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学生课程权力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本质上是课程权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与划分。本文探讨在我国当前“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制度下,赋予学生课程权力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学生课程权力的主要构成,以及赋予学生课程权力的若干策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曹军 《化学教与学》2010,(9):69-70,68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管理、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定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出了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进行课程建设的思路。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明确了学校的课程开发和管理权限.给予了学校开发并使用适合本校课程的权力。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给普通高中学校开展“基于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管理提供了合法性依据,赋予了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实施国家与地方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并为学校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试论教师课程权力的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就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实施与课程管理的权力。结合历次课程改革的实践,基于《纲要》的基本精神,教师课程权力包括以下五项主要内容:教师课程研究权力、教师课程开发权力、教师课程实施权力、教师课程评价权力和教师课程管理权力。  相似文献   

5.
《湘南学院学报》2020,(1):101-105
随着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与深化,地方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着深层次的发展困境,如课程地位下沉、课程目标摇摆、课程内容虚化、课程责任旁落等。问题的症结在于教育管理者对课程政策解读、课程价值定位、课程权力运行存在着"钟摆"现象,需要从课程政策、课程价值、课程管理权限等几个方面进行调适和平衡。  相似文献   

6.
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目的,就是尊重地方差异、学校差异,给学校一个空间,让学校在国家总目标之下能够根据自身的客观现实确定自己学校的教育哲学。几年来,我校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创新教育理念,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做了一些工作,特别是2003年被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子课题省级实验学校后,坚持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相关理论与技术的支持、信息和课程资源的支持、专业引领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我国推行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为主体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新的课程管理政策为学校的课程管理带来挑战,学校由过去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一个课程管理者,教师拥有了课程权力,学校的课程管理内容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鉴于学校实施课程管理政策中的薄弱环节,建议重点加强研究性课程、德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我国推行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为主体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新的课程管理政策为学校的课程管理带来挑战,学校由过去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一个课程管理者,教师拥有了课程权力,学校的课程管理内容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鉴于学校实施课程管理政策中的薄弱环节,建议重点加强研究性课程、德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论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权力与制度保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课程权力是教育法律与课程管理政策所赋予的中小学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权力与职责。在课程实践中出现了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权力缺失与迷失的现象,必须从制度上进一步确保教师课程权力的拥有与获得。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及其政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方课程是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由地方根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及学生发展需要,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优良传统,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而自主开发并由地方管理的课程。我国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政策、目标与内容等均有着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丁晓东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5):115-116,12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贯彻,我国面临着正式开发校本课程的任务。校本美术课程策略的推行与课程开设具有一定程度的人力、物力方面的资源优势。校本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主要从目标资源与教学活动资源两个方面展开。在内容上应涵盖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是学校要对新课程中规定的由学校负责的课程领域进行相应课程资源的开发。校本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发展方向从课程的“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进行,同时还需加强理论研究、推广范例课程和加强与外界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不仅适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和需要,也符合我们对学校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的教育假定。校本化课程实施是课程实施本性上的二元特征决定的,也是新课程改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校本化课程实施可以化解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推广"模式自身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为校本化课程实施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校本化课程实施需要的条件包括:在国家层面上,国家课程要给校本化课程实施留下空间和余地;地方政府需要为学校的校本化课程实施提供政策、资源和科研等的支持、扶持和协助;学校需要具备校本化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3.
学校课程统整中的课程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需要以学校为主体,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整成为一个有序而高效的学校课程体系,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行学校课程结构设计。学校课程结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基本思路:将学校课程体系纳入整个学校的发展图景;实际地处理好现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局限性;注重设计顺序。统整后,作为一种宏观的参考性框架,学校课程结构包括基本课程、强化课程、微型课程和自由学习四大块。  相似文献   

14.
校长课程领导:角色、困境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让学校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校长是校务的最高领导人,学校层课程改革进行得如何与校长密切相关。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多为校长领导课程创造条件,校长要善于“顺势、造势、导势”,要发挥每位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课程资源的开发涉及到自然和社会的许多方面,英国一直具有校本课程开发的传统。在课程开发内容方面,英国的校本课程包括综合性、地区性和适应社会的变化课程,中国和英国相比较,作为文本的校本课程资源以及其开发理念都有不同。由于从课程与知识观、课程与权力的视角以及权力机构对课程知识层次的体认等方面存在着较多的差异,就直接导致了中国和英国有着不同的校本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课程政策、学校教育哲学与办学理念、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行政支持、家长与社区参与六大方面的条件。从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的情况看,现在的农村中小学学校教育哲学与办学理念不符合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师资水平堪忧,没有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农村地区潜在的课程资源丰富但开发能力欠缺;校本课程开发缺乏行政支持;家长与社区不支持校本课程。因此,农村中小学要开发有效的校本课程,需要改变学校的办学理念,加强师资培训,加大行政支持力度,促进家长与社区的参与。  相似文献   

17.
由于利益博弈、认知障碍、政策环境、政策方案及政策的复杂性等原因,新课改进程中出现了选择性、形式化、异质化等政策规避行为。课程政策规避的消解对策为:首先,提升执行者的政策执行力,倡导"自下而上"的课程变革;其次,建立与健全学校课程制度,规范学校课程变革的运转;最后,配套与完善课程政策,促进课程政策执行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最后20年里,由于对本国教育现状的不满并受课程全球化压力驱使,英美两国进行了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上做出了重大调整,主要表现在内容标准化、管理集权化和评估统一性,并将其发展成鲜明课程政策的明显特色。这些课程政策纳入文化异质国家课程传统,其文化假设与英美两国课程传统的文化假设不同,因此,课程政策文化抵制成为课程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英国是实施校本课程最早和最成功的国家之一。1988年教育改革尽管推行全国统一的国家课程,但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仍然享有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力。英国校本课程开发在校内通过实施学科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在校外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来进行实施。在校本课程支持策略上,英国通过建立"校内校本课程支持小组"和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大学、校外专家的联系等方法来取得校内外的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20.
规划学校课程是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学校获得的课程权力,它体现了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新课程改革在学校一级的延续和深入。学校在进行课程规划中需要以课程政策、课程理论、变革理论、学校现状和学校愿景为基础,对学校的课程愿景、组织团队以及课程的诸多方案做出规划。规划学校课程可以采取内生模式、外引模式和分化模式等策略进行。学校课程的实施与学校课程规划同样重要,是学校课程理想与学校现状不断磨合的过程。它需要对学校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制约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为提升这些因素做出努力,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渗透研究、评价与调整等行为,以进一步拓展学校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