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热潮。针对大多数论文偏重于情感因素对学习者的影响,而忽略了对教师视角的研究,本文拟从教师和学生双向角度研究情感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重视积极情感因素的正迁移;减少消极情感因素的负迁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幸福感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这一概念迁移到学科教学中,幸福感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澳大利亚数学教育专家克拉克森等人提出了“数学幸福感”的概念,认为“数学幸福感是学习者对数学学科的积极情感和认知,以及学习者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或情绪”[1]。它从积极的情绪体验开始,随着学习者数学知识的不断拓展、学习体验的不断丰富,最终发展为学习者的一种数学学习品质。可见,数学幸福感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也是个体形成的数学学习经验与能力的一种价值标准,其本质是个体对数学学习稳定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3.
<正>学习迁移是现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能够使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发挥正迁移的促进作用,而有效防止负迁移的干扰。把握语文教学中的内涵,发挥"迁移"的三大潜能,即"情感的迁移""导读的迁移""读写的迁移",最大限度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包括情绪和情操两种形式。学生的情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迁移,在心理学意义上,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的促进作用(即正迁移),也包括消极的干扰作用(即负迁移)。而情感迁移,指的正是一种情感对另一种情感的影响及其作用。达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的统一,正确把握好情感迁移的途径,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究竞应该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5.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作用,学习迁移的实质是原有知识在新的学习情境中的应用.两种学习之间的作用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就称为正迁移,如方程的学习有助于不等式的学习;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就称为负迁移,如日常生活中的垂直概念对几何中的垂直概念往往会产生负迁移.从数学教育的目的看,应该追求的是正迁移.即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达到"闻一知十"的境界,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进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杨彦珍 《甘肃教育》2014,(23):63-63
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广泛存在于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迁移有正负之分,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或干扰、抑制作用。积极情感得以发挥促进语言学习称之为语言学习中的情感正迁移,反之即为情感负迁移。一、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敏捷,活泼好动且喜欢  相似文献   

7.
一、迁移的概念所谓迁移,从学习理论上讲,是一种情境的学习对另一种情境的学习的影响。也可以解释为以获得的知识、技能及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即一个情境的学习对另一个情境的学习起促进作用,这种迁移称为正迁移;如果影响是消极的,即两个情境的学习起干扰作用,则称为负迁移。迁移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是影响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是由知识、技能的掌握过渡到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故有人提出“为迁移而教学”。  相似文献   

8.
<正>一般地说,"学习的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以迁移的性质即影响效果方面看,迁移的发生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影响通常被称为正迁移,消极的影响被称为负迁移。"正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包括一种学习使另一学习拥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活动-所需的时间或练习的次数减少,或使另一  相似文献   

9.
(一)读写结合符合读写迁移规律。心理学把“迁移”看作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如果是积极的,称正迁移;如果是消极的,称负迁移。在阅读和写作训练中,这两种学习更多的是相互积极的影响。而要形成迁移,有两个必具的条件:经验的类比(概括化)和共同因素。前者是  相似文献   

10.
"学习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影响的学习方式;"学习迁移"这一学习方式能够使得数学知识体系在脑海中不断形成;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思路与技巧;能够加深学生记忆,从而提升实际教与学效果。而本文主要就高中数学课堂中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考意识;引导数学思维,做到迁移递进;阶梯式教学,开展"学习迁移";采用积极的迁移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来谈谈"学习迁移"这一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语言负迁移大都被认为对英语学习具有干扰和负面影响,有关的研究也集中在如何克服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消极作用,而忽略了它的积极作用,文章着重讨论语言负迁移对英语教和学的正面影响,并籍此提出几点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采用情绪调节问卷、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量表对378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入户调查,以考察两种情绪调节的交互作用对老年人日常情绪体验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年人更习惯采用认知重评的调节方式,正情绪体验较多,负情绪体验较少;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和正情绪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负情绪差异不显著.分层回归分析表明,教育、健康是影响老年人正情绪体验的两个重要的人口学变量,来源地和收入是影响老年人负情绪体验的两个重要的人口学变量;认知重评正向预测老年人的正情绪,负向预测负性情绪,且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交互效应对老年人正情绪预测显著,对负情绪预测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董仲舒提出的"顺气言性"思想,重在以天的阴阳之气言人性,确立了性情的形上地位,肯定了情的正面价值,主张正视人有性有情的事实。这种思想不仅是哲学成果,在文学批评上也有积极影响,它为确立感性主体,打开感性、感情世界产生了极为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反刍思维量表和积极情绪消极情绪量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反刍思维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反刍思维倾向普遍不严重;男女反刍思维倾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镇的大学生的反刍思维倾向严重;反刍思维会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反省深思对积极情绪的产生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教育活动中遭遇情感和情感教育被误解或错用等"情感问题",亟需化解:即对情感与教育的关系和"情感教育"等含意进行澄清。教育是转识成智、化情成慧的智慧交往活动。情感实乃教育题中原有之义。情感教育指的是那种兼顾情知双修互进与和谐丰富的教育(思想或模式)。教育活动中要树立自觉的情感教育意识,要挖掘一切积极情感因素,涵养博大深厚、丰富向上、辩证和谐的高级情感,助成理智与情感融为一体的智慧的和谐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情意是影响数学免费师范生数学专业素质的主要因素.数学免费师范生的数学情意素质具备程度较高,数学能力素质具备程度较低;数学专业素质在性别和年级之间存在差异;数学专业素质与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情意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情意对数学免费师范生的数学专业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亲情观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亲情观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大学生开展亲情教育,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优秀人才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高职学生亲情观的特点,并据此探讨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相似文献   

18.
语用迁移与交际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迁移是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交际效应。因此语用迁移一直是语际语用学研究领域颇有争议的论题。通常认为正语用迁移产生正交际效应,负语用迁移产生负交际效应。但是,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中,正语用迁移并非一定会保证交际的成功,负语用迁移也并非一定会导致交际的失败。本文重点探讨正、负语用迁移的交际效应,尤其是负语用迁移的正交际效应。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母语迁移必然对英语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阐释迁移理论、分析母语在英语习得中的迁移现象,并结合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提出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比分析,促进正迁移、避免负迁移;积极引导,在充分理解母语语言模式上修正并建立起正确的英语语言模式;采用原版教材,激发英语学习兴趣;鼓励课外阅读,创造各种学习机会,从而达到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