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汉代,“堪舆”并非指风水术。其涵义由最初的观星测斗的小孔,到指天体运行规律的天道,进而引申为天地之道。而在汉代的社会生活中,“堪舆”更多的是一种择吉选日的术数。“堪舆”一词的涵义与风水发生关联,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有些地方“看风水”盛行,为公司开业、建房买房、大厦选址、经营谋略等等而求助于“风水先生”的大有人在,因此,风水业也随之兴旺起来。有人打起“当代易学名师”、“风水祖传世家”的旗号招揽生意。在财源滚滚的诱惑下,深圳甚至有人开起“风水公司”来。“风水术”在我国流传有两千多年历史,是由秦汉时代“相地术”发展而来。据史料记载,它始发于汉代《堪舆金匮》第14卷。“堪舆”即风水。秦始皇陵位于骊山北麓,地势高凸,北临渭水,山青水秀,堪称“人间仙境”,是“风水术”用于实践的范例。“风水术”是“大地有机说”的一种,认为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风水说源远流长,在堪舆风水说的影响下,宋代的家族或宗族组织为了保护“龙脉”或“风水”,禁止族人或外族人在祖坟山上或附近种植某些经济作物,禁止砍伐祖坟山上及其周围树木,有意无意之中避免了水土流失,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而采取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这些措施对当代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可贵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安居     
风水堪舆并非简单的封建迷信,人们发现其中的很多观点和现代的建筑生态学有着殊途同归之妙。风水堪舆的原意本就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其中朝向、气脉理论对应着建筑生态学中的磁场、心理影响等观点,确实是有一些科学依据的。想知道如何通过家居设计为生活带来良性的改变吗?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风水术又称堪輿术,是一种从古代沿袭至今的择吉避凶的术数。“堪輿”即为相地、看风水的意思。古人认为,宇宙和人体均由“气”所生,自然变化、人的祸福均与气有极大关系,所谓“有气则生,无气则死”,因此,古人一定要找一个生气旺盛之地居住和埋葬。“风水”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郭璞所作的《葬经》,书中记有:“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可见风水自古就是相地之法的两大要素。风水术后来与阴阳五行学说、易学理论、谶纬之学相融合,形成一整套的“风水学”理论,让人真伪难辨,泥沙俱下。但是,它能相继传承两千余年不灭,必然有其合理的成分,其中,选择墓藏之地,迷信成分居多,而选择建筑居住用地时,则包含了一些合理的、朴素的地理学道理。  相似文献   

6.
台独思潮及台独运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政治意识及行动,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政治及文化背景。它经由台湾岛内的“本土化”运动到所谓“台湾意识,”进而异化为国家分裂主义思潮,在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的掩盖下,以“去中国化”为内核,通过断绝、割裂海峡两岸的历史传承和交融,从民族精神、国家意识和民众灵魂等方面,悄然影响台湾民众对“一个中国”理念的认同和统独心态,直接或间接地危害祖国的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村寨的选址布局:风水观中的环境生态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我国传统村寨的选址布局长期以来是受传统风水观支配的。风水观是中国人在长期适应自然生态环境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想意识,包涵了中国人对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的选择,规划和布局的思想,其目的是追求理想的生存环境。理想的生存环境必须“藏风”、“得水”、“乘生气”。风水思想的产生受到了中国古代“生气论”哲学的影响,认为“天地间只有一个气”,“万物皆成于气”,风水穴位所在乃地中生气旺盛之处,而生气的特点是“乘风则散,界水则  相似文献   

8.
客家与风水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客家与风水术林忠礼罗勇风水术,又称堪舆术,是一种从古代沿袭至今的择吉避凶的术数。客家人崇信风水,每逢婚丧喜庆,盖房子、打灶、挖井、选坟地乃至于修桥筑路等,都要请风水先生堪地利,看风水,择良辰吉日。这种风俗,自古至今,长盛不衰。然而,风水术这种北方文...  相似文献   

