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 日本早稻田大学寒川恒夫先生报告的论文是《葬礼相扑的宗谱》。古代日本相扑可分为丰收礼仪相扑和葬礼相扑两个系统。本文所叙述的,是关于葬礼相扑的宗谱的思考。4.1 日本古代时举行葬礼相扑的证据 所谓葬礼相扑,是指在送葬仪式中和每年的忌辰日里为祭祀死者,举行相扑活动的习惯。日本古代时进行葬礼相扑的证据,就现在所知道的,有以下事例。  相似文献   

2.
相扑在中国古代颇为流行,宋代更为大盛,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极为喜爱,女子相扑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生的。在史料笔记和小说故事中,都有不少关于女子相扑的记载或描述。较之男性相扑,女子相扑除了具有一般相扑的基本动作和规定之外,它还有一定的女性特色,虽曾一度出现过裸体相扑,但它还是更为注重女性的身形、容貌和着装之美,所以女子相扑兼有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和审美性等方面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古代日本的相扑活动,可以分为丰登礼仪相扑和葬礼相扑二个体系。本文主要就葬礼相扑加以论述,并进一步考析其源流嬗变。  相似文献   

4.
满族的相扑     
相扑是满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清代相扑十分盛行。相扑,满语叫作“布库”,蒙古语称“布克”。满族相扑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蒙古族的习惯。 蒙古各部非常喜爱相扑,在大的筵宴时就要进行相扑之戏。蒙古厄鲁特部在相扑时,都是“袒裼而扑”。这对满族有很大影响,满族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方法整理分析《水浒传》中的相扑高手及其社会分层,并对相扑技术和规则做了系统挖掘,主要结论:《水浒传》中的相扑高手众多,既有男性也有女性,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相扑活动普及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水浒传》中的相扑技术既有以勇猛取胜的也有以巧取胜的,与现代相扑不同的是允许拳击和脚踢。《水浒传》中描写的燕青打擂是比较正式的相扑比赛,有一套严格完整的场地、服饰及比赛规则,其它的相扑基本都是相扑双方因矛盾而产生的争斗,甚至是性命相搏,只是把相扑作为一种格斗技巧,不遵循一般的规则。  相似文献   

6.
相扑被日本人视为“国技”,似乎全球唯有日本人对相扑运动情有独钟。其实,相扑既不是日本独有的运动,相扑之源亦不在日本。历史最久的首推蒙古相扑。蒙古族人的三大传统竞技项目便有相扑在内(另两项是骑马与射箭)。在每年的那达慕会上相扑是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常有数百名选手参加,规模极其盛大。比赛时,选手穿着色彩鲜艳的紧身衣裤和长靴进行角斗,其中一方肘、膝、肩、背等着地,对方即获胜。选手入场和离场均手舞足蹈地跳“鹰舞”。各级优胜者被冠以“巨人”、“狮”、“象”、“鹰”等称号,有人考证日本的相扑即源于蒙古。中国在历史上也有相扑运动。从一些出土文物看,中国秦汉时期的角抵就同日本现在流行的相扑很相似。至迟在西晋  相似文献   

7.
趣闻荟萃     
充气相扑日本的国技是相扑。每次相扑大赛时.这些人高马大的“肉山”相互搏击,必然引起国内外广大爱好者的极大兴趣。西方人也非常喜欢观看相扑比赛,但他们不愿采取日本人的方法让自己的体型变得如此肥硕,然后去一试身手。因此.他们便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既能过相扑瘾,又不致损坏体型的办法。英国某橡胶公司研制出一种密闭式可充气的橡胶材料制成的相扑套装,类似于海员的潜水衣。用气筒  相似文献   

8.
相扑的魅力     
相扑的魅力胡晓光相扑是日本的国技。据说公元4世纪日本就已有相扑,其始祖为野见宿弥。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代巳盛行于民间,每逢农历7月7日牛郎织女的节日,日本天皇都要观看相扑比赛。在东京的著名相扑大厅里至今仍保留着天皇包厢。职业相扑在16世纪开始形成。在此...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狗相扑比赛日本的相扑比赛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一但鲜为人知的是,日本还流行一种狗相扑比赛在日本四国岛的高知县,专门建立了培养相扑狗的训练中心。这里有5名训狗员,每人负责40多条相扑狗。每年这里都要进行四、五次狗相扑比赛,一般都是...  相似文献   

