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讲过一节公开课,接受任务后就开始备课,几天后校领导听课。领导提出改进意见后,我就开始充实、修改教案,第二次试讲。校领导基本满意后,请来乡领导听课,乡领导又提出改进意见,我还要修改教案、改进教法、完善教具。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每天都在为这节课忙碌,还有一些教师帮我画画,做幻灯片,做课件。我每天都在演练学生、演练自己,争取在公开课的公开表演中不负众望。当这节课大家都基本满意时,请来局领导听课。按照局领导的意思对教案稍作改动后,终于可以上公开课了。  相似文献   

2.
陈学超 《教育文汇》2009,(11):41-41
教师听别人的课,被别人听课,都是很常见的事情。这些年,我上过不少公开课,可有一节课却让我难以忘记,因为在这节课上,学生当着那么多听课老师的面,挑出了我的“毛病”,让我看到了藏在自己“皮袍下”的“小”。  相似文献   

3.
,  自从当了老师,连我自己都惊讶于自己的变化: 我变得爱笑了。我的课堂上,几乎没有听不到笑声的,除非是公开课那是因为师生都紧张的缘故。所以,对于上课,我的感觉从来都是轻松自如。经常听到有的学生反映,说某某老师上课太严肃,没见他笑过。这样的老师有没有呢﹖我还真遇到过一位—— —我上初中时的一位几何老师。他只教了我们一年。这一年中,我的确未见他笑过,学生们都怕他。不久前在一所中学听课,上的是英语课。那位老师的讲课不能说不熟,有板有眼的,就是太呆了。那副表情,让我们看了都怵,学生谁还敢发言呢﹖ 所以听那节课就像是…  相似文献   

4.
没有排演过公开课 从教十几年来,教过的公开课实在太多了,现在已记不清到底有、多少节,有上级检查来听的,有参加讲课比赛的,有学校领导听的,当然更多的是同事们听的。所上的课有自己相当满意的,也有明显失误的,都给了我很多经验与教训。那么多的公开课,内容、教法、效果多有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5.
余慧琴 《贵州教育》2011,(14):38-39
又是一节公开课,正好上到文言文《曹刿论战》一课。听了那么多文言文的课,大多也都是介绍作者背景、解决字音、翻译课文、理解问题等,没有什么让人心动的地方。我不想这么平淡地渡过这一课。怎么上才能上出新意,给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一个全新的感受呢?经过反复的思考,我决定用“五读”法来和学生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6.
解放以来,我一直担任幼儿班教养工作。上学期领导上调我担任三年级班主任,那时正是学校行政要求各班提高学生成绩的时候。我想,只有努力学习,钻研和熟悉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并注意对个别学生的辅导,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在这一方面,我做了如下的一些工作: (一)多互相听课。初上课时,我感到不论在熟悉教材和改进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领导上因要照顾全面,不能经常多来听课帮助我。为了及时纠正工作上的缺点,我便争取时间,多听同科目老师的课。例如我对检查复习很不熟练,听了徐碧霞老师的课以后,便学会了先提问,再结合问题内容默新词的办法。指定学生板演时,有时可以叫全堂在坐位上笔算,以免枯坐。由于自己掌握不住评分标准,我又常请老师们来听我的课。一学期来,对我有很大的帮助。现  相似文献   

7.
经历惩罚     
沈晨 《师道》2002,(1):40
这件事情发生在我的小学时代。那天上午的第二节课是数学,并且是公开课。为了上好这节课,老师做了充分准备。因为我的普通话较好,所以老师安排我读定义。上课了,由于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所以老师讲起课来有条不紊,一切是那么的井井有序。来听课的领导们露出了赞许的微笑。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听一个刚分配的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我与地坛》。该教师声情并茂,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智慧,用激情触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当教师深情朗读史铁生的另外一篇散文《秋天的怀念》时,教室里不时响起抽泣声,学生被深深地感动了,听课的老师也被感动了,这节课上得相当成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当一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讨论老师,老师讲述老师,我们该如何预设这节课?当教学设计时想像中的老师们被特别邀请到现场聆听关于自己的故事,期待着和孩子们进行真诚的交流,又该如何在预设的基础上把握和生成这节课?精心思考和打磨的公开课总是令人难以忘怀和久久回味,日前,本人在八年级(10)班执教了一节思想品德公开课《我知我师,我爱我师》,在这节课上,我坚持以学生为本,尝试着厘清各种授课线索和矛盾纠葛,努力在课堂上做一个合理的引导者,不让自己"淹没"在现场众多的老师之中,同时又尝试着让自己自然地融入到这场关于老师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10.
前段时间,我听了其他老师的几节公开课,深有感触,下面就这几次听课的内容来谈谈自己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常态课"是教师和学生在原生态的状况下上的课,今天这节原汁原味的"常态课",没有听课老师,没有公开课之前细致入微的磨课,更没有精彩绝伦的课件,但师生气氛之融洽、学生思维之活跃,让我在心里暗暗叫好.  相似文献   

