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论文以钱学森为例,以中西文化融合为视角诠释形成钱学森良好的思维方式、高尚的人格品质以及爱国统一的伟大精神。中西文化融合对钱学森的影响不仅是潜移默化的,而且也是非常重大的,因此在他身上体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特点。钱学森身上的这种特点启发当代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中西融合的价值取向、中西融合的思维方式以及中西融合的集体心理。  相似文献   

2.
1722年康熙驾崩,雍正继位,传教士皆逢厄运,唯有在宫廷服务的教士受到特殊礼遇。雍正在位13年后,由乾隆继承大统。乾隆登基时年24岁,每日必去画室看郎世宁作画。这时郎世宁已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品德。道德。风俗等构成优秀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然而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油画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在历史的进程中通过继承。发展和创新向前推动的。"中西融合"这一绘画理念对油画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文章论述了油画的"中西融合"理念,我们油画中要谈的中西融合是要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更新更好的艺术语言,建立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的中国油画。  相似文献   

4.
<正> 肖像油画繁荣于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十六世纪中叶,传入中国。传教士利马窦将天主、圣母油画像敬献给明代万历皇帝,却被礼部拒收。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对于西方传教士画家,给予礼遇。意大利郎世宁任清廷画师达半个世纪,就是一例。他虽意欲中西结合,但却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故其肖像画显得呆板、僵化,缺少活力,真正从西方引进肖像油  相似文献   

5.
穗港澳是中西近代化交流的三个重要窗口,但它们在输入西方化、输出中国化及中西化融合等的作用和地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西管理哲学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隶属于不同的文化源流,因而本身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本文从分析管理哲学的内涵入手,详细比较了中西管理哲学的差异。并且在文章最后提出了中西管理哲学必将慢慢走向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多以工笔、写意为主,尤以写意为尚。西方油画艺术最早传人中国是在清朝雍正年间,传教士郎世宁来到中国,也带来了西方的油画。在多年寓居中国的日子里,郎世宁结合西方油画艺术与中国古典绘画的优点,创造性地完成了新的艺术形式,堪称中国古典艺术与西方艺术的第一次汇合。  相似文献   

8.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艺术理论的核心概念,同时也是中国古典美术的艺术创作原则和艺术品评标准。本文从中西绘画比较的角度审视中西绘画的优长,指出中西绘画的融合点。  相似文献   

9.
由于人文环境、哲学观等的影响,导致中西方在艺术观及画法上大不相同。随着科技的进步,地球空间的缩小,中西绘画也在相互影响,相互吸纳。走融合之路,是中西绘画艺术发展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10.
国际化已经成为当前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满足本国学生和国际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上海形成了四类国际化学校,即国际学校、本土学校的国际部或国际班、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学校以及一些补习中心。这些学校在多元共生理念指导下,在管理上遵照中西融合的办学理念、在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开展中西融合的教育,形成了较明确的办学优势。与此同时,在办学定位、阶段衔接、师资培训、课程适应和管理文化等方面又存在着不少冲突与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走特色办学、中西融合、多元选择、相互学习和专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西体育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土壤和文化氛围,各有其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从中西体育存在的差异,探讨近代中西体育由冲突走向融合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中西哲学比较与融合的角度研究了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所阐发的哲学思想,认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是中西哲学与文化的合力影响的结果,毛泽东哲学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西哲学与文化相交汇的产物;《实践论》中关于融会中西哲学的尝试,主要是毛泽东对中国哲学史上知行关系问题争论的批判性改造和科学总结;《矛盾论》既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思想,也批判地改造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辩证法的合理因素,同时又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融合了中西哲学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变化呈现出从单一向多元、从务虚向务实、从封闭向开放、从中西分立向中西融合、从公私不分向公私分明、从感性向理性等六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多以工笔、写意为主,尤以写意为尚。西方油画艺术最早传入中国是在清朝雍正年间,传教士郎世宁来到中国,也带来了西方的油画。在多年寓居中国的日子里,郎世宁结合西方油画艺术与中国古典绘画的优点,创造性地完成了新的艺术形式,堪称中国古典艺术与西方艺术的第一次汇合。在20世纪的中国艺术史中,同样有一段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水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阐述中西餐饮文化差异,分析中西餐饮文化在在哲学体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让更多的人通过饮食了解饮食背后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法律文化的交流、冲突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法律文化的交流与冲突逐渐增多,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较之以往都有了质的变化.中西法律文化冲突的趋势必将经过调适而走向消解与融合.正确把握和认识这一规律,对于我们恰当处理中西法律文化关系、构建当代中国先进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清末社会文化变迁与中西融合德育观的萌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观念的变更,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直接产物,本文由此出发,考察清末中西融合德育观得以萌生的历史背景,尤其侧重分析中国传统德育的近代境遇与危机,并围绕教育如何促进“民质”的提高这一核心,探讨早期的中西融合德育观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学界许多关于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或中国美学等的探讨,都是建立在中西对立这样一个理论预设上的。所谓中西对立,意味着三个东西:1.中西比较是比较研究的主流,甚或全部;2.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性质必然相反;3.中国的、甚至世界的出路就在于中西融合创新。中西对立这样的思维框架只是近代历史的特定产物,并不能作为不可质询的理论前提。现在,正是我们要对这一思维模式进行反思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教学随笔》2010,(12):F0004-F0004
清·郎世宁《百骏图》 《百骏图》,该稿本为纸质,纵102厘米、横813厘米。目前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文化史中,林语堂功不可没。他集东西智慧于一身,用今人的目光阐释古人的智慧,同时以适合现代西方人口味的方式,将中国文化带到西方,又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林语堂融合中西的思想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从中西融合的具体表现、特征、意义分析林语堂文学作品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