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翻译问题不单单是语言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它受到语境的影响与制约。语境顺应性是人类语言的特征。翻译活动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活动,更是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移植活动;翻译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  相似文献   

2.
浅谈文化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它不仅涉及语言问题,还涉及文化问题。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而文化交流只有通过翻译才能进行。由于翻译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密切关注文化的差异,在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要深入了解外国的文化,并比较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以此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实现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匡洁 《文教资料》2009,(16):34-36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而且涉及文化问题,要真正把源语翻译为目的语,译者除了要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外,还要很好地了解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在比较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基础上,研究目的语中的表达方式,以及这种表达方式在目的语读者中的理解和反映.本文以汉语和德语互译为例,论述了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重点论述了如何应对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语言、文化和翻译三者关系密切,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近年来,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发展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研究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重视文化的转换.归化和异化是处理翻译中文化问题的方法,也一直是译界近年来争论的焦点.对此,从文化角度出发,探讨评论归化和异化各自的作用和局限,以此说明异化方法在翻译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专有项和文化交流方面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5.
浅谈文化背景与英汉翻译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必然涉及两种文化,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的交流。笔者在文中拟就文化背景与翻译的关系、文化背景对于翻译的制约以及如何在翻译实践中进行文化背景教学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翻译涉及两种语言,受到文化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宗教文化、文化空缺等。两种语言在词的搭配上的不同,也为翻译过程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深入了解语言背后的特定文化是翻译活动结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自身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语言符号,翻译时通过文化对比分析,方可找出导致语言表达上的语义空缺的根源,解决仅靠语言技能难以解决的问题,逾越语言障碍,针对译者因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而对语义空缺感到束手无策的现象,可以以翻译理论为基础,从研究文化差异及翻译对等入手,解决由于语义空缺带来的误译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东西方文化存有差异。任何一种语言都归属一种文化系统,文化差异必然反映在语言、文字、文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操作的虽然是两种语言,但实际涉及的却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因此文化差异的翻译应是翻译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彩兰  李勇 《考试周刊》2009,(21):207-208
翻译涉及的是两种语言,而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故而翻译也是一种文化移植。本文通过对影响翻译的几种文化因素包括宗教文化、习俗文化、地域文化和审美情趣等的具体分析,探讨了在英汉互译中应注意的文化问题,并提出了在翻译实践中排除文化差异影响的途径。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在把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中去时,要仔细权衡文化中思想意识的内涵,尽可能将源语文化转化成目的语文化。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必然涉及到两种文化,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的交流。因此,在翻译中应注意中英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制约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师用书中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进行描述分析,剖析教学领域翻译中更多可供选择的翻译策略.说明在教学领域翻译中,其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并非一成不变.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具备敏锐的文化意识,即明确翻译策略制约因素特别是翻译目的,根据预期读者的特定文化知识程度,尽可能在译文中充分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有利于译者更好发挥文化中介作用.为译者从事以教学为目的的翻译,教师的教学翻译以及学生英语学习中增强跨文化意识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前许多翻译研究者主张以文化翻译代替字面翻译,以达到翻译标准。文章从这一理论出发,主要论述文化翻译中影响“信”的因素,并进而探讨文化翻译中达到“信”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3.
文化翻译的第三条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离散"是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提出的翻译策略。它打破了传统的翻译策略的二分法,从文化离散的角度重新定位异化的翻译,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广泛的适用范围。"文化离散"的翻译策略注重在翻译中引进他性文化,给翻译活动提供了多元主体的视角,也是译者反思自身文化身份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翻译研究中对文化学派翻译研究和翻译本体研究的一些偏颇认识,在对译学研究的多元性和层次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文化学派翻译研究的缘起和研究目的进行探讨,廓清了其在翻译学研究体系中的位置。另外,对否定文化学派研究而提倡翻译研究本体回归的观点之偏颇性进行分析,并介绍了翻译本体研究的核心内容和新发展,指出翻译本体研究同样在走多元发展的道路,文化途径的翻译研究与本体研究在翻译研究系统下互相关联,并倡导以多元兼容的系统论学术思维对待不同层次的翻译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翻译的任务必须包括忠实地再现原作的化意象,只有实现化意象对接和信息连通的翻译,才是有效的翻译。译的化态度和双语化知识在成功的翻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言的转换只是表层,而化意象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以往认为跨文化传播主要受译者主体性指导下的翻译影响,但是翻译受译语读者和原文作品限制,必须在两者之间达到某种平衡,跨文化传播与翻译相互影响。严复《天演论》翻译从语言形式、意释典故和按语等方面进行意译,反观其翻译背景,主要受跨文化传播影响。这种功能翻译虽然达到了译者目的,但是过度意译却不利于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7.
李丹  巢劲云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0):108-110
茶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翻译质量成为茶艺这一文化精髓为世界人民所接受的关键。从现有的茶艺翻译译本入手,分析其汉英文化图示的缺省、对应、冲突,在源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建构其翻译的文化图示,从而促进茶艺文化的对外交流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王飞 《培训与研究》2008,25(3):39-41
本文在分析翻译文化意义的前提下,探讨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发展翻译事业的内在联系,提出发展翻译事业,特别是汉译英事业,是复兴中华文化的关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于晓玮 《海外英语》2014,(19):151-152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and trademark translation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evailing and influential under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busines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and trademark translation. It finds that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and trademark translation are under the impressiv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is paper aims to stres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and trademark translation and reminds translators of the importance of notic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finding a proper point between foreign cultures and native cultures.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语言孕育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并受制约于不同的文化因素。翻译中碰到的困难,有一部分来源于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差异。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亦是翻译的基本单位。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在翻译中文化因素对词义的理解的影响,即:指称对象在不同文化中受重视的程度;不同文化民族对世界的不同认知角度,以及隐喻的使用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