12.
随堂听课是学校检查和了解教师真实教学情况和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教学主管部门指导和研究教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每个学校都很重视.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当你推门而入的时候,当堂课的老师有时会说:真对不起!我这一节课是练习课,不讲新课.下次再来听吧.于是,听课领导又换一个班.是啊,在省市级的公开课上,有谁听过练习课?练习课该不该听?又怎么听?  相似文献   

13.
历时一周的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终于落下帷幕了。一个星期听了近20节课,这在以前是从没有过的事。听了这么多节课,竟然没感到丝毫的疲劳,反而越听越兴奋,连我自己也感到有点不可思议。有时听课走神,就在想:为什么教师们的课上得一个赛一个精彩?为什么教师们来去听课总  相似文献   

14.
《不自由,毋宁死》这一课,我听好几位老师上过;可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老师上的。这节课,唐老师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演说才华调动学生的激情和模仿冲动。这样一节课上下来,学生们都觉得受益匪浅。“在唐老师的引导下,我们不仅仅在演说水平上,更在感情上,在精神上获得了很多!”一位学生这样说。这,其实给我们怎样听课提供了一种思路:听课,就要听你的教学才华。  相似文献   

15.
近日到外校去听公开课,一位女教师执教的《华南虎》赢得了听课教师的一片掌声。这节课也深深打动了我,激动和回味之余,我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对这节课的感受。课后和一位同行交流时,他无意说了一句话:“这节课的气场很足。”  相似文献   

16.
宋老师并不是我的老师,她只是我前去听课的那所小学的一位老师。我听的那节课不是公开课、研讨课,也不是评优课、示范课,只是一节平平常常的课。宋老师上课时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发言踊跃。可是有一个男孩子始终不举手,当宋老师微笑着问谁来把词语读一遍时,许多孩子的手都高高地举着,可她就点了那个没举手的男孩子:“你来试一试!”男孩子读得还可以,只是把“冲锋陷阵”的“陷”(xiàn)读成了“xiài”。宋老师表扬了他读得流利,也指出了他的错误。宋老师没有就此放过,又请他的同桌  相似文献   

17.
陈玲 《教育文汇》2011,(7):18-19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老师,每一天的课多达6节,最少的一天也有4节。学校的课程表上一天是7节课,除去上课的时间,有时连改作业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再去听其他老师的课呢?我们学校的语数教研活动每个星期正常进行,但到听课的时候,同学科的老师很难都去听课。不少老师得上自己的课呀!  相似文献   

18.
<正>一、我是如何走上教研道路的我小学上的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五六年级时语文老师是霍懋征,有一节公开课我印象特别深刻。那一次霍老师上大型公开课,讲古文《矛盾》一课,许多人来听课。整节课进行得特别顺利,结尾的时候,霍老师要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把我叫起来了。那个时候我的声音比较有特点,朗读还算不错。没想到我读得磕磕巴巴,根本就念不下来。这时下课铃响了,可霍老师没有着急,一句批评的话也没有,仍然和颜悦色,耐  相似文献   

19.
每一位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领导总忘不了叮嘱:“多听一听课,多向别的老师学习一些经验。”在日常听课中,每当听课老师走进教室,也总忘不了说上一句:“我们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但是,那些示范课、公开课上所有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学习吗?事实并非如此!有些课其实上得并不成功。纵使那些相对成功的课也远没有达到十全十美,总免不了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而这些缺点中,有些也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犯的毛病。为什么在听了那些课之后,我们还是继续重复着这些共有的毛病?我想,是因为我们在听课时缺乏了一种批判精神,对听课时的问题视而不见。难道…  相似文献   

20.
陈大伟 《班主任》2013,(5):12-14
在一堂公开课上,有个男生十分喜欢表现自己,同学发言时,他总是把手举得高高的,嘴里嚷着要回答。授课老师对他说:“你只有学会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了,老师才会叫你起来回答。”因为刚讨论过“让学生经历美好快乐的课堂生活”,所以有的听课老师看不下去了,认为授课老师不能这样处理,这对学生的积极性是一种打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