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理契约涉及法律、经济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具有双向性、期望性和动态性、责任性的特点。心理契约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契约的主体、目的、合意、允诺、义务和责任。心理契约在其形成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建立阶段、调整阶段和实现阶段。影响心理契约形成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类。外部因素又包括社会环境、组织信息和社会线索。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社会规范、道德和法律等诸多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社会中人们对于责任、义务、权利的普遍理解和信念,是心理契约的形成背景和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2.
隋影 《教学与管理》2014,(14):15-16
正心理契约涉及法律、经济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具有双向性、期望性和动态性、责任性的特点。心理契约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契约的主体、目的、合意、允诺、义务和责任。心理契约在其形成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建立阶段、调整阶段和实现阶段。影响心理契约形成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类。外部因素又包括社会环境、组织信息和社会线索。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社会规范、道德和法律等诸多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社会中人们对于责任、义务、权利的普遍理解和信念,是心  相似文献   

3.
在远程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远程教育专业教学科研机构担负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任,发挥着重要和独特的作用。研究这支特种部队的发展和运行规律,对远程教育事业、专业和产业的协调发展,科学研究、实践探索和人才培养的相互促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本文运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采用文献法和案例研究等方法,选择华南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作为个案,分析了这一有代表性的科研机构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轨迹;概括了它在远程教育四大体系,即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国际参考系和历史参考系构建和创新方面的贡献和标志性成果;从课题、论文、著述、实践、人才培养、教学成果等方面,探讨和剖析了支撑这些成绩和成功背后的指导思想、核心任务、组织特点和研究范式。力图探究和揭示远程教育科研机构发展的特征、作用和规律,以期实现学术研究指导和推动远程教育科学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培养跨世纪的祖国合格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班主任必须具有较高的班级管理水平和能力,只有在业务能力方面不断积累和提高,才能胜任继续实施新课程改革、继续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新形势下的班主任工作要求和学科教育教学要求。班主任必须要遵守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必须继承、发扬和光大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自强不息、谦虚谨慎、敬老爱幼、助人为乐、团结和睦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合作意识、拼搏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校风解读     
界定校风的概念,揭示校风的内涵和外延。校风具有全局性、内隐性、外显性和渐进性特征。校风与校训、校规、校歌、校史、校徽有一定的区别。校风具有陶冶、调节、凝聚、激励和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关爱是关注、理解、欣赏和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存、生活和生命状态的价值选择和实践行动。它是人类值得珍惜的一种智慧和境界,是人类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社会关爱是关注、理解、欣赏和尊重每一^h人的生存、生活和生命状态的价值选择和实践行动。它是人类值得珍惜的一种智慧和境界,是人类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策划者说社会关爱是关注、理解、欣赏和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存、生活和生命状态的价值选择和实践行动。它是人类值得珍惜的一种智慧和境界,是人类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石莹 《考试周刊》2011,(20):29-3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在搞好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除需要学校、其他教师、团队组织、社会有关方面和学生家长的配合外,更需要有班主任自身的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凝聚力。知识和能力、理解和宽容、真诚和坦率、关心和尊重、信任和爱护、民主和公道等都是影响到班主任凝聚力形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面对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材,我们进行了认真地学习、领会、探讨、教研和实践。其中,许多新理念、新思路、新教法和新思想值得回味和总结。下面,就我们对语文新教材的理解和使用情况,提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以与同行共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阅读》2010,(1):8-10
特别提示: 理学旨在培养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人才。传统的理学由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和天文学所组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和认识领域的不断扩大,又增加了大气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等新领域。考生在报考时,需注意区分理学和工学,两者研究方向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奚囊橘柚》有补于历代史料笔记辑佚。这部宋代佚名笔记广搜博采而成书.内容关乎志怪神仙,流传转录具有不同路径,诸多遗存条目有助于深化相关个案之研究。作为本事原型,“黄公”材料对于重新衡定中国古代戏剧史上“东海黄公”的源流发展问题,兼具文献、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弓月与伊丽——伊犁史地论札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造历史需要历史想象力,研究历史同样需要历史想象力。从大文化的视角解读“弓月”和“伊丽”的历史内涵,推导出与众不同的结论。从弓月的元文化意义出发,论证“弓月”为突厥、粟特、汉三种语言文化的合璧。还论证了弓月族为样磨(yagma),悦般一咽面一样磨的演变及样磨与耶麦克(yemiek)的关系。还对弓月城进行了历史地理研究。论述伊丽作为王者之邦、温丽之乡、精髓之藏的文化意义,着重论证“伊丽”一词的由来。  相似文献   

