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熹平石经《尚书》以东汉末期官学定本欧阳《尚书》为底本,大小夏侯《尚书》异文附于经文、《书序》之后,是研究汉代今文《尚书》的重要文献。1922年后,汉、魏石经残石出土日多,根据《隶释》所载残石、出土残石与汉人引《书》异文对熹平石经《尚书》进行的复原工作也随之展开,代表成果为张国淦《汉石经碑图》。而这一工作由于20世纪60年代洛阳南郊太学遗址两方残石的出土可以得到重大推进。  相似文献   

2.
日前陪几位台湾学人去“九朝古都”洛阳瞻仰著名的龙门石窟,期间洛阳的朋友特意安排我们品尝了闻名遐迩的“洛阳水席”,客人赞不绝口。饭毕,见酒店墙上挂着许多中外政要、名人与饭店领导和大厨的合影,更令人有名不虚传之感。  相似文献   

3.
通检《礼记正义》,孔颖达“郑玄未见《古文尚书》”之言凡有七处.此论有违事实,据文献可知,郑君少习《古文尚书》,且后来有《古文尚书注》传世.孔《疏》之误,缘于不识东晋枚赜伪孔《古文尚书》之伪所致.故郑《注》云“在《尚书》,今亡”者,或指原先秦时完整之《尚书》,孔《疏》云“具《尚书》篇,见在”者,实指伪孔《古文尚书》.  相似文献   

4.
古人十分重视"命字"之文化,并将命字之内容记录下来,尔后渐渐形成一种文体,称为"字序"或"字说",并于宋代风气大开。其中蕴含作者对命字对象之期望,更呈现作者对经典之运用。本文即由两宋文人"字序"引用《尚书》为视角,论述两宋文人运用经典之内在思维。首先指出两宋"字序"引《尚书》者,主要有三类:一、名、字皆取《尚书》文句,并发挥其意;二、以《尚书》文句为名,进而命字,但"字"未用《尚书》文句。三、名与《尚书》无关,但取《尚书》文句命字。其次,分析宋人"字序"引用《尚书》之情形,凸显出宋儒对"修身"与"事功"的期许与渴望,展现出宋代士人处世立身之思维。最末,论述"字序"引经"明理致用"之特质。  相似文献   

5.
《报刊文摘》2001年1月4日转摘的《服务导报》2000年12月31日一则报道说,有消息称,一家企业为庆祝开业,在洛阳东都歌舞厅招待洛阳老城区工商、税务、公安、技监等部门的国家工作人员。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在现场发现了四支警用手枪,已查明的遇难工作人员有交警支队、劳改支队、公安分局和老城人大法工委国家工作人员各一人以及洛阳人大接待科科长。死者中有30余名“三陪女”。《华西都市报》2000年12月31日刊登河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洛阳“12·25”特大火灾调查处理小组成员余波12月30日谈话指出,他看到“火灾现场发现四支警用手枪”、“遇难者中有30多名三陪女”等莫须有  相似文献   

6.
人长两只耳朵足矣,但对我们通讯员则不然。我们必须多长一只“新闻耳朵”,才算一名真正的通讯员。 1997年7月,一位同事说某公司侵犯他的姓名权一案虽经法院审结,但他认为赔偿太少,准备上诉,并说:“这是咱县首例侵犯姓名权案。”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当时不觉一振,认为“首例”里面有文可作。经过调查采访,我便写成《盗用他人姓名必须赔偿损失——伊川审理首例侵犯姓名权案》一文,很快被《洛阳晚报》和《洛阳经济报》两家报纸采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最早的报纸始于唐代,然而其内容都是由内阁统一发布的消息,进奏官们照抄照发,称不上新闻记者。最早的“新闻记者”是宋代的内探、省探和衡探。内探是专门打探皇宫消息的人;省探是打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  相似文献   

8.
昨夜看电视剧《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苏禄国王病逝,永乐帝派人来宣读吊唁的诏书,其中有感叹词:“於戏”。这本来是我国古代文章中常用的感叹词,其音其义与“呜呼”(或“乌乎”)全同。据颜师古在其《匡谬正信》中考证:“古文《尚书》悉为‘於戏’字,今文《尚书》悉为‘呜呼’字,而《诗》皆云‘於乎’,中古以来文籍皆为‘呜呼’字。“这是“於戏”的来历。其实后世  相似文献   

9.
“志乃史体,原属天下公物,非一家墓志寿文,可以漫为浮誉,悦人耳目者。”清代杰出的史学理论家、修志学家章学诚在《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一书》说了这番话。这就是修志学界所公认的著名的“不私其亲”原则,是“志”德的一大要项。这一原则,并非自章氏始,早在宋代,修志家们就已在践行。宋《嘉泰会稽志》(宋庆元年间知府沈作宾会修),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及其子陆子虡参与修撰、陆游本人参与审订并作序的一部府志,陆家又是当地的名门宦族,但在其人物志中,却只收陆游祖父陆佃一人。陆佃,在宋徽宗时,先后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的强势冲击和宏观经济的持续低迷所形成的双重叠加,使得不少报业同仁时下深陷于迷茫和焦躁之中:是坐困愁城、随波逐流,还是坚定信心、自我嬗变?我们的选择是后者。从2010年起,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即在所属《洛阳日报》、《洛阳晚报》、《洛阳商报》、《河洛生活导报》等纸媒中,强力推行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办报思维,有效巩固了在洛阳区域市场上的影响力。市场定位:从"读者时代"到"用户时代""读者",是报业一直沿用的关于受众的固化概念,它所传递的其实是一种主观供给、利害不明的计划经济办报思  相似文献   

