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细每一次     
在前不久的一次校教学探究活动的课堂展示中,我上了<摆一摆>这一课.课前,我对教材认真钻研,多重处理,精心预设了一份自己还算满意的教案,进行了试教.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常规检查中,时有下列现象:1.教师座谈会上,部分教师自述:没有使用自己写的教案,教案是供检查用的。他们感到自己的教案操作性不强。2.有的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经常是所查的课与所查的教案分离,他们认为教师的课可以反映教师的教案编制水平。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只强调备好课、上好课,但上完课之后能否写好“教案后记“,却未引起足够重视.所谓“教案后记“,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上完课后,对该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以利于下一轮的备课和授课.教师只有通过实施教案后,才能发现教案的成功与不足,从而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教法,提高授课质量,保证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写教案的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备课的内容包括全期的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即教案)等层层分解的三种计划。其中教案是备课的结晶,它写得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好教案功在课前,利在课上。因此,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非常注重写教案。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一个按五步写教案的习惯,即读书、做题、教案、默课、后记。 一、读书 即阅读大纲、教科书、参考书等。 大纲是教学的法律依据,除经常学习外,对于本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是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中哪一个层次,不能凭印象,还  相似文献   

5.
我每次上课前都认真研读课文并精心设计教案,我设计的教案虽说不上经典耐读,但却也详细有加,每个教学环节都安排得井然有序。上课时我一般都按照教案上的流程把必要的课本知识一丝不苟的传授给学生,我总以为这是成功的教学,这样精心设计的课能让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但在上完《陌上桑》一课后,回忆起整个教学过程。我却发现上得最精彩、学生最投入思考并主动回答的环节并未在我的教案的预先设计中,这一发现引起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备课,人们通常理解为:一位教师在课前熟悉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准备教具,最终形成教案的过程.在过去的备课中,教师更多依据的是大纲、教材、教参,参考的是名师教案、获奖课教案,书写的是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相似文献   

7.
【说课教案】此为一节专题复习课,下面我将从内容和内容解析、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目标检测设计五个方面,阐述我对这节课的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2.内容解析学生在学习完《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的中和反  相似文献   

8.
我这样备课     
于永正 《辅导员》2013,(6):13-14
观点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观点二:隐性备课最重要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  相似文献   

9.
张宏宇 《黑河教育》2010,(11):62-62
写教案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但要想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写好教案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保障,它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功与失败。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关于写教案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毋效智老师现代汉语课语法中单句部分的教案是一份很有特色的教案.它除了具有常规教案的要求,如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步骤等以外,还充分体现出了一位大学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锐意改革师范教育的特点.认真地研究这份教案,我们可以得到许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我这样备课     
于永正 《辅导员》2013,(4):13-14
<正>观点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观点二:隐性备课最重要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  相似文献   

12.
1.后记与备课是整体教案实施后,教学并没有终止,如果只注重课前的准备和课堂的表演,而忽视课后的反思,是很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的。况且,一个即使设计非常完美的教案,课前的准备十分充分,一旦赋予实施,由于课堂教学中有着许多复杂多变的不确定因素,往往会出现与教案的设计编写不相一致的教学事实。无疑,这要求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课前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相背的原因,以便于今后教学的鉴戒,因而就有了“教学后记”。它既是前一个教案的修正、补充部分,又是后一个教案的组成部分,是与备课不可分割的整体。2.后记是为…  相似文献   

13.
有机会听了一些老师的课,很受启发,首先想到的是应该怎样备课.我发现有些老师备课,不是把主要精力花在熟悉教材,吃透“两头”,精心设计教法上,而是花在写教案上.有些语文教师一学期要写四、五本教案,一课书也要备它十多页,但从内容来看,绝大多数是照抄教学参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检查教学计划和教案,我发现几个新教师的教学计划订得很周密,教案写得工工整整,是个认真的态度,心里很高兴.可又有些纳闷,觉得这些教案计划似曾相识.一次偶然地机会,发现有位新老师的课本上所列的上课提纲所圈点的地方与教案不一致,我留心核对一下,发现他们是抄书店买来的<特级教师教案选>.在观摩课公开课教学时,问题就出来了,他们照本宣科的执行教案上的教学流程,要么拖上五六分钟甚至十来分钟下不了课,要么上课不到半个小时,整个课堂的教学流程就完了,站在讲台上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15.
丛晶 《成人教育》1995,(7):32-33
编写经济学课教案的原则和方法丛晶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授课效果与教案有直接关系,编写好教案是讲好课的前提条件。我在教经济学课编写教案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教案应具备“三姓”原则,即传授知识的实用性原则;讲授方法的实践性原则和培养能力的客观明确性原则。1....  相似文献   

16.
说课活动是近些年新兴起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以其独特的教学形式方式、高效的手段得到了广大教研工作者及教学一线的教师的认可。但在说课活动中有些教师对说课说什么、怎样说不够明确,甚至把上课的教案当成说课稿,往往在说课与教案之间产生误区,现就说课与教案之间的理念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市级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中,笔者观摩了几节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可谓受益匪浅。然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节上“砸”了的课(苏教版第三册练习3口语交际:指路)。课前,我看到教案大概思路是:1.审题。 2.指导看图说话。3.指导读练习中的对话材料。4.进行口语交际练习。5.总结。众  相似文献   

18.
习作指导课,就是教师在上习作课时,临场对学生进行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组成的练写过程的指引.习作指导课教案是指导引领学生习作的教学设想、备课的记录.编写好教案,是提高习作教学实效的基础、实现写作教学目标的前提.一份完整的习作指导教案一般由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组成.  相似文献   

19.
同事的苦恼     
最近我的同事非常苦恼.他说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自己在教学上已经作了很大的改变,可是效果却事与愿违,因为他发现学生们依然不喜欢听他的课.我看了看他的教案,应该说,不论是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媒体的使用,都比较合理,而且有些地方还很有创新.我想既然教案没有多大问题,那么就应该从课堂上寻找原因了.……  相似文献   

20.
目标的表述     
按照常规的做法,中学教师在上一堂课之前,都要进行备课工作。教师在钻研了课程标准、教科书及相关的教学材料后,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总体的、具体的筹划,最终形成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或是教案。在我参加过的一些课堂教学比赛,或是到中学听课时,常常会接到任课教师编印好的教学设计或教案。在这类教学材料中,一般都是在前面列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