10.
图解相扑     
久久 《精武》2005,(1):43-43
相扑是一项有1500年历史的古老运动。相扑起源于宗教。第一场相扑比赛是用来祈求大地丰收,奉献给神的仪式。8世纪,相扑作为一种仪式被引入日本宫廷。早期的相扑比赛既简单又混乱,它吸收了一些拳击和摔跤的元素,没有明确的规则。但是在宫廷的支持下,相扑的规则逐渐变得明确,技术也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古代传统相扑节的象征性寒川恒夫日本相扑节是8世纪到12世纪(亦即天皇统治时代)每年从全国征召相扑手在宫中举行的相扑大会。开始时定为7月7日举行,后来举行日期不定,但在7月间举行。相扑节举行的程序如下:1.举行前数月,天皇命令召集相扑手的使者("部领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相扑东渐考略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助研周伟民引言中国古代的相扑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表现形式。①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古老的相扑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分化,大约从近代开始,相扑、角抵之类的记载逐渐少见于史籍。现在,当提及相扑活动时,...  相似文献   

13.
日本相扑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日本文化重要载体之一,日本人把相扑视为国技,把相扑力士视为日本大厦的顶梁柱。相扑运动源于日本农耕文化,是日本最具代表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4.
李功发 《武当》2011,(3):42
一种类似近代摔跤的体育运动在宋代称为相扑,也叫作角抵、角力。传说相扑的起源很早,可以上溯先秦。唐、宋之际,城市经济和商品交换有长足的进步,民间文体活动也随之广泛地开展起来。其中,相扑运动日益受到宋人的重视和喜爱。宋代的相扑已经形成一套规则,与近代的相扑大不相同。比赛时,两人对抗,可以穿着衣服,也可  相似文献   

15.
据日本《相扑之始》一书记载,相扑最早出现于公元前23年。职业相扑则兴起于17世纪,到了18世纪相扑的现代风格基本形成,进入20世纪相扑作为日本“国技”被炒得沸沸扬扬,盛况空前。 相扑规则要求使对方身体任何部分着地(除两脚掌外)或使对方身体任何部分(包括手、脚)触及界外为胜利,而且无时间限制。巨人般的相扑力士都有着骇人的身型和力量,这是其克敌致胜的资本。试想,在如此激烈的对抗撞击中,不肥能行吗?但是,多达70余种的技术动作则要求运动员灵敏反应、快速应变,这是降服对手的关键。所以,相扑手肥而不  相似文献   

16.
图片新闻     
《精武》2007,(5):F0002-F0002,I0001,I0002,65
相扑是日本的国技。其最早记载相扑的历史文献,是距今一千三百年前,而日本真正将相扑视为国技的时间则更短,直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才有了“相扑毕竟是日本的国技”这一声呐喊。  相似文献   

17.
1月25日,日本相扑界爆出轰动世界的新闻,这便是美国人曙成为第一个荣获相扑“横纲”称号的外国人。相扑是日本的国技,发源于公元前一世纪,16世纪开始有人以相扑为业。最高级别的相扑选手为横纲,300年来只不过出现了63位横纲。无怪乎当这具有悠久历史的荣衔被异族染指时,立即引起世人瞩目。美国新闻媒介更是兴奋不己。美国有线电视网(CNN)指出,目前日本只有一位横纲,而他却是美国人,“相扑已进入美国人称霸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1981年7月21日,日本相扑协会正式决定授予千代富士(右图)以相扑界最高级称号——横纲,从而诞生了日本第五十八代横纲。千代富士今年二十七岁,中学三年级时开始参加相扑运动。1975年秋正式参加相扑比赛。1981年1月以十四胜一负的成绩,第一次获得冠军,得到了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赠送的中日友好景泰蓝奖杯。以后在名古屋相扑场比赛中,千代富士又以十四胜一负的成绩第二次获得  相似文献   

19.
燕青相扑     
宋朝是我国古代相扑发展最兴盛的时期。《宋史·礼志》中规定:朝廷大宴、皇帝寿辰、外交宴会,都有相扑表演,而且是最后一个节目。殿前忠佐军有专业相扑手“内等子”一百二十名,分上中下三等,随时听候宜召。民间的勾栏里则有相扑技艺人表演,  相似文献   

20.
说起相扑,人们自然会想到那光着身子,躯体肥胖,体重在一百公斤以上的两个大力士纠缠相搏的情景。在日本,相扑运动被称为“国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同时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小学至大学的体育课,都把相扑列为重点训练项目。相扑运动员在日本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