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新闻战线》开展新闻和想象的讨论,并不只是一个写作方法问题或者防止新闻失实的问题,这是涉及到新闻活动的主体意识的讨论。新闻中想象问题的提出则表明,新闻报道不仅带有报道者的主观的理性观念,也可能带有报道者的主观的感性形象。“情人眼里出西施”,是因为认识主体(情人)对认识客体(被视为西施的姑娘),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在其他人眼里,这位“西施”也许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姑娘。这两种形象哪一种更真实呢?很难说,只要不是有意造假,也许都是真实的,它只是反映了主体认识的差异。指出新闻报道中主观性的作用,并不是说作者可以把事实当作“任人打扮的女孩子”,而是要求充分认识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力求在报道中更本质、更深刻地反映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学的基本要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就是说,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事实的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写真。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按照这一基本认识,一切新闻报道都必须如实地报道事实的真相,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新闻报道的不是客观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事实,而是报道者的主观想象和臆造,  相似文献   

3.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人们的共识,自无疑义.然而这个"真实"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闻报道是记者对客观存在事实的一种主观反映,带有主观认识的痕迹.因此新闻的"真实性"问题我们应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看.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的主观思维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作为主观对客观能动反映的新闻报道也愈成熟,并从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确立了“新闻必须真实”这一生存原则。当今,新闻事实本身失实的报道已经愈来愈少了,但新闻事实本身真实却又被认为不真实的报道仍然常见。比如,用个别事实概括全貌的报道;以假象反映真相的报道;以整体形象来替代局部结论的报道;以形式主义的东西来证明实际效果的报道等等。这些报道就其事实本身来说,是真实的,但从受众的客观感受来说,新闻又是虚假的。究其原因,就是报道对象的现象与报道对象的本质没有统一。因此,无产阶级新闻的真实性,应该表现在报道对象的现象与本质的高度统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无产阶级新闻报道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新闻必须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着的事实,掺杂在新闻写作中的任何虚构或合理想象的东西,都不是真实的新闻。准确地报道某一事实,只是新闻真实的第一步,只能是局部的真实。新闻真实还应包括更深层次上的涵义,那就是通过大量新闻报道反映客观现实时所达到的整体上的真实,能够全面正确地反映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事物的全貌。当前很有必要深入探讨新闻真实的科学性,这里有一个新闻的整体真实与局部  相似文献   

6.
新闻摄影是以可视的形象向读者传播新闻、再现新闻事件的.形象是传播的主体,形象是新闻“语言”,文字只是形象的补充,形象的典型程度直接决定着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正因如此,要搞好新闻摄影报道,必须首先在“形象”上做文章.改善了形象效果,也就提高了报道质量.由于是形象报道,所以在对象的选择上有别于文字报道.文字报道在选择对象时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而对于摄影的形象报道来说,这只是标准之一,是基础.只有既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又不乏其形象特征,才是摄影报道选择的最佳对象亦即摄影报道的生命所在.不具有形象特征的新闻,可以形成文字报道,甚至成为优秀的新闻报道,但却不便于形成摄影报道,更不可能成为摄影佳作.所以新闻事件的形象性,是摄影报道在对象选择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7.
试论新闻报道中的“证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逻辑学中“证伪”理论分析新闻报道中的问题。文章认为,新闻报道不是“证实”的艺术,而是“发现”的艺术。记者应为报道对象规定“可证伪性;”“证伪”只是一种手段,它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地追求新闻的真实。  相似文献   

8.
刘翎 《军事记者》2002,(9):40-42
近年来,以记者亲身经历所撰写的新闻报道在新闻媒体中刊播后,以其真实可感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表述而大受读者和观众的欢迎,亲历式报道也因此而成为记者大显“英雄本色”、媒体成功吸引受众“眼球”的重要武器。其实,亲历式报道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样式,早已有之,只是由于我们的记者长期习惯于以一种第三者的身份转述、评析新闻事实,而全然忘记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看重的不是记者的观点而是新闻事实本身。所以亲历式报道因将新闻事实以  相似文献   

9.
新闻是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和传播而形成的信息,反映在新闻信息中的内容必须对事实具有真实传达。客观事实本身不是新闻,而是新闻记者把自己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认识传达出来而产生的信息,其特点就是用事实说话。新闻被称之为一种用事实说话的艺术,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所有新闻工作者必须秉承着对新闻负责的态度,讲究用事实说话的艺术。本文站在一个公安边防部队新闻从业者的角度,结合多年从事基层一线新闻报道的实践,把新闻作为一种说话的艺术,对如何做好新闻的真实报道进行了研究,以期在新闻中保持原有的真实性,真正实现新闻的价值,树立正确的新闻道德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新新闻主义:另一种"真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欣  王凤 《青年记者》2007,(10):25-26
新新闻主义从产生到销声匿迹再到重生,一直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一种融入了主观感受的报道方式是否违反了新闻的生命——真实性原则。事实上,并不是“新新闻主义”不讲真实性原则,而是他们所遵循的真实性原则是一种既新闻又学的真实性原则。他们试图在传统新闻的真实与学的真实中开辟另一种真实,以更完美地反映事实真正的“真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论新闻真实     
本文论述了关于新闻真实的一些理论问题。作者认为,新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但新闻报道的事实只是全部事实的极小部分,因而传媒的报道不可能是外部世界的全面反映。新闻工作面临的基本矛盾是:具体事件的纷繁复杂与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简约。因而新闻的真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文化背景和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同,影响对新闻真实的确认。作者强调,经过努力,新闻真实是可能的;但这种努力需要建立在对新闻真实这种现象的深刻理解之上。  相似文献   

