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文直译的方法大致可概括为六个字:换、变、补、调、留、删。先看一段文言文。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惟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1.换,即用现代词语替换文言词语,用双音节词替换单音节词。如:“每至(每到)美(晴朗的)日(日子),辄(就)相(相互)邀(邀请)新亭  相似文献   

2.
《学周刊C版》2016,(20):235-236
文言文翻译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使他们具备理解一般文言文的能力。具体来说,高中文言文翻译要注意以下几点: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合乎情理,语言简洁”的原则,做好“留、删、补、换、调、意”,尤其是遇到难理解的词语时,要注意联想迁移、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固定句式。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今译的具体方法,通常可概括为“留、换、补、删、调、并”六个字,现分别说明如下:一、留。即文言文中沿用至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以及人名、地名、官名、爵名、书名、谥号、庙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典章制度的名称等专有名词,在译文中均按原文予以保留。如“至和元年七月某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汉语里,普遍存在着一词多义的现象,文言文教学中的随文释义,如果仅仅是就词解词,即使有所依据,也不能充分表达出其灵活的意义或感情色彩;甚至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误解。因此,为文言文解词,还必须分析其特殊的修辞手段和表达方式,以便具体而灵活地解释出词语的含义或感情特色。古代的注解家解词,常常通过对修辞和表达方式的阐述,分析词语的基本意义,并以此为基础揭示出词语在句中的特殊含义。例如《诗经·小雅·楚茨》:“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毛传:“万万曰亿。”郑玄笺:“黍与与,稷翼翼,蕃庑貌。阴阳和,风雨时,则万物成。万物成,则仓庾充满矣。仓言‘盈’,庾言‘亿’,亦互辞,喻多也。十万曰亿。”“蕃庑貌”即滋长茂盛的样子。郑玄  相似文献   

5.
讲文明、重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在文言文的“谦敬”词语中也有所体现。因此,抓好中学文言文“谦敬”词语的教学,对于进行“语言美”教育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  相似文献   

7.
首先,弄懂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单音节的词多,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多,让学生明白这一特点后,我再将之归纳为几个相对固定的步骤,让学生每篇课文(或练习中的课外文言文)都按此步骤逐句地文白对译,反复练习、运用。这几个步骤是:一是划分词语。按文言文的音节,将文言语句划分至最小的词。二是逐词解释。以字扩词(扩成现代汉语常用的词,相似于组词)要注意,一个文言文的单音节词可以同时“扩”或“组”成几个现代汉语词语,故必须联系上下文选择一个最符合文意,最恰当的词语来用。例如,骨:骨头、骨节、肋骨;已:已经、而已;两:两只、两个;故:缘故(…  相似文献   

8.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运用文言词语的机会,学生觉得有趣,乐意做,有效果。我的做法就是引导学生写“文言文”,也就是给学生一定的材料,让学生用文言文的形式来表达,不讲究写法多么巧妙,只要求尽量用上学过的文言词。训练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给出课文中学过的文言词,让学生用上这些词写“文言”故事。例如学习《桃花源记》后,让学生用上下列词语写故事:缘、异、怡然、咸、无论、及、遂、向、既。有学生写出这样的“文言文”:吾缘·山路而行,忽见丛林,甚异·之。林中高低之树·咸茂,无·论·芳草碧绿。吾怡·然·而乐,复前…  相似文献   

9.
给文言文断句,虽是“小”学问,但它却是文言文阅读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前提和关键。2004年全国高考北京卷、2005年全国高考北京卷和辽宁卷均出现了这类试题,2006年除了上面两省市继续保留,另有广东和福建两省加入,大有“星火燎原”之势。那么如何才能准确而迅速地给文言文断句呢?一、要把握“一个中心”,即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字词句都是为表达内容和主题服务的,离开主题和作者思想来断句必然会误断或曲断。如: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要求是:能够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作为总纲,这样的提法完全正确;但落实到具体教学要求上,特别是词汇教学上,则又显得有些模糊了。正因为如此,何谓“浅易”长期以来见仁见智,其说不一。黄光硕同志在谈论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中指出:“分年级的教学要求,应力求做到量化。”词语的量化问题,是改革目前中学词语教学中的繁琐、重复弊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初中低年级学生存在文言文词语识记困难.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试从训诂学“音”“形”“义”三方面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以提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三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8题:知悼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晋平公的宰夫(厨师)]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曰:“...  相似文献   

13.
有些同学翻译文言文时,一碰到“曰”字,就译成“说”,这并不妥当。其实,“曰”字的翻法有很多种,从下面所列的十二个句中就略见一斑。(1)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5题。桐叶封弟辩柳宗元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相似文献   

15.
现行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中少许的词语注释较为笼统、含混、简单,值得商榷。如:“寡”、“揖”、“用”、“必”、“夺”、“与”、“击节”、“左司马”等词。  相似文献   

16.
解答文言文阅读题,如果在筛选、概括信息方面做好如下几点,错误率能大大降低。一、注意把握表述人物特点类词语的意思 对于“表现某人什么特点”类题目,如果该特点是用原文表述,首先要注意准确把握这些特点表述类词语的意思。比如“生性耿贪”“生性狷介”,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景公饮酒,田桓子侍。望见晏子而复于公曰:“请罚晏子。”公曰:“何故也?”桓子对曰:“晏子衣缁布之衣,  相似文献   

18.
阅读文言文,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语言上的障碍主要是语音、语法、词语三个方面的障碍。词语联系人们的生活最紧密,因而变化也最显著。掌握文言文常用词,始终是文言文的教学重点之一。历来,文言文常用词的教学,以“字字落实”为原则,在实际的教学中,“字字落实”演变为僵化的串讲模式,在串讲中,将词孤立成一个个具体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取法于课内,巩固积累于课外”应视为文言文翻译复习备考的基本原则。这里介绍文言文翻译中常用到的“留”“换”“补”“调”“放”五个基本的、有效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初中学生要“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和掌握一些文言词汇”。教学实践表明,如何正确理解和掌握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词语,是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点之一。难在什么地方呢?难点怎样突破呢?我们不妨对初中文言文教材中的双音词语作如下例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