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提起出血病.不由得让人心生恐怖:遗传性出血病.就更是让一代代人都毛骨悚然了。血友病是一种常见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它是由于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导致的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根据缺乏的凝血因子不同可分A、B、C三类型。前两者为性连锁隐性遗传,后者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  相似文献   

2.
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 《西藏科技》2010,(6):45-46,53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7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岁以下患儿占59.2%,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伴随发热、咳痰,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减低、啰音者均不足20%;所有病例X线发现不同程度的肺部炎症改变,纹理增粗、紊乱者超过50%;采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治疗2~4周后27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不典型,应早行X线胸片检查和MP-IgM抗体检测;红霉素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梅朵 《西藏科技》2015,(1):40-41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与正常人凝血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和正常人各100例,对比分析其凝血因子检测结果。结果两组APTT以及PT的测定结果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结论观察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在凝血、血小板的数量与质量的方面的检测结果及其变化有助于高原红细胞病诊断和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4.
普芝  赵敏 《西藏科技》2013,(5):31-32
目的探讨藏族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326例藏族临产孕妇与204例藏族健康非妊娠妇女的凝血功能四项指标。结果藏族临产孕妇的PT、APTT、FBG和TT值与对照组相应的PT、APTT、FBG和T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前检测凝血四项指标对预防藏族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研究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提高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诊治率。对我院近5年收治的96例慢性咳嗽患几根据年龄分为4组进行临床病因分析及对因治疗。96例患儿中,反复呼吸道感染50.20%,支原体感染15.65%,咳嗽变异性哮喘27.08%,鼻后滴漏综合征18.75%;其中婴幼儿组以反复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较高(82.76%),学龄前组和学龄组分别以咳嗽变异型哮喘(75.78%)、鼻后滴漏综合征(77.78%)所占比例较高。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与成人不同,针对不同年龄段慢性咳嗽患儿的病因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高原地区早产儿生后24小时内的凝血功能状态及凝血异常的早产儿输血浆后疗效分析以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方法选择高原地区收住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的40例早产儿及40例足月儿,检测这两组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纤维蛋白原时间(FIB)、凝血酶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计数,比较分析这两组患儿生后24小时内的凝血功能状态,对其凝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早产儿凝血功能低下的给予输血浆后复查凝血全套,对输血浆后前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此两组(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结果相比较,早产儿组的APTT、TT、PT明显增高(P0.05),FIB明显降低(P0.05),D-D明显增高(P0.05),PLT差异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及血小板比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比较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凝血功能比足月儿低下,高原地区患儿本身存在于缺氧的环境中,如其存在窒息情况,窒息早产儿表现更为明显,凝血功能均有异常,更易发生脐部出血、穿刺处出血不止,严重者发生颅内出血、肺出血等,早期进行凝血功能的常规检测对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临床应重视早产儿凝血功能状态,并对早产儿凝血功能差,FIB1.07g/L的早产儿输血浆,并对输血浆前后进行比较,输血浆后能改善早产儿预后,对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西藏高海拔地区行儿童床旁电子支气管镜(Electronic bronchoscope)技术诊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4年9月至2023年3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应用床旁电子支气管镜技术诊治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查阅并收集患儿住院期间的病例资料,分析床旁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共纳入60例,其中男34例(56.7%),女26例(43.3%),年龄3天~14岁。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中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6%;气管支气管异物5例,占8.3%(2例花生米+2例铅笔头+1例瓜子);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和会厌劈裂肿胀均为4例,分别占6.6%,其他包括气管外包块压迫引起气道狭窄、支气管腔内脓肿、支气管粘膜炭素沉着等。60例患儿中36例进行了支气管肺泡灌洗,均可见支气管黏膜充血,10例存在肺不张,5例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均通过电子支气管镜顺利取出异物。肺炎、肺不张在治疗后平均2天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明显改善,1例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分子检测结果阳性,1例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炎。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床旁电子支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诊治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9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对其诊治方法加以归纳总结。结果所有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发热情况,并以咳嗽、肺部干湿罗音表现居多;实验室与X线胸片检查则多表现为血沉增多、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与出现云雾状阴影、胸门周围炎等情况,经综合治疗后,情况好转,治疗总有效率为98.88%。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多有发热、咳嗽与肺部干湿罗音等表现,但不典型,需辅之以实验室与X线胸片检查确诊,并结合情况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  相似文献   

