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在紧张的迎考复习阶段,许多学生把体育锻炼的时间都挤掉了。其实科学的体育锻炼正是提高用脑效率、保证大脑以良好的功能状态投入迎考复习的良药之一。在实际生活中,体质弱的人思考时间稍长,就会头昏脑涨。原来,大脑是个十分娇嫩组织,尽管它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它所需的血液供应却占心脏输出量的13.9%,所需要的氧气供给占人体耗氧量的18.4%。这说明大脑的代谢很旺盛,大脑的功能是需要有充分的营养和氧气供应才能保证的。运动使血液循环大大加速,心输出量增加,可向大脑提供充分的养料和氧气,使脑细胞的疲劳状态得以纠正。同时,运动还可  相似文献   

2.
考试期间有的学生经常采取延长时间,开夜车,连轴转的办法,使大脑得不到休息。殊不知这样虽然学习时间加长,但有害大脑,影响身体健康。   事例表明,临考患病确实和过度劳累及心理压力有关。怎样防止临考患病呢 ?体育教师及班主任有必要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免疫力。锻炼是大脑的最佳“补品”。大脑是人体的指挥部。它的重量虽然只占体重的 1/4,而它需要的氧气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 1/4。另外大脑和血流量相当心脏总排血量的 1/5。由此可见,学生紧张学习之时,防止产生头昏脑胀,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等疲劳感,…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一、运输和进行物质交换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向组织细胞运送氧气和养料,带走代谢的产物。微循环中的毛细血管只有一层内皮细胞,管壁非常薄,可以允许小分子物质自由进出,再加上毛细血管交织成网,有足够的场地和面积进行物质交换。这样在血液中浓度较高的氧气和营养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会由血液带走,从身体的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因此,微循环在保证人体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命活力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如人大脑细胞内含有的氧气很少,维持正常代谢不足2分钟,它必须依靠微循环供应氧气才能正常活动;而大脑细胞代谢后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正> 春天,气温回升了,皮下的小血管开始扩张,有一部分血液从内脏器官分流到皮下体系,大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也相对减少,使大脑组织的兴奋性降低,神经的工作处于一种抑制状态。昏昏欲睡正是大脑神经处于抑制状态的一种表现。“春困”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 体育锻炼是提高中小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体育锻炼是提高体育锻炼效果的重要问题,这里我向体育教师建议,作为中小学生采用有氧体育运动方式对提高身体机能效果最好。 一、什么叫有氧运动 这要从人体对氧气的需要量谈起。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摄入一定数量的氧气,以保证体内新  相似文献   

6.
前言人体的运动是由于附着于骨骼肌上的肌肉的收缩与放松而使骨骼产生移动的结果。肌肉的机能、指挥肌肉活动的大脑,起传导作用的神经,甚至肌肉的收缩等都需要氧气,因此,负有供氧机能的呼吸、循环等器官当然就与运动有关。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机能,以使体内代谢能顺利地进行,能量的供应就必须充分。关于运动中的能最供应,是由无氧糖酵解和有氧的三羧循环的共同代谢途径产生ATP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人体在活动时需要进行能量物质的氧化,氧的供应是实现人体正常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因而人体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同时又排出二氧化碳。氧气的进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是依据人体吸气肌对胸廓的作用,引起肋的上提运动,膈的运动,造成胸腔体积的扩大,氧气由呼吸道进入肺最终入血液。与此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又  相似文献   

8.
双脚高架。将脚跷起高于心脏之后,脚和腿部的血液产生回流,长时间绷紧的大小腿和双脚得到了松弛,从而就可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腿部的血液回流到肺部直至心脏,可得到充分的氧气。又使新鲜血液供应到大脑,这就非常有利于心脏的保健,另外还有利于消除疲劳。  相似文献   

9.
糖是生命活动中能量的主要供应者。人体各器官系统和肌肉的活动,尤其是大脑的活动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首先由糖来供应。 糖在人体中主要以血糖、肌糖元和肝糖元的形式来供给机体利用与储存。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糖水平一般保持在80—120毫克%的范围内。糖元在肌肉和肝脏中的储量分别为150—200克和100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生产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从事体育活动的需求也愈来愈高.因为参加体育运动,不仅能强壮身体,增进健康和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开发智力. 解剖生理学的研究表明,脑神经系统的生理活动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这种物质基础主要是指氧气和其它一些营养物质的供应.人的大脑虽然只占体重的四十七分之一,但它的耗氧量却占全身需氧量的四分之一,约为全身肌肉需氧量的二十倍,居全身各器官和  相似文献   

