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一书是近代极负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境界说”又是《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尤其是“无我之境”所要求于文艺的真实性,超出了传统美学所论之一般范畴,在中国美学关于意境理论发展史上首次把它推到了宇宙人生的深处。“境界说”对文学美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文论史上 ,曹丕第一个用哲学概念中的“气”探索文学现象和评价作家作品 ,阐述了“文气说”。关于“文气说” ,历来有争议 ,为了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它 ,现从哲学与文学来源、深刻内涵、艺术渊源和美学意蕴等方面对“文气说”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审美是一种在感化、陶冶中使其素质和品格升华的教育,是一种"发现"美之后而产生愉悦并乐于亲近、乐于接受的教育。阅读教学和审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有文学就有美学,文学与美学并存。阅读课虽没有音乐、美术那么直观,但它却能赋予审美教育更广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论史上,曹丕第一个用哲学概念中的“气“探索文学现象和评价作家作品,阐述了“文气说“.关于“文气说“,历来有争议,为了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它,现从哲学与文学来源、深刻内涵、艺术渊源和美学意蕴等方面对“文气说“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从1905-1907年,王国维撰写和译编了一系列文学,文艺鉴赏和美学论文,提出了“写人生”“古雅说”,“游戏论”等三大论说,其侧重虽有不同却有其内在一致的美学精神,这就是鄙弃汲汲于功利,反对“BuZui的文学”,试图化合“中西”,呼唤创造入世界文学之林的中国之“大文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杜甫一贯倡导的诗歌“有神”的主张入手 ,通过对传统文艺理论纵向的历史考察 ,进一步探本求源 ,指出杜甫有神说的美学渊源既可追溯到先秦 ,又从六朝的形神论发展而来 ,还直接继承了王勃关于“有神”的文学主张。杜甫的“有神”说体现了盛唐诗人的美学追求 ,对后世美学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美学核心点--符号、欲望、生成、感觉中我们再次看到了后现代哲学对文学、艺术和美学的依赖,或者甚至可以说,没有美学就没有后现代哲学.美学是后现代的元哲学,这在德勒兹如此,在德里达、利奥塔亦复如是.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既有异曲同工之处,也有大相径庭之处。二者能有许多相契之点的重要原因是它们根植于大致相同的社会和时代生活中。接受美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都主张历史与美学并重,反对割裂文学的历史属性和美学属性;在对文学的存在性状的探讨上都主张文学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双向的过程;在对文学作品、文学价值等问题的探讨上也颇有多神似之处。但是接受美学过分夸大读者在文学创造 活动中的作用,有对文艺现象作孤立、片面、抽象的观照之嫌,仍未突破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模式。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则力主对文艺进行宏观总体、辨证全面的把握,反对任何极端化的文学见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当代意识和实事求是的文化精神,接受美学则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执著于形而上追索的古典文化精神。二者在文学生产、读者、文学发展等问题上也颇多异趣。  相似文献   