11.
朱岩 《图书馆杂志》2018,(12):108-112
朝鲜《尚书》学文献中有一类文献与朝鲜实学关系紧密,该类文献包括朴世堂、李衡祥、李瀷、魏伯珪、黄胤锡、朴趾源、洪大荣、丁若镛等学者的著述40余种,是朝鲜《尚书》研究者融合实学与《书》学,突破性理学束缚走向新维度的特色文献。实学《尚书》学文献的价值在于可以使朝鲜儒学、实学和考据学的研究走向纵深。  相似文献   

12.
“尚书有青丝编目录”正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荣贤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1):139-145
认为“尚书有青丝编目录”中的“尚书”不是指儒家经典之一的《尚书》,而是指掌管章奏诏书的官署机构。尚书的“青丝编目录”是汉代诏令目录,证以出土简帛可知,该目录只有“目”而没有“录”,和英文contents相当,而与刘向典校中秘撰写的“叙录”迥别。辨明“尚书有青丝编目录”的确切含义,对于了解我国古代目录的最初体制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据《大河报》官方微博9月21日消息,洛阳电视台记者李翔遇害案的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抓获,两人是酒后起意抢劫,其中一名有抢劫前科者刚刑满释放。另据中原网消息,当晚这两人在抢劫李翔前,曾两次抢劫未遂。李翔的一位领导也在报道中称,李翔最近的报道不涉及地沟油事件,网友猜测已经偏离事实轨道。网传李翔之死系因报道地沟油事件属不实消息。(《南方都市报》,9月21日)  相似文献   

14.
王永光,字有孚,河南省长垣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中进士,初授中书舍人,累官至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系晚明时期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重臣。他年逾古稀时,告老还乡,崇祯十一年七月寿终正寝。在其牌位入王氏祠堂时,崇祯皇帝亲赐“四朝元老”金匾并颁旨谕祭谕葬于长垣祖茔。天启六年八月,“南中鼓躁之变起”。朝廷遂起用王永光为南京兵部尚书并加为太子太保衔,命其前往平乱。王永光接旨后冒暑急驰,不到十天即抵任所。星夜听取汇报后,遂微服私访,查出并秘密逮捕了乱首杨善一伙,…  相似文献   

15.
《洛阳伽蓝记》(下简称《洛阳》)作于东魏孝静帝武定年间,是部记录北魏佛教文化与历史传说的散文集。作者杨街之,为当时北平人,即今河北保定人。当今对《洛阳》的校译颇多,在许多问题上莫衷一是,然而对卷三《城南·景明寺》篇中"山悬堂光观盛"句的校译问题却大体意见一致。周祖谟、范祥雍两先生以明嘉靖年间的如隐堂刻本为底本,先后撰有《洛阳伽蓝记校译》与《洛阳伽蓝记校注》。两书都认为"山悬"句有脱文,但脱去的文字已无从查考。巴蜀书社的《洛阳伽蓝记选译》在注释"山悬"句时也认为"‘山悬’与  相似文献   

16.
天地之间是个人——“人是万物之灵”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就知道人是万物之灵这个说法。这大长人的志气和自信。很久以后才知道,这原是我们老祖宗在《尚书·泰誓》篇中说的,这句前面还有一句: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什么是万物之灵?原因有二:一是人会劳动,二是人会思维。会劳动就能利用大自然提供的条件创造财富;会思维,就能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探索、分析、研究、总结,并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使人变得更聪明,本领更大。  相似文献   

17.
洛阳电视台在《洛阳新闻》节目中开办了《热线新闻》专栏,以“说说看看咱洛阳”为题进行宣传报道。今年2月份,在洛阳视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和河南省委书记侯宗宾看到这个栏目报道的内容后,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年1月8日,市委书记郭国三在一次新闻单位编辑、记者参加的会议上提出:新闻单位要紧密配合市委工作,及时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报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会后,洛阳电视台在《洛阳新闻》节目中,开设《热线新闻》栏目,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洛阳市“脏、乱、差”回潮比较严重的问题进行宣传报道。他们先后抓拍、抢拍、偷拍了一些暴露市区个别地段摊贩占道、交通堵塞、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等不文明现象,同  相似文献   

18.
一起案情并不复杂的枪击记者案,却几经周折,直到惊动上层才得以公正判决,时间长达一年。古都洛阳, 记者在枪声中倒下 1988年5月8日夜,繁忙、疲惫的九朝古都洛阳进入一片温馨。就在这个欢乐的周末良霄,一个刚刚喝过酒的警察正在行署路西端的一条巷道里歪歪斜斜地游荡。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北京图书订货会今年参展的图书中,一部"黄金书"令很多人过目难忘。这部"黄金书"就是上海三联书店推出的"中国古典文化大系",包括《论语》《孔子家语》《礼记·孝经》《尚书》等,是面向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出版的一套图书。最吸引人的是这套丛书的装帧设计。16开,内文采用双色印刷,排版疏朗大方,尤其封面更显华美,为大气沉稳的金色,外套塑料书衣,三面金边,并有祥云烫金图案,充分呈现出传统典籍的厚重价值感,颇具皇家气质。而且非常应和新年气氛。  相似文献   

20.
牧惠  浩然 《出版参考》2006,(9):40-40
清朝初年尚书魏象枢,著有《庸斋闲话》,其中有一则把水与油比喻君子小人的格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