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文本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取决于读者的反应。接受美学强调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对旅游文本翻译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旅游文本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避免以文本为中心,而应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等因素,实现译文和译文读者之间的视野融合,从而提高译文质量,达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2.
文化性翻译失误是翻译失误中的一种,也是影响高校网页英译文本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翻译是一种文化的比较,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从文化性翻译失误角度出发,对河南省十大本科院校网页的学校简介英译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其在文化性翻译失误存在的三大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以期提高翻译质量,提升外宣水平。  相似文献   

3.
文本翻译测试是目前许多学校采用的一种翻译测试题型。作为一种主观测试题型,这种测试题型在命题及评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影响了其测试的效度和信度。为了提高文本翻译测试的质量,使其达到测试目的,该论文首先界定了文本翻译测试,并对测试的效度与信度进行了解释,最后在文本翻译测试的命题及评分方面探讨了其效度与信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认知商务翻译译员的基本素质,了解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熟悉商务文本的写作规范和语言特点,运用翻译技巧和策略完成各种商务文本的翻译,比普通翻译课程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其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翻译工作坊的合作模式,选用真实案例和文本材料,以文本目的为翻译第一要素,教师指导、评析、总结学生的翻译过程和作品,从而实现学生对商务信息的自主掌握和商务翻译技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以全球化语境为背景,从旅游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与交流等方面分析研究旅游翻译规范的必要性,进而探讨旅游翻译规范的特色。全球化语境下旅游翻译规范化应该以“实践”为本,关注旅游文本的内在要求和语言文化差异,译者要提升自我认知力,培养国际化的翻译观,规范和提升旅游文本翻译质量,才能有效推进中国旅游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市场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汉英翻译需求激增,对其译文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研究其汉英翻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就以部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某些段落译文为例,在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来研究其汉英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商务文本类型决定了其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反映在其独特的词语特点、行文格式与规范、修辞手段等上,也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功能、文本侧重、译文目的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基于这些差异建构起的译文评价参数原则,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商务英语翻译质量的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翻译课程中,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将原文努力翻译为符合汉语表达方式的文本,并以此为评估翻译质量的标准。但在追求通顺文雅的过程中,往往为了符合汉语言习惯和套用汉语既有表达方式,而忽略保留原文独特语言表达方式和传递陌生文化信息。作为学生翻译实践的指导者,教师应在翻译教学中调整评估标准,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策略、平衡运用归化和异化,以实现英汉翻译转换文本和传递文化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9.
互文性理论作为当代西方重要的一种文本理论,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封闭体,不同文本之间相互引用吸纳,翻译得以在众多文本的互涉中完成。因此,互文性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式。本文以美国"新诗运动"代表人洛威尔与艾柯斯合译的《松花笺》为研究对象,探讨该诗集翻译中的互文重构,考察其语言艺术特色和文化意象的传递。  相似文献   

10.
翻译效果是衡量翻译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在应用翻译中,翻译效果与翻译文本所涉及的话题知识正相关。话题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有助于学生形成高质量的翻译图式,从而显著提高翻译效果。因此,应当改革当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应用翻译教学模式,重视话题知识的学习并优化其教学效果,让学生通过"真实"的翻译实践,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话题知识,最终提高应用文体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以往的法律英语翻译教学往往以术语解释和句子翻译练习为主,未能站在文本的高度俯瞰法律翻译的全过程,对文本在词汇、句法、语篇等层面的特征进行考量。本研究以法律文本Deed of Covenants and Guarantee为例,立足于对原文本的分析,析出该法律文本的8类词汇特征,10类句法特征,以及4类语篇特征,旨在说明:法律翻译是理解与表达的过程,而实践中面对的翻译对象往往是文本,因而理解文本,析出文本各个层面的表现特征,就成为法律翻译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2.
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以文本的功能和类型划分作为选择翻译策略和进行翻译评估的依据,对翻译教材编写具有重要启示.编写基于该理论的新型翻译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指导学生的翻译策略选择,以及辅助学生的翻译评估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外事材料是传达政府意志的重要媒介,因此保证外事文本英译的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结合目的论三大原则,阐述了外事文本翻译的几大策略。  相似文献   

14.
旅游指南作为旅游景区外宣载体之一,包含了景区概述、旅游资讯、推荐路线等实用信息,其文本的有效传递直接影响着景区形象的提升和文化的对外传播。文章基于解读《朱家尖旅游指南》英译手册,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以部分旅游景点解说为例,提出了手册中的不规范翻译,探讨了旅游景点解说文本的翻译技巧,并对舟山市旅游景点外宣翻译规范化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德国功能主义的"目的论"视角,以贵州旅游文本外宣翻译为例,将跨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的译文语体、目标受众阅读期待、目标语文化背景列为考虑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突出信息凸显性、感染性和简洁性,即译文文本的文本功能,以更好地实现跨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的信息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实现不同语言功能的文本在词汇语法特点、行文格式与规范上有不同特征.产品说明书翻译是典型的信息型文本,作为科技实用文体的一部分,承担着向消费者介绍产品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等多种信息的重要作用.其译文目的以及翻译策略与方法和其它文本有明显差异,例如词汇语法和体例上的差异.依据文本类型构建起的译文评价标准和原则,此类文本的翻译应遵循"读者第一"的原则,以体现译入语的表达方式、格式措辞.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10年11月17日《参考消息》的英汉文本为例,以具体实例指出Catford(1965年)提出的"等值"翻译理论对该类型文本的翻译不具有解释力,进而借用勒弗菲尔的操控论,从英汉语译文对比角度浅析意识形态对政治文本的翻译活动的操控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企业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密切,要吸引更多外企的目光,提高对外宣传文本翻译的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在目的论的视角下对外宣文本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旨在使读者了解翻译策略,提高翻译水平,从而对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文本类型、文本功能和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以河北省七家著名企业的网站外宣资料文本为研究样本,分析英译本在结构、内容、语言和文化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恰当合理的翻译对策,以期规范企业网站外宣文本,增强河北省企业的国外市场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旅游文本属应用类文本,其主要功能与翻译目的是传达信息,吸引西方游客,同时兼顾传播中华文化。德国功能学派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依据该理论,在翻译复杂的中文旅游文本时,采取何种策略或技巧,要看是否能达到预期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