11.
肺的功能是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帮助心脏清除血液中的有害气体,给血液补充氧气;完成人体最基本的新陈代谢,保证心脏的正常运转。心、肺密切配合、互相依存,共同完成向人体各系统输送给养的任务,从而保证人体各器官功能运转的正常。  相似文献   

12.
夏季到了,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常常会练得大汗淋漓、衣衫湿透,出现脱水现象。水是人体体液的主要成份,约占体重的60%。水可以维持生命,保证营养供应,调节体温,排毒除废,美容肌肤,延缓衰老。因此人不能出现脱水,哪怕轻微脱水,也是对健康有害的。如果一个人脱...  相似文献   

13.
脑的营养特点脑在整个人体中是最活跃的器官,其重量只占人体的2%强,而其消耗的能量却占全身总耗量的20%。所以大脑需要大量的营养素来补充,才能保持、改善脑的功能及延缓脑细胞的衰老过程。人体的脑细胞和其他普通细胞大不相同,关于热能的燃料,普通细胞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或脂肪均可,但脑细胞的热能燃料只有碳水化合物,据估计,一个脑细胞需要的碳水化合物比一个普通细胞多5倍;对身体来说,蛋白质是第一重要的,而对大脑来说,脂肪是第一重要的;对大脑有益的食物,一定也对身体有好处,而对身体有益的食物,不见得对大脑也有好处,食盐、白糖、动…  相似文献   

14.
体育锻炼可加强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例如,在剧烈体育运动时,心脏的每分钟输出量可从安静时的三升,增加到三十升,冠状动脉血流量可从一百四十毫升增加到一千四百毫升;肺组织的弹性及胸廊的活动性也得到提高,呼吸肌发达,呼吸变深,肺活量及呼吸差增大,肺内气体交换充分,血液含氧量增多,从而促进新陈代谢,保证了身体在各种情况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攀登高山后登山运动员脑电图的变化及其恢复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通常平原地区的生活条件下,大气压力仅在有限的范围内变动,对机体并不显示特殊的影响。但是,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愈来愈希薄,氧分压逐渐降低,致使机体由于缺氧而发生机能紊乱。大脑是需氧量最高的组织,进入身体內的氧气,有25%是被仅占体重2.5%左右的大脑所利用。因此,大脑对缺氧也最为敏感,故对大脑缺氧  相似文献   

16.
有氧运动与青少年智力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有氧运动为智力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理条件1.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脑血液循环,促进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脑是人体的指挥部。脑细胞对氧和营养物质的需要非常敏感,需氧量也很大,脑需氧量占全身需氧量的四分之一。脑毛细血管丰富,分布成网,为大脑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我市中考体育再次进行重大改革,把身体机能测试指标、肺活量/体重指数(以下简称VC/W)作为学生中考体育成绩,并占了较大分值比重。这对传统中考体育内容是一次大胆突破和尝试。 1. 肺活量评价的主要生理机制 肺活量是反映肺功能的重要指标。人持续90秒以上的活动,能量供应就要依靠氧的消耗和利用,肺活量大能使人体在氧供应比较充足的情况下,维持较长时间的工作。 人体是通过呼吸系统将氧气吸入肺部,组成肺部的肺泡是外界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中氧分压高于代谢组织和静脉血里的氧分压,氧…  相似文献   

18.
《健身科学》2009,(4):5-5
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约1200克。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齿,只有1%存在于血液和组织中。不要小看这1%的钙,它维持着人的生长发育、骨骼形成、肌肉收缩、心脏跳动、神经活动、大脑思维和延缓衰老。生命一切活动离不开钙。世界卫生组织提示:成人每天需要800毫克钙,青少年、孕妇、老年人需要1000~1500毫克,而我们每天从三餐巾只能摄取400毫克钙,缺钙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我国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耐力素质通常指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心肺耐力指人体通过心脏泵血和肺呼吸推动血液循环向机体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从而满足各种人体生命活动物质和能量代谢需要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心脏泵血功能、肺部通气换气能力、血液循环系统携带氧气至全身各部位的效率,以及肌肉等外周组织利用氧气的能力。心肺耐力是发展各种机能和素质的  相似文献   

20.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的精种状态,使人体发生化学和心理学变化,而这些变化有益于人的精神健康。体育锻炼能改变人体血液中内分泌的标准,提高在血液作用下的脑化学机能,还能提高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参加体育锻炼的患者,往往能增强自信心和自控感,从而减少了无力自助,孤独脆弱的感觉。体育锻炼的抗抑郁作用依赖于运动的强度、持续的时间和次数,以室外运动作为锻炼方法的患者应尽力使自己做到每星期至少三次(最好是五次)、每次15—20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