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红楼梦》中的流星似的小人物柳湘莲的人格魅力。指出他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的品行和他自尊自爱的性格。本文还分析了周围人与柳湘莲的各种关系,尤其是尤三姐的悲剧与他的关系,指出是吃人的封建制度以及污秽的贾府扼杀了尤三姐,而不是柳湘莲逼死了她。文章的最后还分析了柳湘莲出家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尤三姐与林黛玉合在一起作整体观照,从民间女子与闺阁女子的角度,分析她们的文学、文化渊源,比较二人之死的不同情形,并从柳湘莲与贾宝玉的角度来看二人之死,廓清对尤三姐的误读,重新认识宝黛爱情,试图对《红楼梦》中尤、林这两个文学形象及其爱情作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柳湘莲是<红楼梦>中较为重要的人物.他特立独行、自尊自爱、侠骨柔肠.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丁度文武兼通、性情刚直,这一点与柳湘莲极为相似.正是缘于此,丁度成了曹雪芹先生笔下柳湘莲原型的不二人选.  相似文献   

4.
柳湘莲是《红楼梦》中较为重要的人物。他特立独行、自尊自爱、侠骨柔肠。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丁度丈武兼通、性情刚直,这一点与柳湘莲极为相似。正是缘于此,丁度成了曹雪芹先生笔下柳湘莲原型的不二人选。  相似文献   

5.
黄泉路上两联诗 《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柳湘莲坚执索回定情之物鸳鸯剑,辞退婚姻,解除前约,以为贾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罢了。”尤三姐心知湘莲“把自己也当做淫奔无耻之流,不屑为妻”……泪如雨下,左手持剑并鞘送给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颈上一横,可怜: 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 “揉碎桃花”,喻颈血迸溅,隐寓尤三姐美貌。“玉山倾倒”,喻尤三姐自刎扑地,见其刚烈,寓其纯洁。“再难扶”透出作者对这株入了“污泥而不染”、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荷花谢世的无限叹息。 《红楼梦》第十三回,宁府长孙媳妇秦可卿死,写这“百年望族”办丧:……如此  相似文献   

6.
悖论是逻辑术语,也叫佯谬,特指似是而非、亦真亦假、自相矛盾的命题。这里用悖论来形容《红楼梦》的贾宝玉,是因为他确实从本质上具有这种自相矛盾的特点,诸如,他既是情种,又不是情种;他既是有用之才,又是无用之器……,人们从他身上可以读出许多这类悖论式的命题。真是如此吗?不妨从《红楼梦》第66回尤三姐之死说起。尤三姐本与柳湘莲定下大好姻缘,却因意中人听信流言毁弃婚约,只得愤而自裁,以明其洁。死得刚烈;死得惨痛;死得可惜!然而也死得蹊跷,因为追根寻源,一语而使三姐坏了姻缘、殒了香魂的,不是别个,恰恰是最喜亲近女孩、也最能理解女…  相似文献   

7.
柳湘莲是《红楼梦》中的小人物,他的身份和经历都具有传奇色彩。他被人误认作“优伶”,但他品行高洁,自尊自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游侠;他的出家是由于自责和救赎的需要。柳湘莲形象的塑造是曹雪芹对主流文化的一种质疑和反叛。  相似文献   

8.
红楼女儿尤三姐,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奇女子。其个性特征可用三个字概括:识、烈、情。一、识,她识见不凡,对婚姻观具有超前意识。二、烈,她性烈如火,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牢笼,不顾一切地追求婚姻自由。三、情,她钟情于柳湘莲,以为他是可以寄托终身的男人。可是,这个"冷郎君"辜负了她的一片痴情。为了爱情理想,尤三姐毅然拔剑自刎。她的死是对封建社会"以礼杀人"的抗议,曹雪芹热情地歌颂了尤三姐的壮烈殉情。  相似文献   

9.
柳湘莲在《红楼梦》中,他似流星般一闪而过,但其光芒却耀眼夺目,刺破了黑暗的夜空。柳湘莲是一个个性十分鲜明的艺术典型,其个性特征可用两个字来概括,即"冷"与"热"。这两种最极端、最不能相容的情感,在他身上交织于一身。实现了"冷"中有"热,"热"中有"冷",既矛盾又统一,相映生辉,并随环境的变化而相互转化。"冷",是傲霜雪,斗腐恶,性格傲岸,"热",是满腔热血酬知己,具有侠义之风。  相似文献   