12.
编辑如何"证实真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克眉  罗卫 《新闻记者》2002,(12):13-15
新 闻必须真实 ,这如同日出日落一般 ,实属常识 ,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都知道这个“起码的要求”。然而 ,为什么假新闻仍不断出现呢 ?撇去记者因各种目的制造假新闻这种明知故犯的情况不论 ,在新闻实践中 ,编辑如何“证实真实” ,却并非易事。所以说 ,新闻真实性虽是个老话题 ,但又是新闻工作的一个永恒课题。也许有人认为 ,想做到“真实”有什么难 ,实事求是地报道不就行了 ?其实 ,即使新闻报道中的“五个W”等都是真实的 ,但从宏观上看也未必“真实”。因为它可能只是“现象的真实” ,而不是事物本质上的真实。真实应该是现象真实与本质真…  相似文献   

13.
新闻的力量在于真实。就事实本身来讲,无所谓真实不真实。所谓新闻失实,是指报道中的事实不真实。我们知道,事实一旦被报道,就不再是客观事实本身,而是事实的再现,或多或少带上了报道者的主观色彩。于是,也就可能出现“新闻报道不真实”的问题。故意失实是作者故意捏造的事实,纯属天方夜谭。我们常见的失实,属故意失实者甚少,大量是非故意失实。新闻失实总是在事实变成新闻之后,要杜绝其发生,必须从事实变成新闻的每个环节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4.
谈起写消息,不少记者和通讯员常常产生这样一些看法:有的认为,一条消息几百字,登在报上只是一个“豆腐块”,没有什么分量,更起不了什么作用;有的又觉得,写消息比较简单,找两个例子,再加上个“帽子”就成了,用不着下什么功夫采写,也显不出自己的水平……这些看法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对消息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二是对如何写好消息更是不甚了了。 在一次讨论新闻改革的座谈会上,有位报纸副总编的发言,较好地回答了前一个问题。他说:“新闻是报纸的主体。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采访札记等多种新闻体裁。但是新闻中的主角又是消息。这不是哪个人的主观意志说了算的,而是  相似文献   

15.
张环 《视听纵横》2009,(3):96-97
一、新闻播音中的情感依据:新闻既是对人类社会实践的客观、真实的反映,又是人(记者、报道者、编辑、播音主持人)对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认识反映,因而是人的主观选择,因此,人不得不把自己的主观选择——进而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倾向,乃至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爱憎好恶、情感取向等,尽量隐藏于新闻之下,使自己制作的(写作的、播讲的)新闻保持客观、真实、公正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我们二十多年前上大学时学的第一课,已经深深印在脑子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要求不但“五个W”必须绝对真实,而且所报道的内容也要绝对真实。但是在多年的法制新闻报道中,特别是案件报道中,有时反映的是客观真实,有时则反映的是法律真实,也就是说,有时案例报道所反映的真实并不是案件的本来真实面目。那么,什么是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在进行案例报道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本文拟作一些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闻要讲究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分两种,一种是指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具体事实的真实报道,也就是所谓的对生活真实的反映;还有一种是真实把握生活本质和事物发展规律的报道,也就是所谓的对本质真实的反映。长期以来,一些新闻理论工作者和新闻实践者认为,生活的真实要比本质的真实低一个档次,生活的真实而不是本质的真实往往是新闻报道失实的重要原因。其实,这种认识存在着较大误区。  相似文献   

18.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是早已被公认的新闻工作的一条重要的基本规律。但是对于新闻真实性的具体涵义,在新闻界仍然有不小的争议。新闻真实性的定义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事实和客观实际相符合。新闻报道的事实和现实符合就真实,不符合就不真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失实。新闻的真实性是由新闻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新闻的根本属性。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以反映实际、影响实际为己任,它实现自己使命的最主要的手段是报道客观发生的最新的事实。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基础,新闻只是对客观事实的如实反映。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最大特点和独特的优势。新闻报道必须实实在在,不能有任何弄虚作假。新闻活动从产生之日起,就受到新闻必须  相似文献   

19.
新闻要讲究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分两种,一种是指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具体事实的真实报道,也就是所谓的对生活真实的反映-还有一种是真实把握生活本质和事物发展规律的报道,也就是所谓的对本质真实的反映.长期以来,一些新闻理论工作者和新闻实践者认为,生活的真实要比本质的真实低一个档次,生活的真实而不是本质的真实往往是新闻报道失实的重要原因.其实,这种认识存在着较大误区.  相似文献   

20.
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新闻真实性的涵义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也许有人觉得不屑一提,其实不然。因为目前已有的解释,并不明确。有的认为,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所谓真实性,是指新闻事业“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如实报道”;“做到完全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要求“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有的认为,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对象是“事实”,只要如实反映事实的客观存在,反映现象的真实,即谓之真实。这两种观点,我认为是似是而非的。任何科学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新闻科学当然也不例外。新闻真实性研究的独特对象是什么呢?把“客观事物”或“事实”(二者实际上是一个意思),作为新闻真实性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