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学习倦怠、专业承诺、学习自我效能感等调查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层次式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专业承诺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通过正向影响专业承诺,进而显著负向影响学习倦怠中的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专业承诺在自我效能感与情绪低落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与行为不当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而专业承诺在自我效能感与成就感低间没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江西省高职助产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现状,分析影响专业承诺的影响因素,为助产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对江西省3所高校236名全日制助产专业在校大专生进行调查。结果助产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总分为106.83±14.71分,高于国内助产专业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水平(P<0.01)。年级、家庭所在地、爱好与专业匹配程度是助产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的显著影响因子,可解释专业承诺的46.3%的变异量。结论助产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较高,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专业爱好和家庭因素均对专业承诺有影响,对促进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提高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68名高职毕业生进行霍兰德职业倾向和专业承诺的测验表明,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类别的毕业生的职业倾向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专业类别的毕业生的专业承诺也存在显著差异;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倾向与专业承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高职毕业生的专业承诺对预测他们的职业倾向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双性化、未分化性别角色大学生为个案,考察主观锻炼体验、锻炼承诺对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利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CSRI-50),在954名有效被试中甄别出346名双性化、358名未分化被试,采用修订版主观锻炼体验量表、锻炼承诺分量表、锻炼坚持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大学生虽具中高程度的积极幸福感和锻炼承诺、低度的心理困扰和疲劳感,但其锻炼坚持性却不甚理想;主观锻炼体验、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在性别角色类型上存在差异,其中,双性化者的积极幸福感、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显著高于未分化者,并且,疲劳感在观察上低于未分化者;而未分化者的心理困扰显著高于双性化者。②除疲劳感外,积极幸福感对锻炼坚持性正向影响、心理困扰对锻炼坚持性负向影响皆显著;锻炼承诺对锻炼坚持性的正向影响显著;在积极幸福感或心理困扰影响锻炼坚持性时,锻炼承诺具备部分中介效应;在积极幸福感或锻炼承诺影响锻炼坚持性时,以双性化、未分化为个案的性别角色类型具备调节效应。结论:转变传统性别角色观念,丰富正性的锻炼体验,激发认知决策能力,可能是促进大学生锻炼坚持性的一个有效策略。研究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理念提供重要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5.
以某省43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EI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情绪智力存在显著性别、专业差异,年级差异不显著,心理韧性的性别、年级、专业差异均不显著,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性别、专业差异、年级差异不显著;情绪智力与积极应对方式、心理韧性变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变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在情绪智力和心理韧性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 20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就业风险认知的情况进行调查,评估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风险认知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就业风险认知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就业风险认知水平高于男生;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就业风险认知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就业风险认知水平随年级升高而增加;农村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风险认知水平显著高于城市体育专业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体育专业大学生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价值观量表,考察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价值观的关系。结果表明:1)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价值观3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上,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低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而行为方式上,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2)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分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对健康的担心"上,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3)相关分析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主观幸福感的大多数维度都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问卷法对163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总体上具有较高的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初中与小学、本科学历和专科学历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存在显著性差异;专业发展自主意识与教师职业承诺、教师教学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和情感承诺是专业发展自主意识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随机抽取某师范学院500名学生测查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非理性信念得分总体较低、存在显著的年级和专业差异;2大学生心理韧性得分中偏高,情绪控制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和专业差异;3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得分呈显著负相关。文章通过分析讨论,得出了结论,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海南省大学生体育运动量和体育锻炼感觉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体育锻炼感觉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海南省1208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海南省大学生的总体运动量与体育人口中所要求的最低运动量有显著的差异;海南省大学生的运动量存在性别、来源、专业的差异;海南省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感觉存在性别、来源、专业的显著差异;学生的运动量与精神振作感、安静感、积极参与感存在稳定的低度正相关关系;大、中运动量具有较好的锻炼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和《就业信心问卷》对36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沿海开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就业信心的相关。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在学科和生源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就业信心中等偏高,在性别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就业信心呈显著的负相关,部分因子之间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以便为有针对性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福建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备因素得分均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在消极因素上差异显著,2)不同性别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3)大三、大四的学生积极应对显著高于大一学生;4)不同生源地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趋向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受性别、年级、专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缺乏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存在于部分大学生中的学习兴趣缺乏现象颇为复杂,其具体表现多种多样,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有:1.大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偏差;2.专业不符合自己的心理特征;3.学校不够重视教学等。  相似文献   

14.
张士伟  李学砦 《保定学院学报》2010,23(4):112-114,125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信任问卷》对658名体育院系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体育专业大学生信任的专业类别、年级特征和性别特征。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感情信任、道德信任维度,性别的主效应非常显著,女生得分明显高于男生;在人际信任、法制信任、系统信任、信任总分方面,专业的主效应较为显著,并且存在专业与年级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湖北省师范院校大学生进行《体育倾向性量表》的测量,检验该量表在研究师范院校大学生体育倾向性上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方差分析,以了解师范院校大学生体育倾向性的现状及特点。结果表明:《体育倾向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作为评定师范院校大学生体育倾向性的工具;师范院校大学生在情感体验、主观规范和主观控制感等维度的得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在体育态度维度和体育倾向性整体的得分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体育倾向性存在差异,理科大学生的体育倾向性得分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体育倾向性得分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选取河南某高校的172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综合考察大学生被试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特点和考试焦虑特点,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考试焦虑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专业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考试焦虑在专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运用 SCL- 90 (症状自评量表 )对西安体院体育专业学生抽取样本 6 0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并与普通大学生样本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1)按心理不适水平的五级评分标准 ,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心理问题上属于轻度水平 :2 )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样本在躯体化和强迫症状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3)体育专业低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 ;4 )体育专业男、女大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专业调剂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专业适应性水平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专业学习情况以及在专业领域内取得的成绩。采用唐文清、张进辅编制的《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对来自池州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55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其中专业调剂生163名)。研究发现:专业调剂生与非调剂生的专业适应性存在极其显著差异;专业调剂生群体内部不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与性别差异;专业调剂生内部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9.
使用防御方式问卷(DSQ)中译本,对779名在校本科大学生,其中,体育392名、非体育专业387名进行调查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方式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表现出了整体不成熟度较高的倾向,体育专业大学生使用升华方式的频度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P<0.01),体育专业大学生防御方式更具有积极倾向.大学生群体中,女性大学生的掩饰倾向显著高于男性.掩饰方式的差异只存在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中,而在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中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西安体院体育专业学生抽取样本60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与普通大学生样本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按心理不适水平的五级评分标准,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心理问题上属于轻度水平:2)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样本在躯体化和强迫症状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体育专业低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4)体育专业男、女大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