10.
《酒宴上的尤三姐》节选自《红楼梦》第65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姨尤三姐思嫁柳二郎》。有关尤三姐的情节在《红楼梦》中只是一段插曲,但尤三姐的形象却撼人心魄,感人至深,究其原因,就是她那刚烈如火、坚贞如磐的性格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万千读者。尤三姐的性格可以用“烈”和“贞”字来概括。她的刚烈在这次酒宴上得到了淋漓的表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中有过“胡庸医乱用虎狼药”的恶作剧。那是给晴雯治病时,却按男子的治法开的药,故称虎狼药,尤三姐同柳湘莲订婚的聘物是柳湘连祖上传下来的宝贝“鸳鸯剑”,这虽是两种具体的事物名称,背后却有一种隐语相含。《红楼梦》中很多地方都以谐音作语。兹因贾府中的男主子们都是摧残蹂躏,奸淫玩弄良家妻女的无耻之徒,如虎似狼,尤二姐,天生丽质,懦弱无能,寄人篱下,终遭贾府之“虎”逼“狼”逐而自逝,尤三,南洁无瑕,性情刚烈,胸有城府、皆因处境是龌龊,芳名难辨而殉身,贾府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虎狼窝”(寓虎狼药)和遥深千丈的“冤殃涧”(寓鸳鸯剑),莫说二尤组妹,赁好哪个女子也逃不脱这帮声色犬马之徒的魔掌。这正是书中“红一哭”(千红一窟)“万艳同悲”(万艳同杯)的艺术写照。  相似文献   

12.
在《红楼梦》中写了宝玉的同性之恋,分为宝玉与秦钟、蒋玉菡、柳湘莲等人的"情友"真情、"密友"柔情、"侠友"慕情等几种类型。贾宝玉同性之恋的根源,在于自恋的心理与孤寂的情感需求,他在同性友人的发现了反礼教求自由、重情重义等与自己相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13.
<正>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写了许许多多的“出家”人物,像甄士稳、柳湘莲、贾宝玉以及芳官、惜春、妙玉等等。由于曹雪芹过早地逝世,没有完成他的著作,除甄士稳外,惜春与宝玉的出家,八十回书中,极少涉及,使我们不能触及这些艺术形象的全貌。但妙玉这个人物,虽然没有具体完成,却在他的绚丽彩笔下,给我们勾划出一个极其薄命悲惨的少女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一字之奇千古瞩目——《金瓶梅》中“脸打绿了”的“绿”鲍延毅庚辰本《红楼梦》第66回,写冷二郎柳湘莲后悔不该“下定”于尤三姐时,跟宝玉说过这样的话:“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忘八!”其下有双行夹批云:“奇极之文...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里写了两个霸王,一个是为非作歹、横冲直撞、外号“果霸王”的薛蟠;另一个就是阴险奸诈、弄权逞霸、被贾母和李纨称为“楚霸王”的王熙凤。两个霸王各有一套恃强凌弱、以富压贫的本事。不过,“呆霸王”尽管还在行凶,但在下层市民柳湘莲的“铁  相似文献   

16.
变态人格是苔丝与尤三姐最重要的人格特点,她们分别有情感障碍中的抑郁症和狂躁症.苔丝的抑郁症源自于她内心长期的无法解脱的忧郁,而尤三姐过激地发泄内心愤恨的情绪,难以自控形成了狂躁症.从苔丝与尤三姐短暂的一生来看,她们拥有完全相反的人格特点但最终悲剧的结局却相同.这是她们人格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湘莲是湘潭县的传统名牌产品。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强化莲子市场管理和实行集团化经营战略是实行名牌战略,搞好湘莲开发和再造湘莲优势的有效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18.
尤三姐与苔丝是中外文学史上两个著名的悲剧人物,两个人物的悲剧都是社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同时也是命运的悲剧。  相似文献   

19.
丰子恺赞柳     
丰子恺赞柳著名漫画家丰子恺住在白马湖上时,看见人家在湖口种柳,便向他们讨了一株种在居室附近,并常取杨柳为画材。他喜欢杨柳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柳有不忘根本的美德,他说:“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回的根...  相似文献   

20.
李晓  钟再强 《英语广场》2021,(11):21-23
《红楼梦》中“情小妹”尤三姐的前后形象转变比较戏剧化。在《红楼梦》的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中该人物形象的完整程度有所不同。本文根据原文故事情节,将尤三姐这一人物形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对每个阶段该人物话语的英译进行不同译本间的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相比于杨宪益译本,霍克斯译本更好地再现了尤三姐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