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课程整合的行动理论和科学教育相似论.我们尝试着把综合性学习和作文合为一种课型,在同构共生、水乳交融、交相辉映中创获最佳的课程效益。我们引领学生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获取资料,  相似文献   

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因其实践性、综合性、操作性强的特点,越来越受到课程实施者的关注。本文拟就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及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个角度,对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改革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强调课程的“综合性”。“综合性”这一概念无疑是在总结多年来教育教学的成败得失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以往观念的一个突破与创新。就语文学科而言,我认为“综合性”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还体现在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及课程实施方面。在语文教学领域,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实践中落实“综合性”这一目标或要求呢?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47):39-40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要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也要突破教材的有限性,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学习语文、学习生活中的语文,注重拓展实践活动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我认为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势在必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李明英 《云南教育》2005,(13):12-13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设定的学习领域之一。其“综合性”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设置这一学习领域,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目标”,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7.
教学整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科学化的理想境界,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素养的重要策略,能达到整体联动、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时期和《语文课程标准》下的必然产物。笔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诠释其实施原则,以起自律、他诫之初衷。一、以“语”为核心,拓宽课程领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义是,要求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在生活实践中广泛地学习语文知识。“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性学习,把自然、社会等方方面面的课程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语”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永搏不息的心脉,即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应该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  相似文献   

9.
语文综合性学习被视为是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它打破了典型的学科课程体系下那种仅重视课堂教学的封闭、僵化的语文教学体系,力图在沟通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语文课堂生活与学生课外、校外生活的联系中,在学生积极自主的语文活动中,实现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培养、知情意行各方面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它提倡用学生的自主实践代替教师烦琐的讲解分析,倡导在用中学语文、学有用的语文。这一切让人们似乎看到了解决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症结的希望。但如吕达先生预言:“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是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在新课改普及推广6年以后,教师是否很好地理解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并积极推行了呢?这是关系到此次语文课程改革能否取得实效的前提性问题。因此,在鲁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下,笔者带领心理与教育学院的有关学生进行了全省范围内的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语文学习模式,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但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亲近生活、整合各学科内容,而且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从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开发、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案例三个方面入手有助于一线教师建构自己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群"。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新课标”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明确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特别是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设置.加大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拓宽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空间,为语文学习注入了新的源泉。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下面我就“如何让语文活动课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大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它关注着社会与人生。应运而生的语文新课程体系打破了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将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使语文教学更加开放、创新,充满活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学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人们对综合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被传统列为分科课程的语文学科也在课程综合化趋势的浪潮中经受着荡涤和洗礼.虽然语文尚未变为地道的综合课程,但它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的综合性,使我们不得不考虑采用与其他课程所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来实施语文教学.最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积极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就是要研究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的综合性,怎样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笔者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教学中,教师应使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孕育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谈一谈对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大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它关注着社会与人生。应运而生的语文新课程体系打破了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将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使语文教学更加开放、创新,充满活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学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6.
26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我的语文教学观,简言之,就是:生活课程、生态课堂、生成素养、优化生命。一、生活的语文课程才鲜活有效“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它的生活属性特征。语文的属性特缸决定了语文与生活同在,生活是语文的本源,社会生活实际上就是无形而开放的语文课堂。实践证明,一个也许没有多少语文知识的人,  相似文献   

17.
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实现学科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语文学科的课程教学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但由于传统语文课程忽视了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致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不应该有的呆板、尴尬局面。要还语文教育生动、鲜活、实用的本来面目,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就必须注重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8.
毛九成 《学子》2013,(9):52-52
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广泛存在社会生活之中,涉及自然、社会、文化等范围,但社会生活本身并不天然,其本身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而需要有意识地加以开发和利用,才能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服务,发挥其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应努力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者。一、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种类综合性学习资源按不同的标准来划分,可分为不同的种类。1.根据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校内资源是指校园内的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  相似文献   

19.
戴云 《成才之路》2009,(15):37-37
传统的语文教学思维认为。只有教科书上的文章才算是语文教学内容。只有在学校的时间才是语文教学时间,结果造成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严重。其实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是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更应该让学生轻松走进“生活语文”。  相似文献   

20.
课程回归生活,生活丰富课程,这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对于学生而言,生活是他们最熟悉的,因此他们常常会对身边的一切显得熟视无睹,大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味道。但是生活就像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财富的宝库,它是语文的源泉,如果把它挖掘开来,能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所用,那我们的教学就会变得鲜活、丰富,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