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遥远的马来西亚,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风景如画、陌生而炎热的国家。近年来,前往马来西亚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多了起来,目前大约有二三万名,分布在除东马行政区域之外的几乎所有马来西亚各州。本文作者便是其中一员,他以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留学生活中真实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2.
2007年秋天,高考发挥不理想的我,决定放弃三本大学通知书和复读计划,选择前往马来西亚留学。马来西亚本科只要3年,而学费却和国内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5~16日,由教育部国际司组团,并约请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教育报》、《神州学人》)等单位一行6人组成出国留学综合政策调研组,前往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3国开展出国留学政策的综合性调研。在中国驻泰国使馆教育组、驻新加坡使馆教育处和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文化处的积极协助下,调研组调查了解了3个国家中国留学人员的情况。本刊已刊载泰国和新加坡的专题报道,本期推出马来西亚中国留学人员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为了向读者详细权威地介绍留学马来西亚的情况,我们专门采访了马来西亚驻华使馆一等秘书陈文宙先生。他一看就是个标准的东南亚人,而且是一个幽默的马来西亚人,当我采访结束感谢他接受采访时,他笑着说要写好一点哟。马来西亚有很多华人,陈先生说他祖籍福建。他是在马来西亚长大的第三代人。怪不得,他流利的中国话应该比许多中国的南方人还要好得多。问:去年到马留学的中国学生有数字统计吗?答:去年发放签证的数目是11000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 希望吸收更多中国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引中国学生前往马来西亚留学的原因很多,例如路途近、费用低、签证容易时间又短、华人多。另外一大原因即是马来西亚的双联课程,双联课程是指马来西亚的学院和外国大学联合开办的课程,例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双联课程能使留学生以相对低廉的费用拿到一个国外学校的学位证书。目前,马来西亚大约有50所学院与外国大学合办了双联课程。  相似文献   

6.
吴欣 《海外求学》2004,(23):14-17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以国家教育为主体,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并存。马来西亚留学政策中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公立大学一般不招收国外自费留学生,国际学生到马来西亚留学,主要申请私立院校。  相似文献   

7.
2003第四届北京国际教育展上,马来西亚教育部携马来西亚留学代表团前来参展,马来西亚留学是各国留学代表团中为数不多的政府组队带团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教育部与中国教育部多年来都保持着亲密的  相似文献   

8.
思齐 《留学生》2009,(12):32-33
近年来,马来西亚凭借其独特的联办课程教育体制、低廉的留学费用、良好的语言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赴马留学,赴马中国留学生也呈明显上升趋势。近日,马来西亚大使馆教育专员王忠伟接受本刊采访,对留学马来西亚的相关问题做了详细解答。  相似文献   

9.
徐敏珍 《海外求学》2004,(21):40-41
通常谈起留学,很少有人会想到马来西亚。人们普遍认为:既然留学,就要去一个发达的国家,而且最好要上名校。殊不知,如果要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对申请者本人及其家庭条件的要求相对就会很高。马来西亚为你搭建了通向最终目标的一块“跳板”:素有“中转站”的美誉。“小国也可成就大业”,这是一家马来西亚高校在招生时针对中国学生的宣传口号。尽管如此你也许仍在暗自思忖:留学马来西亚,值得吗?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去马来西亚留学悄然兴起。那么,与其他国家相比,去马来西亚留学有什么吸引力?吸引力一:说中文学英语 马来西亚曾历经葡萄牙、荷兰及英国的殖民统治,其政治及法律体系都是从英国沿袭而来,属于英联邦国家。因此,尽管马来语为其母语,但英语也是官方语言,特别在工商教育界,英语更是必会语言。不过,由于华人占马来西亚人口30%以上,在马来各地,中文、粤语、闽南语仍处处可闻。所以,中国留学生初到马来西亚,既没有语言障碍,又能学英语。  相似文献   

11.
2011年7月5~16日,由教育部国际司组团,并约请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教育报》、《神州学人》)等单位一行6人组成出国留学综合政策调研组,前往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3圈开展出国留学政策的综合性调研。  相似文献   

12.
出国     
《出国与就业》2009,(10):12-13
申请马来西亚读本科 需先读一年预科 7月27日,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发布通知:自2010年1月1日起,前往马来西亚各私立高校修读本科专业的中国高中毕业生或高中在读生,需要修读马来西亚大学预科课程一年,成绩合格后,才能进入马来两亚大学第一年专业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海外求学》2004,(23):10-12
经常有读者来咨询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留学政策,以及去这些国家的留学手续该怎么办理。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人在咨询结束之后又会反问,去东南亚留学是否值得?  相似文献   

14.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8):F0002-F0002
2010年8月,中国·四川教育学院-马来西亚·苏丹伊德利斯师范大学合作项目来华留学生汉语班开班典礼在四川教育学院温江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马方代表:马来西亚驻昆明领事馆总领事Mr.RoseliAbdul(罗瑟立·阿都总领事),四川马来西亚人协会会长Mr.Champin Tan(陈正彬先生),马来西亚留学教育服务中心副主任Mr.WongKiengSing(黄建程先生)。  相似文献   

15.
马来西亚凭借其相对低廉的留学费用、较低的留学 门槛、不俗的教育水准以及独特的"转移制"课程,使得 这位近邻长期保持着对国内学生的吸引力。 开放成熟的教育环境 在许多人心目中,去马来西亚留学是因去英、美、 加、澳等国不成,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事实上,相对于全 国2300万人口,马来西亚私立教育的发达程度是很 令人吃惊的。有关数据显示,目前马来西亚有10所高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中国学生前往韩国留学、韩国学生来中国留学的人数都渐渐多了起来,资料显示,在韩国的中国留学生约有1000余名,而在中国的韩国留学生约有18000余名。尽管前往韩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目前不太多,韩国却已经成为中国学生继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之后选择的又一个留学热点。本文就是为打算去韩国留学的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国际     
《教育》2011,(20):15
马来西亚:私立大学综合实力四星名单出炉日前,马来西亚留学联盟联合马来西亚留学生论坛对马来西亚私立高等院校进行了调查评估,此次评估的范围包括:学生满意度、科研能力、入学标准、师生比例、服务费用、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有关马来西亚留学的教育展和咨询活动非常活跃,在北京、上海及其他城市举办的各种国际教育展会上,都有马来西亚教育院校联袂亮相的身影。马来西亚私立高校与英、美、加、澳、新等国的合作办学项目,成为马来西亚私立大学吸引国际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的主要卖点。  相似文献   

19.
2011年7月5日至16日,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约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中国教育报》、《神州学人》杂志社等单位共同组团,前往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三国开展出国留学政策的综合性调研工作。本刊特别选取了调研报告的部分内容,予以刊登。报告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出国留学工作处调研员苗丹国、《神州学人》杂志副编审段风华、国家留学基金委法律事务部主任张健、《中国教育报》副编审王珺、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出国留学工作处主任科员许浙景和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主管吴晓丽共同执笔。  相似文献   

20.
《留学生》2006,(5)
2006年高考时,河南的考生又多了一个报考高校,这所高校在马来西亚。4月11日,前往河南参加第四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马来西亚马中发展机构,代表马来西亚吉隆坡奥普诺学院向河南省捐赠了50名学生的全额奖学金,奖学金总价值750万元人民币。随着中马贸易的进一步加强,随着欧美国家对中国留学生争夺力度的越来越大,亚洲临近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中国大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