13.
西周中央政权机构是否存在"三公"制,一直为学术界争论不休,主要存在"三太"说和"三司"说两种观点。以清华简《祭公之顾命》为切入,结合文献和金文资料深入分析,可知西周并不存在"三公"制,"公"是当时对一批身居要位的大臣的尊称,真正执掌政权的是一批人,而不止三公。  相似文献   

14.
"公",原本是爵位,最早指部落首领、诸侯君主。至东周时代,有社会地位的人物如贵族功臣也有"公"的称号,在秦汉时期平民百姓也能被称为"公";与此同时,"公"作为对统治阶级的恭敬尊称,在周秦汉三代逐渐演化为社会交际中的常见尊称、特殊詈称和特殊蔑称。本文以《史记》中的公字作为研究视野,试析公字称谓在周秦汉三代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前后,与严重的社会危机相对应,人的道德、心理与行为方式也面临着近代转型的根本任务.龚自珍、魏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在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个性解放思想等优秀成分的基础之上,揭露、分析了当时国人人心风俗全面堕落的种种表现及其政治、学术、社会成因,并提出了他们对理想国民性的崭新设计,这是一个集传统文化优秀成分之大成的人心风俗改造模式,是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萌芽,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它还不具备国民性改造的近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真灵位业图》"九宫"位的设置是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九宫"观念的一种继承和改造;九宫位主神张奉出于《真诰.稽神枢》正文,该正文则源于晋谢沈的《后汉书》,而陶弘景的注释仅出自《三国志.魏书》,未能追溯到谢氏的记载。通过这两点的分析,有利于深化我们对《位业图》"九宫"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骆越即西瓯"、"骆越非越族",这是学者长期争论的问题。作者研究认为:骆越与西瓯是越系民族之下的两个分支,先秦与汉朝时期,两者都分布在岭南交趾地区;西瓯分布在桂东,骆越分布在桂西南与越南北部,两者关系紧密。在秦代,西瓯属于桂林郡治下,骆越属于象郡治下;在南越国时期,西瓯和骆越被南越国侵占,因此史料才出现"瓯骆"一词。从考古发现来看,西瓯和骆越的文化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骆越非越族"的观点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的状中结构和中补结构在湖北公安方言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普通话的状中结构在公安方言中大部分表现为中补结构。状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地"在方言中一方面被副词"好、蛮"所涵盖,一方面由含"得"的中补结构所转移。普通话动词"得1"与补语助词"得2"在公安方言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音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人称“小毛公”的儒学大师毛苌,被西汉河间王刘德立为《毛氏诗》博士,所传《毛诗》取代齐鲁韩三家一直流传至今。为纪念毛苌修建的毛公书院,传承儒学,培育人才,从元代到近代几经兴废,为地方教育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龚琳娜所唱《忐忑》一夜爆红,由于其演唱"风格奇特、变化多端",致使她作及其演唱被人们称为"神曲、神人、神表情"。作为中国新艺术音乐的创始者和奠基人,其活跃在当代世界音乐舞台,被誉为"灵魂的歌者"和"真正的歌唱家"。文章从龚琳娜音乐风格的形成、演唱的特点、演唱的内驱力等方面进行论述。从而得出结论:"只有抓住中国传统声乐演唱的精髓,与世界音乐多元文化接轨的新音乐道路才是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的可行之路,才是屹立于世界演唱之林的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