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码转换是双语或多语语言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在以汉语为主体语言的歌词语篇中,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语码转换相当普遍,这些转换主要出现在港台歌曲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内地的流行歌曲中。歌词语篇中的语码转换既有同一切语码转换相同的功能,又有其特定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从语言本身以及语言使用和社会的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一般认为,语码转换不仅受到话语产生的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制约,本身也成为话语产生和理解的一种语境因素.文章阐述了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语码转换在语言教学中具有的社会语言功能以及英语语言教学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等,以期对研究语码转换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课堂语码转换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现象,既与双语社会的语码转换有相似之处,又有其独特的模式.从英语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交际互动中的语码转换模式,从而阐述语码转换在英语课堂中的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4.
课堂语码转换的人际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非常普遍。以前人们大多关注双语或多语社区中自然话语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较少考察语言课堂中语言转换的问题,为此着重调查英语课堂上教师话语中语码转换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分析英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人际功能。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具有不同的功能,按照韩礼德的功能三分说分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言功能的实现是通过语言形式的选择。课堂话语中的语码转换与自然话语的语码转换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自己的特征。教师在语言选择时除了表达一定的概念意义还表达了不同的人际意义,也反映了课堂参与者之间不同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分析了语码转换现象的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认为语码转换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策略,在使用中有着多种微妙的人际功能,并能起到诸如引起话题、衔接连贯、突出焦点信息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语码转换是一种有趣而又独特的社会语言现象。目前,有关语码转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对语码转换概念的探索以及对这一语言现象的历时性研究;2.大量的关于语码转换的语用及句法结构特征的个案研究。本文探讨了语码转换的社会属性及其语用功能。同时,鉴于以往研究中人们对语码转换这一概念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也试图为语码转换提出一个工作定义。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语言学中,语言、语域、方言、俚语等被通称为"语码".语码的选择、语码间的转换或混合构成了社会语言学的重要内容.当今商务英汉翻译中汉语与英语夹杂使用的现象,可以用语码转换理论进行解释.分析了商务翻译中语码转换的形式和成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试图从模因论的角度探索语码转换对文化传播和语言发展产生的影响。校园中的语码转换的实例可以归为三类:汉英语码转换、普通话-方言语码转换、网络语码转换。在分析这些实例的基础上。又提出语码转换也是一种模因;语码转换中存在着文化模因、语言模因和信息模因。研究语码转换中的模因现象会增加人们对词语语法功能转变的认识。并引起人们对语码转换对文化传播和语言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语言接触的结果和表现之一是语码转换,表现为不同语码的混合.本文是以语码转换为参照系统,描述在现代汉语中新近出现的一种语码混合的语言现象.本文称之为"类语码转换",旨在揭示它与语码转换形似而质异的特殊关系.鉴于目前还没有关于类语码转换这种语言现象的描述与分析,本文欲在此领域加以探索,以效抛砖引玉之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发展,汉语和其他语言的接触日渐频繁,随之出现了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现象。文章叙述了语码转换产生的原因,分析了语码转换有缓和语气、获得认同、简约语言、强调解释、炫耀地位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以城市和农村小班幼儿各32名为被试,采用米歇尔经典的自我延迟满足实验范式对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行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农村幼儿的平均延迟时间短于城市幼儿且差异显著.小班幼儿延迟满足时间性别差异不显著;小班幼儿自我分心、问题解决策略使用存在城乡差异且达到显著水平,但不存在性别差异;其他延迟满足策略的使用城乡差异与性别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和个性的过程,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幼儿园、社会。本研究以陈会昌修订的4—7岁儿童社会化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考察了家庭结构与之儿童社会性发展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中的儿童在社会性发展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且核心家庭中的儿童只在依恋父母、侵犯性、诚实公正这三个纬度上的发展略高于主干家庭,而在其他纬度以及社会性发展总分上均低于主干家庭中的儿童;核心家庭中的男孩与主干家庭的男孩在社会性发展的各个纬度及总分上都无显著差异,而核心家庭中的女孩与主干家庭中的女孩在意志、内外向形、自我概念、同情助人、自尊心等纬度的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对自身的感受,认为自己重要、有价值而对自己接纳和喜欢的程度,是衡量个体心理素质的重要指标。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自我价值感发展的关键期,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受其年级和性别、学习成绩和学校类型、家庭因素、身体满意度、人生目标、参加文体活动、应对方式和归因方式、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小说中女性的悲剧命运是多重因素造成的。苗族特有的社会风俗文化使女性的悲剧命运戏剧化;女性的集体无意识使其失去了自主、独立;沈从文的性别无意识中男权思想再次将女性拒之自尊、自立门外。  相似文献   

15.
宋代,佛教出现了“三教合一”、“融会诸宗”的趋势。天台宗也难免受到这股潮流的冲击,天台山外派的源清著《十不二门示珠指》、宗昱著《注十不二门》,他们用禅宗和华严的“直显心性”、“一念灵知”来阐释天台的纲要之作《十不二门》,主张“真心”观。知礼为了救天台教观一家之“正义”,著《十不二门指要钞》,主张“妄心”观。并指出山外派二书是受了禅宗和华严异说的影响,违背了智额和湛然的本意,必须予以肃清。知礼的《指要钞》洋洋万言,这里仅对它的核心理论作点指导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清乾隆十五年任姚安知府,十六年离任。虽一年的任期,纪晓岚却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其父亲在姚安的一些事略及人生的一些事。  相似文献   

17.
唐代佛教寺院是唐代小说传播的重要场所。在唐代的佛教寺院中。不但有僧徒讲述、文人剧谈、说话转变多元化的口头传播渠道,更有僧人传抄、编撰佛教类书、书于经文之上等书面传播路径。这些做法客观上扩大了唐代小说的传播范围,促进了唐代小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文化中欠缺科学精神为研究视角,初步分析了当前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思维取向,例如科学主义式的研究思维取向、欠自主式的研究思维取向、人文主义式的研究思维取向、激进建构主义式的思维取向等,认为尽管这些思维取向均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局限,需要在科学精神的引导下进行研究思维取向的辨证转换和整合以提升教育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接受美学突出读者的作用,强调文学作品是读者和文本共同作用的结果。陈应松的神农架小说在当今文坛引起了很大震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他的作品既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又打破了期待视野,而这正是神农架小说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雅斯贝尔斯的“大全”与老子的“道”在内涵与致思路径方面具有密切的关联。二者都是难以言说且真实客观的最高存在,是多层面构成的意义网络。,从中可见雅氏深受中国哲学尤其是老子观点的影响。同时,两者在思想背景与表述方式上又存在区别。这种中西比较,是理解雅氏思想的一个必要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