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很喜欢看<河北日报>的"经济生活周刊",尤其喜爱该周刊的<圆桌>专栏.这个专栏发表的文章,我几乎每篇都认真阅读.今年从6月17日开始至7月15日结束,这个专栏连续发表了万城写的<看浙江人如何"抱团"打天下>(以下简称<"抱团"打天下>)5篇系列短文.  相似文献   

2.
我很喜欢看《河北日报》的“经济生活周刊”,尤其喜爱该周刊的《圆桌》专栏。这个专栏发表的文章,我几乎每篇都认真阅读。今年从6月17日开始至7月15日结束。这个专栏连续发表了万城写的《看浙江人如何“抱团”打天下》(以下简称《“抱团”打天下》)5篇系列短文。读后,深受启迪,教益颇深。使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之一的团结协作、互惠互利有了新的更深一步的认识。文章对如何加快实现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也都很强。是一组难得的好文章。反复阅读这组文章,觉得从写作上很值得借鉴,现仅作粗浅剖析,供大家研究参考。我认为,文章有如下一些优点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经历了近十年的人民日报“两会走笔”言论专栏,如今依然走俏。今年3月3日至15日召开的第十届第一次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会议期间,人民日报照例开辟了专题式言论专栏“两会走笔”。先后发表了《代表谈“代表”》、《请委员多说》、《老话题与新话题》、《“每于寒尽觉春生”》、《辩证看西部》、《伟大的十年》等十二篇言论,对会议的召开起到了上下和会内外的舆论沟通和信息交流,活跃了议政的舆论氛围。 在“两会”期间开办专题式言论专栏这一举措并非始自今日。早在1991年3月28日至4月12日召开“两会”时,人民日报就开…  相似文献   

4.
2005年11月7日,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刊出“读后随感”专版专门发表各方面读者的意见、建议。专版共发表8篇随感,既有《敢提意见好》、《博士也来读理论周刊》等褒扬、肯定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的一个座谈会上,一位大学老师满面春风向我走过来,兴奋地告诉我,他们办公室订了一份《湖北日报》,我在"湖北作家写作家"专栏发表的文章,他都看了。这话我当然愿意听。像一个人开家餐馆,做的饭菜有人吃,生意就会红火。这个专栏字数上限是1200字。这  相似文献   

6.
阎兆伟 《记者摇篮》2007,(7):116-116
《辽宁老年报》今年伊始,在一版编辑的策划下,开设了《不得不说》新的时评专栏,该专栏由我主笔,发表署名文章。该栏目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对社会上发生的、读者  相似文献   

7.
解放日报的《新世说》专栏,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读者的欢迎。大家说,读《新世说》,其平和的态度,聊天式的语言,不拘一格的文章布局,常常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我认为,《新世说》的独到之处.就是在于能够“用群众语言.做精彩文章”。  相似文献   

8.
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评比揭晓,解放军报《兵说兵事》栏目榜上有名。回头看,这个专栏已经举办了整整3年,战士们你说罢我登场,七嘴八舌讲述军营大家庭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酸甜苦辣。3年来,这个专栏的背后也发生了很多故事.如果把这一篇篇稿件比作军营常青树上的绿叶,这些“背后的故事”恰似这片片绿叶投在大地上的浓荫,一样的多姿多  相似文献   

9.
你来信对《长城论坛》特别是对“主持人语”给了很高评价,我是很感激的。像你这样的来信我手头就收到不少,这是对《长城论坛》也是对本报其他专栏、专版、专刊的鼓励和鞭策。总政和军报领导历来很关心这个专栏。《长城论坛》2001年被评为全国名专栏.凝聚了许多人的智慧和心血。但我心里很清楚.这个专栏还有不少差距.需要不断改进.以不负广大读者的厚望。  相似文献   

10.
报纸专栏评论的现状 2002年,《人民日报》曾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的两大典型群众型评论专栏“人民论坛”和“今日谈”,发表专栏评论共197篇,其中“人民论坛”114篇,“今日谈”83篇。这仅是评论部编发的刊载在要闻版上的专栏评论文章,在经济版、社会版、法制版、军事版、国际版、体育版、文艺版等众多版面上还有不少的专业评论。  相似文献   

