的项目特点、规律,及时总结观摩与比赛经验,培养运动员敏锐的临场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战术模拟训练是培养运动员战术意识的主要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18.
利用血乳酸指标对速度滑冰项目冰路结合期自行车训练进行训练负荷监控,为教练员的训练计划制定和执行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科学化训练的水平.在冰路结合期为速度滑冰运动员设计三种不同坡路与训练强度,测试三种坡路情况下运动员训练后的血乳酸数值,通过自行车爬坡训练中血乳酸变化情况与速度滑冰项目1 500 m比赛血乳酸指标进行对比,测算出与速度滑冰项目特点相符合的骑行强度.以运动员血乳酸变化与比较情况为依据,在冰路结合期训练中制定骑行强度,达到保持运动员机体对血乳酸水平的适应,同时保持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并提高运动员机体的缓冲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对训练有效性与比赛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的肌肉力学特征、供能系统特征和滑行技术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力量训练要从专项角度需要出发,注意发力时机与膝关节发力的角度,使力量训练与专项技能之间的转化更为直接、有效。认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存在的一些弊端,导致运动员下肢比较粗大、肌肉横断面大、技术相对粗糙和不稳定等问题;应摒除陈旧的力量训练观念,采取提高神经对快速募集肌肉能力、肌肉速度力量与超等长力量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等方法,提高我国速滑短距离运动员专项力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激光测速法、影像拍摄与运动学解析和对比分析法对杨泉不同训练和比赛阶段持竿助跑的速度特征进行监测,分析助跑速度特点,研究有利于发挥杨泉个人最好技术水平的助跑速度模式。研究发现突出的持竿助跑速度能力是杨泉个人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也是未来创造更高水平运动成绩的保证。要稳定、有效地发挥杨泉的助跑速度特长,相应地要提高其他环节的技术水平,提高与助跑速度相匹配的专项起跳能力,提高完成空中动作的水平和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