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伟  杨江涛 《大学时代》2006,(9):148-150
我院“订单培养”办学模式已形成规模,做好“订单培养”班学生就业、择业教育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分析“订单培养”班学生的职业心理现状,寻求深化“订单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不能只培养“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职业人”。高职教育要培养合格的“职业人”,就必须要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及职业道德方面对准职业人进行综合培养。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学生进行创业培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和培养良好的职场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一名高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集团化的“职业能力”培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本文从“培养模式的定位”,“课程的设置”,“构建广阔的实训空间”,“师傅式的教师角色”和“人性化的管理体制”等环节论述了国外职业教育“职业能力”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比较角度看“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前,我国虽已建设了一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并多次提出依托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但职教界对“双师型”的含义还十分模糊,对高等工科院校开展职教师资培养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基于中德两国政府合作在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开展的“职教师资培养项目”,提出“双师型”的内涵,研究“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素质结构,以确定其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职学生适应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为此,文章提出要实施职业能力目标导向下“双融合、多元化”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其方向是确立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双融合”式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多方参与、多维载体”的多元化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实时有效的职业素养培育目标评价与反馈机制;其途径是加强顶层设计、多主体协作育人、丰富育人载体、完善评价机制,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上,要注意处理好“技”与“德”、“器”与“道”、“知”与“识”的几对关系。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社会之窗的开启,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7.
职业理性有三个层次:即律令性层次(工具理性)、契约性层次(社会理性)和人文层次(人文理性)。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文教育应是围绕“职业理性”的培养来创制的“职业人文”教育,其核心理念应是“‘职业’的人”。“职业人文”的具体“立人”方案应是:规之于律令,谨之以契约,敬之以人文。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将致力于“职业人文”的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能力本位”向“职业素质本位”转变已成为一种趋势。高职环保专业职业素质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人文知识课程;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环保专业理论与技术课程;以及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身心素质的理想道德与身心发展课程。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贯穿“一主线、二阶段、三层次、四模块”来进行。  相似文献   

9.
从审视职业院校的职业素养培养现实出发,通过对职业素养培养环境历史变迁的分析,以”回归职业活动“为基本理念,重建职业素养向职教课程纳入的体系。  相似文献   

10.
如何加强对学生职业注意力(Vocationalatten-tion)的培养,是这几年国外兴起的一个新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版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指出:“教育被认为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及持续的交流。”这里“持续的交流”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就包含对职业的长久注意力,如何培养学生对职业的长久注意力,是职业学校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职业教育的针对性较强,因而要在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他们有较强的职业注意力,能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岗位转换。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只着眼于适应今日…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学对象、体系与范式的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的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中,就研究对象而言有“现象论”、“关系论”、“问题论”、“规律论”;就学科体系而言有“逻辑起点论”、“问题系统论”、“范畴水平论”;就研究范式而言有“问题研究范式”、“基本研究范式”、“工作过程研究范式”和“技术学研究范式”。这些理论各有优长,也存在各自的局限。基于对上述观点的理性批判,可以认为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职业教育存在”,应建立基于“范畴”的学科体系,构建“要素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2.
试论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是指在职业教育学中最基本的、最普遍的概念,一般具有基础性、共存性、普遍性、支配性等基本特征.职业、技术、教育3个概念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共存,在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同时支配其他概念,因此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职业教育思想及人物观点撷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教育体系始终以儒学教育为主流,职业教育一直受到轻视。然而工艺技能和知识的传播是古代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所必需的。尽管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不利,但对职业教育的思考与论述从未停止。从墨子的“各从事其所能”到颜元的“真学”、“实学”、“活学”、“动学”,很多观点对现今的职业教育发展仍有启发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作为新时代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需要一种精神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这就是“工匠精神”。但是,在传播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成为教育改革的新命题。文章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在对工匠精神的传播方式与路径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指出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传播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进而提出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中长效传播机制的构建策略,即从“课程资源”“师资队伍”“教学媒体”“效果评价”“传播环境”等要素入手,构建规范合理的传播秩序,促进“工匠精神”的长效传播。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华大地上的产生与发展,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其理论和实践都不完善,它在大众的心理定位、“培养基”定位、“容质”定位和生态定位尚不明确,有待我们上下一齐努力,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狠抓“五个结合”,搞好“五个开发”,争取五个方面的支持,高职院校必能屹立于高教之林,必能把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成强大的人力资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法修订首先必须对职业教育进行明确的定位,如职业教育法的性质定位、职业教育法的职能定位、职业教育法的作用范畴定位等;二是审慎对待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热点入法问题,需要从轻重缓急来分别对待各类问题,需要从可行性上认真研究进入职业教育法的问题;三是职业教育法修订要从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建设来考虑,可以从不同的行政主体或调整关系分别从其他相关法律等多方面进行逐步立法共同组成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一直处在变化不定之中,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再到现在提出的“高技能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只是概括了一方面,不能突出高等职业的教育的本质属性,又与其他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互混淆。只有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才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分析了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应从人才的"德"、"才"、"能"三个方面合理定位教育目标,并实施紧贴市场需求,合理设置课程;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创新能力;跨越专业限制,分层设置班次;改革教学模式,拓展教学空间等教学改革措施,以全面促进音乐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互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在加快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为了适应经济转型对人力资源配置的更高要求,作为高素质"产业大军"的主要输出单位,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力度,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本文试图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徒互动"、"师师互动"和"校企互动"等五个方面来构建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互动模式,以求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关键能力,进而促进广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范式研究是对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元研究,它是对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深度反思和“自觉”,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当前对职业技术教育范式的研究存在“话语碎片化、缺乏同一语境、缺乏哲学反思与批判”等问题.基于对“范式”、“研究范式”、“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范式”的理解,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对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进行重新审视,从而使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范式走上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