9.
我国齐梁间卓越的文学美学家刘勰,集先秦至南齐文学美学之大成,精心撰写了《文心雕龙》这部长达三万七千余言的文学美学专著,建立了一个体大思精的古典文学美学体系。这一文学美学体系是他“按辔文雅之场,环络藻绘之府”,从人文宴践经验中总结概括出来的。批判继承这份珍贵的文学美学遗产,对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美学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审美理论的核心在于“味”,西方文学审美理论的灵魂在于“真”。中西文学审美理论的这一差异源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是以生命为本的文化,而西方文化是以知识(智慧、真理)为本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表现在文学审美理论上,就有了中国的“滋味说”和西方的“真理说”。虽然中西文学审美理论各有优长,但是,中国文学还是应该学习西方文学执着于“真”的境界;中国的批评美学应该在坚持“真”与“善”统一的前提下更重视“真”,重视作品的思想深度。因此,在重视“滋味”的同时又能够获得深刻的思想应当成为中国文学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1.
重读高尔基关于文艺问题的言论和著述,使我们得出了一个也许是不尽妥当的绪论,这就是:在这位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开拓者的文艺思想体系中,文学、人学、美学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乃是他艺术见解的核心内容之一(这里讲的美学,是指广义的美学,而非狭义的美学,狭义的美学单指理论形态的美学,广义的美学则包括文学艺术在内,所以,在我国有“文学是美学’之说)。深入把握高尔基文艺思想的这个重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是第一个把西方美学引进中国,并站在哲学、美学的高度上进行文学研究的学者。在《人间词话》中,他对“境界”这一中国特有的美学范畴,运用西方文艺理论进行结构和重建,成为他文艺美学理论的核心和灵魂。本文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造境”和“写境”等几个方面,对他的“境界说”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是第一个把西方美学引进中国,并站在哲学、美学的高度上进行文学研究的学者。在《人间词话》中,他对"境界"这一中国特有的美学范畴,运用西方文艺理论进行结构和重建,成为他文艺美学理论的核心和灵魂。本文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造境"和"写境"等几个方面,对他的"境界说"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4.
散文,有意境的散文,应当是指狭义的文学散文。王国维说过:“文学之工与不工,视其境界之有无深浅而已。”近代学者林纾也倡导过;写散文要“后文采而先意境。”可见,做为我国古典诗歌美学支柱之一——诗歌意境,早已渗透到文学  相似文献   

15.
<正> 在中国近代美学与文学批评史上,王国维是最早热心学习和介绍西方美学,并尝试用西方美学与文学理论来评论中国古代文学的学者之一。从1902年至1912年的十年之间,他先后写下了《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红楼梦评论》、《论哲学家及美术家之天职》、《文学小言》、《屈子文学之精神》、《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等具有较浓厚的西方哲学思想的美学、文艺论著,被誉为“以西洋的文学原理来批评中国旧文学的”“第一人”(吴文祺《文学革命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16.
接受美学强调文本的开放性及读者的积极参与作用,文学翻译是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在于:文学翻译在题材选择上要考虑现实目标读者,翻译策略取舍要满足不同期待视野的读者,文学译本要有未定性及意义空白等.同时,接受美学也存在过分强调读者主体性,忽视作者和作品地位的局限.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应择其善者而从之,让文学翻译更好地发挥沟通中外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价值高于审美价值 ,是左翼文学政治化倾向的具体体现 ,是左翼文学追求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左翼作家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化、时政冲击作家艺术个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武装左翼作家文学观念的必然结果。这种美学选择 ,既限制了左翼作家的艺术胸襟 ,又使 30年代文学价值有了新的内涵 ,美学风格发生变化 ,崇高美、悲壮美成为左翼文学独特的美学品质。  相似文献   

18.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贡献给人类历史的一部集成式的美学理论专著,刨立了以“境界说”为核心的美学理论。“境界说”是中西美学思想继承、融合与发展的结果,它主要运用西方的一些科学文学观念和新的思维方法,同时结合中国具体的文学创作实际,因而取得了具有突破性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9.
文学翻译与美学关系紧密、渊源深厚。无论文学翻译实践还是文学翻译理论与批评,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中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这是中西方文学翻译界的普遍事实,也是文学翻译美学的理论基石。在全球化持续深化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的新时代背景下,文学翻译美学需要既坚守民族性的主体地位,又同时坚持世界性的对话合作,在中西方译论的相互差异性与彼此互补性中为文学翻译美学建构理论上的统一性与创新性,这已经成为新时代文学家和翻译家责无旁贷的文学人之担当和译者之任务。  相似文献   

20.
从艺术的起源看,文学艺术是有功利性的,在文学艺术产生之初,它总是与原始人类的生存需要紧密联系着,或者是精神方面的,或者是物质方面的;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对文学艺术的功利性的认识也各有特点: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不存在非功利的美学观点,功利的美学观点,功利的美学观在中国始终占统治地位;在西方、模仿说几乎“雄霸”西方文化领域两千年,有着广泛的影响。模仿说本身就承认文学的功利性,但是非功利性的美学观也成变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