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情源于体验。情感体验式作文教学源于学生的真切体验,学生容易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对学生习作有很大帮助。这类作文赋予了学生作文以真情,使文字有了"温度",有了"灵魂",能够促使学生逐渐地会作文、喜作文。学写情感体验式作文可以从阅读指导、习作课指导、周记练笔指导入手,在体验生活、体验阅读、体验指导、体验练笔、体验活动中获得多方体验。学生在情感体验式作文过程中,发掘作文情感的"源头活水",进而以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为突破口,喜欢习作,写好习作。  相似文献   

2.
<正>作家的体验是孕育和生成伟大艺术作品的基本途径。尽管学生作文不同于作家的创作,但是作文本身也离不开学生自身的体验,它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作文就是体验,是写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以"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从学生主体体  相似文献   

3.
农丰华 《新疆教育》2012,(10):86-86
作文离不开学生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思考,是学生生命历程的记录。在作文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从“生活”入手,要改变传统应试作文教学忽视甚至遗忘学生体验的教学现状,让学生回归到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作文。  相似文献   

4.
吴云新 《教师》2016,(4):19-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是写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作文是生活的反映,要开启学生的作文思路,就必须让作文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写出有独特体验的文章。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进行了体验式作文教学,致力于创造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片段,写出趣  相似文献   

5.
在提倡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作文。而生活体验是个性化作文的基础。文章围绕回忆生活经历,唤起曾经体验;再现生活场景,表达真实体验;注重生活实践,增强个性体验;概括生活感受,创造生活作文四个方面阐述学生的生活体验对个性化作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作文本身来说.它是一种很强的个人化活动。因为作文的过程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思考.是学生生活和情感的记录。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到了什么,就会写什么:没有生活和情感体验,就写不出作文。即便是写出了作文.也不会表达真情实感。学生作文的模式化、生编硬造现象.其实都是因为没有体验所致。  相似文献   

7.
正体验作文指导教学,简言之,就是在作文指导之前,创设一个富于情趣的小活动,如实验、游戏、比赛等,激活学生深切的体验,激发表达的强烈欲望,然后引导学生有效地表达。体验作文指导教学以体验为抓手,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的目的。下面以《"透视鸡蛋"》的作文教学为例,初步探讨体验作文指导教学在现实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生丰富而独特的体验是引起作文兴趣,写出个性化作文的基础,而学生的体验主要包括:生活体验和文学体验。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学生生活体验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获得厚实的生活基础。传统的作文教学过分强调写作方法和技巧,而忽视生活,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文学艺术源于生活,离开生活把学生禁锢在狭窄的教室内去谈作文,无疑是空谈。以下一个作文教学案例值得借鉴:某特级教师给小学生上“快速作文”观摩课,他先让学生做“放鞭炮”的游戏,然后再让学生写作文。布置作文时教师提醒学生写作时,注意描写游戏的过程、场面、心理、神态以及结…  相似文献   

9.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为什么小学生的作文语言显得单调、乏味,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情感体验的缺乏。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本文围绕如何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蒋可菡 《生活教育》2014,(23):119-121
正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以激发情感和抒发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融入感受生活、体验自主创作,让作文回归生活,成为学生生命体验的激情表达。一、鼓励学生体验真实的生活1.每日一记,积累素材。作文,是学生描写生活的过程,五彩缤纷的生活是作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材。学生对生活体验得越深,描绘的生活就越精彩。  相似文献   

11.
于小辉 《教育》2012,(36):53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现代语文教育研究表明,学生作文是体验,精品佳作一定是学生的独特体验。作文是以学生的体验为根基,抒写自己在特定情境中的独特体验。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真切的独特体验呢?链接生活让情境"如影随形""作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教师应树立"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的作文理念,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风霜雨雪、云蒸霞蔚、峰峦叠嶂、原野荒漠、江河湖海、溪泉瀑潭、都市美景、乡村风情、校园景观都可成为学生的观察对象,让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丰富而独特的体验是引起作文兴趣,写出个性化作文的基础,而学生的体验主要包括:生活体验和文学体验。  相似文献   

13.
体验与作文教学关系密切。作文教学应重视体验特征的影响,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无法凭空想象出作文内容,所以语文教师只有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才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作文资源。从生活体验资源的开发、情境体验资源的开发与阅读体验资源的开发三个方面探讨小学高年级体验式作文资源开发状况。  相似文献   

15.
单一的“老师命题,学生作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导致学生怕写作文,对写作兴趣索然。如果我们能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创设可体验和感受的情境,学生的作文就会充满个性和灵气。情境式作文教学模式是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90):50-51
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开展,要求学生获得真实情感体验。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问题,提出运用情境教育改善作文教学效果,通过加深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完成作文创作,并从情境创设、感悟增强、体验抒发、情境复现等方面提出了情境教育运用方法,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体验式作文教学"是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悟体验生活,学会抒写个人的独特体验为目的,以诱发并深化、丰富学生的体验积累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的全新教学理念。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体验式作文教育的实质就是让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形成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体验理论下的作文教学,将作文纳入到学生生命和生活的体验中,与学习和生活的需要紧密相连,与学生的精神成长结合,有助于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体验写作的甘苦是作文的兴趣和动力。  相似文献   

19.
李莉 《文教资料》2010,(20):85-86
新课改要求初中作文教学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快乐作文。作文是学生心灵私语的表达,也是生命个体之间的沟通,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使其在作文材料的引导与梳理中,在作文评改的活动中体验生命的过程,体会作文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1,(14):39-40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从而让作文在体验中变得鲜活起来。作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的过程,是双方合作的过程,老师不应该对学生参与体验采取放任的态度。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我们应该帮助学生选择情境,设计问题,激发思考,整理写作,从而让学生获得经验和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