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本文从以下四个基本的文学理念来探讨现代中国文艺美学发展的价值取向 ,以期引申出文艺美学通向未来的路径 :一、从“五四”到新时期——对“人的文学”理念的重新理解 ;二、启蒙与尝试的交响 ;三、革命话语与学术理性 ;四、中国与世界——一种流变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以下四个基本的文学理念来探讨现代中国文艺美学发展的价值取向,以期引申出文艺美通向未来的路径,一,从“五四”新时期-对“人的文学”理念的重新理论,二,启蒙与尝试的交响,三,革命话语与学术理性,四,中国与世界-一种流变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文化语境中的中西文艺美学比较研究》一书进一步推进了近年来学界对“文艺美学”的研究。该书导论从宏观角度确立了全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编从整体上对中西文艺美学进行了理论概述,第二编从文学、绘画、音乐三大艺术门类中进行了中西文艺美学的比较研究。该书通过比较研究显示了中西文艺美学在文本结构等诸多方面的相通性、相异性以及彼此对话的可能性。面对中国古代诗性的文化艺术与西方系统化逻辑性的哲思,此书以开阔的比较视野诠释着文艺美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网络传播、自由与平等的理念、超文本、网络语言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第四媒体文学”——网络文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美国知名学术杂志《当代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 Today)共同主办的“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顺利召开。国内外理论界和创作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作家等16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大会围绕“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与中国”这个中心议题展开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从四个方面对这次大会进行总结:文学的全球化:选择与承担;世界文学的理论构建:动态与走向;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影响与创新;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与“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美学思想根植于“气”的哲学蕴涵。文学的本质、创作、批评以及发展由于“气”而别具特色。“气”使文学在认识和实践上都实现了自觉。  相似文献   

7.
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实际上是对文学本质理解的问题,从文学是人的本质物化对象化过程中的感受、体验、人的情感、精神的表现这一观念出发,中国文学可作为如下的分期:1.远古至战国,是中国人意识的第一次大觉醒——“我在”;2.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人意识的第二次大觉醒——“存我”;3.隋唐到五四运动前,是中国人意识的第三次大觉醒——“保我性灵”;4.五四至现在,是中国人意识的第四次大觉醒“唯我”与“超我”之性并生。  相似文献   

8.
宋玉赋中巫山神女的文学史地位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文化、精神心理和文艺美学角度看。宋玉《高唐》、《神女》二赋中的巫山神女这一神话传说,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具有“开人神爱恋之先”、“肇梦恋文学之端”、“曲尽女性美的第一篇”三个方面的开创地位和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兴”在中国文艺理论中是个古老而又永远新鲜的论题,从上古的原始歌谣到后世的诗词戏剧、书法绘画,无不与“兴”结上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还看到,我国文学史上的每一次文艺思潮,实质上无不与调整“兴”的表现手段有关。在孔子的文艺美学观中,兴就居首  相似文献   

10.
李长之首次提出了"文艺美学"这一学科概念,并认为文艺美学是文学批评者的专门知识,文学研究首先应该是一种美学研究。基于此,从上述两个方面论述李长之对中国文艺美学学科建构史的重要意义,以期进一步梳理中国文艺美学的学科建构历程。  相似文献   

11.
言意之辨,从先秦开始就成为我国古代哲学层面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圣人们各抒己见,"言能尽意论"、"言不尽意论"、"得意忘言论"、"立象以尽意"等等言论层出不穷。人们注重的是言能否达意,而忽视"言"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局限性。随着文学的发展,"言意之辨"逐渐诗学化。文学家开始从"言"与"意"的矛盾统一关系中探究艺术想象的诗意空间,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的文艺理论创作。  相似文献   

12.
每个时代的文学都表现出鲜明的文化品格,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在一定意义上说,这就是特定时代文学的“现代性”。文学的“现代性”的存在是以特定的社会之“现代性”为前提,两者维系着一致或相悖的联系。因此就其本质而言,文学的“现代性”是替特定的“社会制度”编制意识形态的话语;它与特定社会的产生具有“同源性”和“同谋性,”以及抵制和消解等多层关系;而且文学的“现代性”本身就内含其特有的二重特性,其起落消涨又是一个相互“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从而决定了不同时代文学多彩纷呈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用“一体多元”及其“共时”、“共相”、“联系创生”、“远近相关”、“隐显一体”等理论观点,给文学作品的象征性的形成和象征美的意蕴给以新的解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学徒制试点在中国兴起,其暴露出工具理性主义思维,过度关注“功能与效用”,忽视“价值与意义”。从现代学徒制的育人模式、治理手段和价值选择上看,其凸显出较强的工具化取向、工程化取向和国家中心取向,暴露出工具价值对内在价值的僭越、就业需要对生长需要的僭越、员工身份对学生身份的僭越等理性危机。现代学徒制亟需价值理性的回归,平衡育人中的功利化倾向,以实现职业教育的“善”的旨归。  相似文献   

15.
“美学的观点与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恩格斯学批评价值思想最集中的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学批评理论与实践中,将“美学的标准”放在第一位,科学地确立了学批评是学艺术美的守护神地位。“历史的标准”必然地生发出学批评社会功利的价值取向,从而构成马克思恩格斯学批评以实现无产阶级解放为目标的革命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人关怀是马克思恩格斯学批评终极性的价值取向,在对人类自由自觉本质全面解放的追求中,“美学”与“历史”达到了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散文的文体选择与创造,既体现在“文类文体”的建设方面,也体现在寻找与现代散文的内容和主题相适应的话语方式。此外,在语体文体的选择上,现代散文也有着自觉的追求。其一,是“新而不乱,奇而不渎”,在中西结合中探索现代散文语体文体发展的可能性;其二,是在“化传统”过程中,追求语体的“漂亮”和“缜密”,打破“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第三,“言与意”、“形与心”的和谐组合,构成独具东方情调的语体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培养模式的定位”、“课程的设置”、“构建广阔的实训空间”、“师傅式的教师角色”和“人性化的管理体制”等环节论述了国外职业教育“职业能力”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服务型政府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崭新的行政改革模式,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在它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必定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的问题,需要通过正确的价值取向来把握。所谓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是指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和选择的动态价值目标,它发挥着整合服务型政府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和功能,使服务型政府建设向既定的目标发展的制约和导向作用。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人本为先"、"民生为重"、"公正为基"、回归"社会本位"等价值取向就是最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文艺伦理还是文学伦理——论文学伦理成立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艺伦理和文学伦理的分歧源自学术界对文艺学与文学学或文学理论的不同理解,而文学伦理成立的基础在于文学本身所特有的性质。就学科研究的细致化和专业化而言,对文学这一艺术形式的研究,应当说“文学学“、“文学理论“的称谓更恰当。文学与伦理学都是与找寻人生意义有密切关系的活动,因此文学与伦理学结合的应用伦理学分支学科在应用伦理学的理论框架中被称为文学伦理学,它是以文学活动中的道德伦理问题为主要对象的伦理价值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宋人“说话”家数问题,迄今尚无定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理清宋元时代“说话”与“小说”两个概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深析《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本,可以得出“小说”、“合生”、“起令随令”、“商谜”新的四家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