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针对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建立一套适合石油化工企业HSE管理特点的企业安全受控系统。并通过在石油化工企业的设计与实施,真正实现“人员、设备、工艺、作业和操作要受控”的目的,为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利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
石油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能源,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是我国经济战略部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规模巨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所以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为了保证石油化工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逐步完善安全体系的建立。对石油化工企业进行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安全评价,能够及时的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从而提前做出防范措施,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石油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文章对于石油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技术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提高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连续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环节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其损失相当严重,不仅影响生产装置的正常运行,而且会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国家也逐渐加大了对石油化工企业电气安全设计问题的重视程度,使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石油化工企业电气安全进行较为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石油化工行业发生了多起火灾爆炸事故,其事故的起因大多是装置现场存在问题、现场安全管理不善等。笔者拟对现场勘查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对常见的几大类问题进行分类,以期为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就石油化工企业管理中,各级工会组织如何在企业职工安全管理进行了思考,并从工会组织的优势和参与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途径,证明了工会在石油化工企业职工安全管理中能发挥积极作用。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工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将石油化工企业职工安全管理融入各级工会的日常工作中,一定能有效推进中小油田企业职工安全管理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6.
浅谈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随着我国石化企业蓬勃发展,石油化工行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因此在安全防护与管理方面更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保证工程进度和全部工作人员的安全。本文通过重要性、管理体系、用电安全等方面,分别分析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使得石油化工行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机会.因为石油化工行业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更应该采取更为有力地应时措施以能够保证工程产值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主要就安全生产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展开分析与讨论.目的在于能够加强企业管理以及提供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8.
石油化工设备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石油化工设备的优劣和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石化企业生产装置的安全、稳定和长周期运行,也影响着石化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探讨了石化设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措施,以提高石化产品的质量,提高石化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加强石油化工装置安全仪表系统设计与建设的重要意义,对石油化工装置安全仪表系统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形势下进行石油化工装置安全仪表系统设计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石油化工事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大大地增加。为了更好地促进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行业内越来越重视对石油化工装置检修的安全管理,加强对这一过程的管理不仅能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还能安全有效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本文将就石油化工装置大检修安全管理为出发点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资源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状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渝  张俊飚 《资源科学》2010,32(12):2292-2297
水资源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共同实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准确判断中国双重安全的程度对于调整水资源利用模式乃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在分析水资源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内涵、特征和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1997年-2006年中国水资源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PSR(压力、状态及响应指标体系)的动态变化分析,发现中国粮食安全呈现稳定上升趋势,水资源生态安全呈下降趋势。粮食安全状态(S)指标与响应(R)指标之间存在高度耦合性,在压力(P)不减的情况下,粮食安全水平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水资源生态安全中压力(P)与状态(S)指标存在耦合性,响应(R)指标呈现大幅增长,但干预效果不显著,需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改变调适政策。  相似文献   

12.
张青龙 《大众科技》2013,(11):38-41
文章在明确资源与环境统计指标含义及建立评价体系理论原理的基础上,以资源状况、环境建设、污染控制、环境保护四大指标构建了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安徽省2007-2011年相关数据建立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分法做出定量分析,根据得分结果分析出影响提高承载力的原因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贺南  史琳  李剑平 《现代情报》2013,33(11):155-158
应急安全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研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本文通过整合吉林省现有的科技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充分参考国内外在处理突发事件和应急避险领域的先进经验,结合吉林省当前的实际情况,对吉林省城区应急安全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为全面提升吉林省预防和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旨在为高校图书馆线上资源绩效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借鉴前人研究并结合高校实际,构建了一套由5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图书馆线上资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将能够反映指标变异程度的熵权法与具有期望标杆的期望相似性模型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和评价对象绩效得分.[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线上资...  相似文献   

15.
龚家国  唐克旺  王浩 《资源科学》2015,37(7):1314-1321
当前中国水资源呈现质、量双重危机。本文以中国水资源二级区为基础,从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选择7个评价指标构成水安全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水危机现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量方面危机、濒临危机、不安全、基本安全和安全的区域分别占评价区域的5.90%、14.72%、22.89%、38.20%和18.28%;水质方面危机、濒临危机、不安全、基本安全和安全的区域分别占评价区域的27.86%、6.89%、10.96%、41.26%和13.02%;水量水质联合评价中危机、濒临危机、不安全、基本安全和安全的区域分别占评价区域的9.78%、22.13%、13.34%、40.10%和14.65%。通过系统梳理,提出了新时期中国应对水危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6.
宁波市耕地资源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宁波市耕地资源安全的主要问题,并首先采用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人均耕地后备资源量、耕地补充系数和耕地质量指标等4方面指标和高度危险、危险、值得关注、安全和高度安全等5个等级标准进行耕地资源安全的定性评价,然后根据加权打分评价法进行耕地资源安全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目前,宁波市耕地安全等级处于值得关注状态,已很接近危险状态的标准。因此,必须建立地区性的耕地安全体系,提高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区间估计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仁辉  于渤  金真 《预测》2012,31(2):62-66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进行安全风险评价的核心内容,并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在比较研究了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方法及对其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层次分析区间估计方法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筛选理论模型。通过对近10年来我国地铁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类型的分近,对事故发生的风险源进行了重点分析,进而建立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初始指标。并结合运用模型对哈尔滨地铁一号线一期6标段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价问题进行了实际验证,本研究为施工企业评价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市场经济原则的不断嵌入,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走可持续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而内部物力资源是高校走內涵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高校內部物力资源的配置状况却不尽合理,因此要本着勤俭节约、服务人才培养中心任务、突出重点等原则进行优化。构建以物力资源占有率、利用率、时间价值指标为內容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考核评价其配置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主题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有效突破了传统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但是当前游客满意度的研究还没有兼顾到主题公园的特殊性,因而有必要对主题公园的游客满意度测评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德尔菲法和SPSS构建包含景区服务、旅游资源、旅游体验、旅游设施、旅游消费5个一级测评指标和24个二级测评指标的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评价逻辑层次体系;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评价体系中各层指标的权重,并结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状况进行测度;再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芜湖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采用重要性及其表现分析法,对影响游客满意度的24个变量要素分别进行重要程度和满意程度测评。针对目前游客满意度状况,提出提升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旅游资源评价与自然环境影响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郑耀星 《资源科学》2000,22(6):62-66
从福建省旅游资源特点来看,旅游资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本文论述了空间环境、地质地貌环境、气候水文环境、生物土壤环境和环境差异对旅游资源的重要的以往认识不够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作了综合分析,考虑旅游资源的区位、数量、种类、质量、开发情况、适游期、多功能等与旅游资源生成环境的关系,提出了自然环境对旅游资源的综合、辩证性和相关性。本文提出对资源评价因子体系要作补充和完善,调整资源要素价值与市场要素价值的评价比重,增加资源要素价值中稳定性因素,完善资源市场价值要增加区位、可接近性、安全性、多功能性、对其它旅游资源的作用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