9.
乔艳  陈友伟 《西藏科技》2006,(5):36-36,38
目的:总结对急诊胃镜下诊治219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体会.方法: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出血采用不同的药物及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局部喷洒药物止血的182例中172例治疗后未发现有呕血及活动性出血现象,24小时内出现再次出血有10例;17例注射止血的患者24小时后有3例再发大出血;总的止血成功率为93.9%.结论:急诊胃镜下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病灶直观、止血效果好、安全可靠、降低医疗费用、防止再次出血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儿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住院的临床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33例患儿,对其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表现有生后不哭或哭声弱19例,抽搐或双眼上翻、凝视5例,吃奶差或拒奶18例,青紫24例,呻吟21例,呼吸不规则、急促或浅慢者8例,仅表现为皮肤黄染者3例,1例为不明原因发热。相关因素:有窒息史18例,早产12例,助产或剖宫产7例。结论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其病因与缺氧、早产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小儿肥胖是在儿童群体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约为5%~8%。对于患儿的护理工作来说,虽然干预方法较为简单,但整体干预效果呈随干预时间延长而减重效果降低的特点。针对此问题,我院构建了小儿肥胖随身护理app,整体结构由患儿注册登录层、患儿肥胖情况判断层、患儿分类饮食运动指导层、患者生命体征检测层、患儿饮食和运动动态调整层、干预结果分析层和护士人为干预层等组成。通过引入智慧医疗的理念,提高肥胖患儿的减重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425例在高原行气囊导管扩张术包茎患儿的心理分析,发现患儿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和顺从等,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的影响也较大。处理上要详细向患儿和家长介绍小儿包茎的发生、危害,气囊导管扩张术的优点及在高原应用的经验,消除他们的恐惧和焦虑等。在治疗中应注意态度,对患儿予以关爱,术后要注意观察局部反应,积极预防并发症,并做好术后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13.
吴科学  翁宇  蒲智  多吉 《西藏科技》2011,(10):51-53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脑动脉瘤治疗的方法,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发病、部位的特殊性。方法回顾分析54例诊断明确的脑动脉瘤患者诊治经过,总结藏族病人动脉瘤的好发部位、脑血管的形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总结手术、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处理要点及随访结果。结果54例患者,39例行开颅夹闭术,2例进行了颈内动脉阻断动脉瘤孤立术,介入治疗7例,以格拉斯哥术后评分量表进行评分,恢复好的患者28例,差者7例,手术组术中及术后死亡11例。保守治疗8例,3天内再出血3例,14天内再出血2例,2l天内再出血1例,治疗出院2例,死亡6例。结论高原脑动脉瘤治疗应该尽早,手术可以经翼点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介入应争取在急性期内尽早将动脉瘤栓塞,手术后积极防治脑血管痉挛是关键,支架辅助的介入治疗,手术后抗凝是关键,APTT的观察目前尚无确切的数据统计。脑动脉瘤是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因素,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达40%和33%。目前干预治疗主要有开颅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当然还有包裹、高流量搭桥后的孤立等,高原地区脑动脉瘤的治疗刚起步,手术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国内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35例ASAI-II级患儿术前给予阿托品0.01~0.02mg/Kg,诱导给予丙泊酚2~3mg/Kg,琥珀胆碱2mg/Kg,维持七氟醚3~4%,并予气管插管,术后麻醉清醒、拔管并送至病房。结果 35例先心病患儿分别是17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房间隔缺损和8例室间隔缺损,患儿均成功完成介入封堵手术,手术时间30~45min,苏醒时间5~10min。患儿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所有患儿均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准备和术中呼吸循环监测是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麻醉成功的关键,七氟醚大部分以原形从肺呼出,诱导、苏醒作用均很迅速,且无体内蓄积,在高原地区小儿先心病介入手术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围手术期的护理,以便促进康复,提高预后效果,降低残疾率的发生。方法总结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97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的护理,通过心理护理、悬吊护理、石膏烘烤护理、会阴部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方法,分析与总结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及体会。结果本组97例,约7例自动出院惠儿家属放弃治疗,60例二期石膏固定术后治愈,10例行三期石膏固定术后治愈,14例明显好转进一步随诊中,6例治疗失败转内地治疗。结论通过术前术后健康宣教的护理,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良好,既减少手术次数,也缓解了患儿及整个家庭的心理压力,若新生儿体检得到推广,更早发现,早治疗,将获得更好的预后,解决社会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脑动脉瘤治疗期间护理的重点,高原护理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54例诊断明确的脑动脉瘤患者护理经过,总结藏族病人动脉瘤的好发部位、脑血管的形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总结手术、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 54例患者,39例行开颅夹闭术,2例进行了颈内动脉阻断动脉瘤孤立术,介入治疗7例,保守治疗8例。治疗组,38例在首次出血3天内治疗,6例在2周内手术,2例2周后手术,以格拉斯哥术后评分量表进行评分,恢复好的患者30例,差者5例,手术中瘤体破裂出血死于手术中1例,手术组术中及术后死亡9例,介入组死亡2例。保守组,3天内再出血4例,14天内再出血2例,21天内再出血1例,治疗出院2例,死亡6例。结论高原脑动脉瘤治疗应该尽早,术后护理要细致,手术后积极防治脑血管痉挛是关键,手术后抗凝治疗,要观察APTT的变化及病人表皮、粘膜有无出血等。  相似文献   

17.
融资活动是企业创建、扩张、调整资本结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财务活动。按照资金来源的渠道,融资可以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按照最优序融资理论,民营企业融资应首选内源性融资方式,轻视内源性融资,民营企业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阐述了内源性融资的特征、方式,通过对内源性融资的需求分析和目前民营企业内源性融资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完善民营企业内源性融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利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患者60例展开研究,随机将60例患儿均分为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利巴韦林静脉注射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则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静脉滴注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的退热情况以及疱疹消退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以及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长于治疗组,两组患儿对比具有铭心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针对患有小儿手足口病的小儿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会使得患儿较快的退热,并且加快疱疹消退的时间,在临床中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袁智 《内江科技》2014,35(8):45-45
<正>阑尾炎是小儿急腹症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小儿自身的生理特点及小儿阑尾炎状不典型,大约1/3患儿被误诊而导致阑尾穿孔、脓肿形成、腹膜炎、败血症及肠梗阻等,并使患儿失去[1]早期手术的机会,影响切口愈合甚至造成死亡。本文回顾分析21例阑尾炎的误诊原因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科技资讯     
《科技风》2013,(7):1-4
防治H7N9,中医药不俗积极防控H7N94月17日下午,备受关注的北京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儿圆圆痊愈出院。作为全程参与制定该例患儿中医药治疗方案的专家组成员,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医药在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助力患儿痊愈出院该例患儿确诊后,刘清泉便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观察。据其介绍,这例患儿在发病8小时后才入院,入院不久即出现高热,并伴有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