11.
2007年8月23日,《安阳日报》在第6版推出了以我名字命名的《巧红视角》专栏.当天不少读者打开报纸后感到耳目一新。因为这个专栏不同于一般的新闻,一个“专”字决定了它有很多唯一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去年底,我由记换岗当了编辑,并接手《战士视点》。该专栏前任责任编辑何呜鸿告诉我,这个专栏的宗旨是:替战士说话,为战士解忧,帮战士明理,让战士发言。我理解就是要为战士掘一口井。井中有清泉,泉透明、纯净、甘洌、滋润,具有“解渴”、“养人”之功效。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有幸浏览了创刊一年的《大众》,在每期约20个专栏中,觉得“人生路标”专栏特色比较突出,读后收获良多。现将这些章大致分作三类,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4月2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专栏刊发了我撰写的《“凡人”毛岸青》一文。实事求是地说,此文属于“急就章”,具体写作没费多少时间,但它产生的影响,远出乎我的意料。  相似文献   

15.
《“知识就是力量”吗?》争鸣之九学生:王老师,您好!看了1996年3期《现代传播》上您的《我看“文化就是力量”说的依据》的文章之后,我又看了其他一些争鸣文章,最近《明日周刊》(1996年11月8日)又以很大的版面介绍了关子这次争鸣的情况,特别是1996年5期的《现代传播》上又发表了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给这次争鸣的引发者朱光烈先生的信以及朱先生的回信,我有很多问题想向您请教。老师:我很愿意同你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学生:王老师,我知道,您是搞电影美学的,为什么会对有关文化与知识的争论感兴趣了呢?老师:主要原因是因为我…  相似文献   

16.
田之章 《军事记者》2006,(11):54-55
刚接手编辑《集思广益》专栏时,经常有一些认识和不认识的同志问我,怎样给这个栏目写稿。所提的问题归结到一起,就两句话:写什么、怎么写。我的回答也是两句话:多看看、多想想。这个回答显然不能使提问者满意。一些熟悉的朋友反问:多年的厨师难道煮粥不会?当然,这是把我看高了,把这个栏目看小了。不会煮粥的厨子有的是。经过几个月学习摸索,放水多少,添米几许,火候大小,总算摸到一点门道。我把我的体会说出来,算是对我回答的一个补充吧!知道“写什么”,先得搞清“是什么”。这就要从栏目的特点说起。《集思广益》是军报一版一个新闻性的言论…  相似文献   

17.
2005年7月8日,湖南《衡阳日报》首次开辟“百姓纪事”专栏。我成为了该专栏的主笔。“百姓纪事”是一个立足于百姓生活的“平民化”专栏,它以普通老百姓为新闻主角,站在维护百姓利益、传递民众呼声的立场,聚焦百姓的喜怒哀乐,剪辑了一个个平凡的生活细节,真实地体现了老百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点点滴滴。该专栏荣获了2005年度湖南省市州报新闻奖专栏类二等奖。  相似文献   

18.
林仙久 《新闻记者》2005,(10):56-57
福建《湄洲日报》有一个专栏叫《纪实快餐》,自1994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在全国报纸副刊每年一次的好专栏评选活动中,与全国各大报“同台竞艺”,连续九次(届)获得全国报纸副刊年度好专栏奖。曾有评论者说:好专栏自己会说话。一个地市日报的副刊专栏,能坚守十多年不衰,印证了这个简洁的判断,也说明了她具备好专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阿成  韦娟 《新闻天地》2006,(9):29-32
台湾歌星蔡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涉及广播、写作、歌坛、电影、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主持包括“金马奖”在内的多项大型活动,被誉为“名嘴”。她还为上海《新民晚报》撰写专栏文章,为新加坡电视台主持《旧情绵绵》节目,主持“BBC”广播节目《日正当中》.赴《世界日报》之邀赴美巡回演出,应欧洲各界华侨之邀赴法国、荷兰、德国、比利时等地巡回演唱。  相似文献   

20.
张青岩 《记者摇篮》2008,(11):33-34
自2006年4月2日我在营口日报“辽河湾”三版开辟“青岩说新闻”专栏,并发表第一篇专栏稿件《一个国家首脑的荣辱观》至今,已逾两载了,经过这两年多的孕育和培植、坚持与坚守,如今已经落地生根,并在读者和新闻界同行中有了些反响,甚至在一些社交场合,朋友间相互引见,“推介”我最多的便是“青岩有话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