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全育人”视域下,美育如何赋能课程思政建设是美术院校育人的关键问题。美术院校美育赋能课程思政,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育人思想,有利于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美术高等教育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术院校美育赋能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存在全员育人主体对美育、思政认识不足,全程育人课程与美育、思政结合不紧密,全方位育人美育、课程、思政协同体系不健全等“三全育人”不全问题。应探索美术院校美育赋能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包括:树立全员“美育+思政”育人理念,形成全程“美育+课程”思政育人过程,构建全方位“美育思政+”育人体系。将美育结合课程思政,推进美术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2.
“三全育人”是建设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具有支撑性、保障性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高校应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为引领,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健全“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筑牢立德树人主阵地。提升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改革实效性,需要探究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高校“三全育人”的内在关联,从高校“三全育人”实践中归纳成效、理清问题,明晰主导精神、优化实现路径、完善落实机制,从而打造育人过程贯通、育人资源共享、育人力量汇聚的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以体育为视角,基于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体育以“体”育人的逻辑理路及实践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学校体育具有为民族振兴献力量、为体育强国献担当、以“体”育国家未来栋梁的深层价值意蕴。在实践中要遵循以“体”立德”、以“体”增智、以“体”赏美、以“体”乐劳的育人逻辑,积极探索树立“五育融合”的理念,强化“五育”目标、创设体育课程的育人环境,激发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完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促进“五育”之间相互融通、以“五育”理念为引领,提升教师的综合育人能力的以“体”育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中的重要板块,不仅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而“三全育人”概念的提出,为高校劳动教育指引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高校劳动教育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首先对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进行阐述,随后从课程创新、课程融合、上层支持、家庭保障、社会影响五方面提出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加强思政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升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注重实验实践类课程育人实效、健全综合素养及素质拓展课程体系等举措提升研究生课程建设质量。结合江苏大学“三全育人”改革试点情况,从理念、制度和文化层面对影响研究生课程建设优化的“梗阻点”进行逐一化解,全面保障“三全育人”理念下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惠州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第二课堂特色育人实践为例,探讨高校第二课堂特色育人体系的建构框架、实践路径、效果和经验启示,探索“五育融合”背景下大学生素质能力提升路径。惠州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围绕思想政治素养提升、专业能力素养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志愿公益服务能力提升、身心健康素质提升、国际化素养培育这六方面,制定并实施了大学生素质能力提升计划,验证了“五育融合”背景下第二课堂特色育人体系建构的作用和价值、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跨界融合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路径,体现了“三全育人”理念。课程考核是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整体知识点理解、把握程度高低的一种判断方式。当前,部分职业院校的经济数学课程考核存在考核方式固定化、内容局限化、目的性不强以及学生整体学习成效不高等不足,这显然与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不符,本文通过重构经济数学课程考核体系,助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  相似文献   

8.
“五育融合”已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决定着幼儿教育“五育融合”之必要性。“五育融合”视域下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未来的幼儿劳动教育,应该以“五育融合”为出发点,树立正确的幼儿劳动教育观,构建“五育”融通的劳动课程,加强组织实施,完善制度建设,“三教合力”共助幼儿成长。  相似文献   

9.
在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能深化价值导向,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基础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当前,高校实践心理育人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表现在教育理念、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等方面。所以,高校应重视“育心”与“育德”有机统一的价值意蕴,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多元协同,并在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育人目标,助推高校高质量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校体育综合育人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有利于高校体育综合育人高质量发展。高校体育综合育人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于:以体养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体启智,致力于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相促进;以体塑美,注重塑造外形和温润心灵相协调;以体促劳,注重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基于此,研究建议:牢固树立“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系统构建“综合育人”的框架体系;强化提升师资队伍的融合育人能力;不断完善体育综合育人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五育并举”中美育的育人功能,不在于美育教学或者活动的内容及形式与其他“四育”有什么不同,而在于美育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素质养成具有其他四育无法替代的功能。美育不是工具,不是中介,而是目的。通过分析中华美育从传统到现代贯通的内在性特点,可以把握美育育人功能、实践媒介、评价原则与其他四育的差异,提炼美育育人的性质特点和实践要点,服务于新时代美育话语建设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目前,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中仍然存在教师思政教学能力不足、思政设计融入不够、机制协同不充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在托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应当:强化专业课教师实践育人意识与情怀;优化托育课程的思政教学组织及设计;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三个方面加强托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以期提升托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三全育人将全员、全程与全方位育人发展牢牢嵌入思政教育体系,提升我国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成效,推进全面育人发展的教育改革。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融入,则以提升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及加强思政教育渗透为主体,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培养,实现英语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的双向协同。新时期三全育人下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融入,应基于深化教育队伍建设、搭建数字化教育平台及强化教育衔接等多种策略,完善现有的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机制,保证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融合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加快推进,我国信息化技术不断提升,职业院校的管理也在逐步智能化。智慧校园系统平台的搭建,能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构建一套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系统是加快学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三教”改革的助推器。职业院校作为现代职业人才培养的集中地,以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作为重点,加强内涵建设,实现立德树人和培养德技双修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应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去实现,从而加快“三教”改革建设的步伐。文章基于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对“三教”改革工作浅析,从教师、教材、教法三方面提出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五育并举”的实质是搭建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和劳育融为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基于目前公安院校专业发展的现实问题,结合公安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与特征,根据公安院校育人现状,在“五育并举”背景下,将大幅度提升师资综合水平、优化课程资源条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等,作为专业建设及公安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为公安院校创新培养模式,满足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潜移默化和全面贯穿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渗透到高职学生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基于“三全育人”视角,在阐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基础上,厘清“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的内在联系,通过深入分析和剖析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高职院校五育并举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紧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建立五育并举的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高职学生高质量创业。  相似文献   

18.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贯彻“三全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本研究总结以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第一批入选建设高校为代表的“书院制”“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以及“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三种不同的建设模式,分析不同模式的建设思路与管理特色,从加强党团引领、健全制度保障、整合服务资源、营造文化氛围、发展素质教育等五个方面提出学生社区建设的对策与进路,以期在提高学生社区建设质量的同时,着力提升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9.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校体育综合育人有利于加快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整体进程,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科学养成。高校体育综合育人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于:以体养德:落实高校体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体启智:致力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相促进;以体塑美:注重塑造外形与温润心灵相协调;以体促劳:注重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融合发展:立足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基于此,建议:立足学科立场,正确认识高校体育“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一体化的高校体育综合育人生态架构;提升师资素养,强化高校体育教师的跨学科综合育人能力;聚焦教学主题,基于真实运动场景进行“情境化”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0.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三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源头活水。各级各类学校需要在“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构建大师资体系”等方面结合地域及学校实际创新开展“大思政课”建设。“三种精神”融入职业院校“大思政课”建设,需要兼顾学校思政课的本质和职业教育特色,在树立和突出职教理念、构建协同育人机制、融入思政课堂、打造实践项目、厚植工匠文化等方面探索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