9.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座展现中国古代各类兵器的“军事博物馆”。从刀枪剑戟到长鞭棍棒,武侠电影中无不俱有。作为武侠电影的“主题道具”,它们不仅是杀人的利器,而且还是武侠电影中印证人物性格的重要标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任何置人于死地的利器,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被人所用的工具,武侠电影中最顶尖的制胜之宝是人的精神力量,最锋利的杀人武器是看不见的心计——它比所有看得见的兵器都更锋利、更危险、也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民众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同时,饮食也是一种文化。作为饮食一个组成部分的糕也是如此,它集物质、精神于一体,且以物质为载体负载着民众千百年来的精神企盼和追求,从而透视出民众的深层文化心理。这种传承久远、固成模式的糕文化是广大民众“生存”的结果,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外显形态;而这种民族文化心理,又势必会影响糕文化。  相似文献   

11.
杨筠松作为唐代堪舆大家,在当代中国国内及海外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现在的风水学界大都尊其为祖师爷.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师,在明清以前的典籍中鲜见其相关资料,他的生平事迹和著述情况也因此存疑至今.文章通过收集、整理和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对杨筠松的籍贯和活动区域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同时对杨“窃书”之事也能得出一个公允的评价.另外,参考和杨筠松相关的著述和他人对杨的评价,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杨本人著述极少,其堪舆学思想的传承多靠口授,后世署名杨之作多为伪讬.  相似文献   

12.
客观地讲 ,传统户籍制度对于计划经济背景下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等 ,确实起到了“铁篱笆”似的重要作用。然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滥觞于农业社会计划经济的传统户籍制度已经明显适应不了时代的需要。“铁篱笆”似的户籍制度不仅钳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 ,阻碍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而且在客观上伤害了一大批民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感情。作为户籍制度配套实施的农业产品价格上的“剪刀差”制度 ,在压低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提高了工业产品的价格。这种“剪刀差”政策无疑为工业化进程注入了动力。毋庸置疑 ,广大农民为中国…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学化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政府教化意志为主导,以广大民众为教育对象,在长期教化实践中形成了一套“重民”,“养民”,“教民”的教化观,在近代各种新文化思想的冲击下,传统教化思想逐渐向“国民”观,“新民”观,“民智”观等方面转变,社会教化也逐渐向近代社会教育转型。  相似文献   

14.
风水是一门“环境选择”的学问,是中国本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在长期的文明发展过程中,风水难免与巫术评价系统产生联系,然而它最初的愿望——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环境的思想,始终是人类文明中闪光的主题。一、风水思想的合理内核去掉迷信的外衣,我们可以对风水的核心内容作科学审视。风水的雏形从原始聚落的选址即已开始,当时没有“风水”一说,人们在与自然的搏斗中,逐渐懂得了怎样的环境才是安全的环境,才是既便于生产又便于生活的环境。所以,无论是半坡时期的聚落,还是殷商时期的聚落,均建在背有靠山、…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后,中国各种社会政治思潮有似波涛翻滚,从而涌现出形形色色的政治派别和社会集团。这些派别和集团尤其在大革命失败后,围绕“社会改造”问题互为激荡,竞相斗艳。之中,旨在推行全国划一的以河北定县翟城村、山西“村制”为基本模式的“村治”运动便应运而兴,它力主中国建设应自建设乡村入手,建立一种“政权操于民众,治权始于乡村,权力无由而  相似文献   

16.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前,儒家的大同社会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含有空想社会主义的元素,描绘了大同社会理想的图景,体现出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社会生活的崇高精神。在近代,经仁人志士和广大民众的不断尝试,为中国大众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做了一定的思想准备,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思想底蕴。  相似文献   

17.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一直是广大民众崇拜的偶像之一。中国儒士“诸葛崇拜”的文化心态,更多的表现在对诸葛亮道德及品行的认同之上。诸葛亮的“力行”品格,施展才能的平台和高人选士的姿态正是中国儒士梦寐所求。“诸葛崇拜”现象已内化为中国儒士的一种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8.
俞庆棠对民国时期民众教育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庆棠 (1 897— 1 94 9年 ) ,字凤歧 ,江苏省太仓县人 ,是我国近现代的社会教育家。她毕生致力于民众教育的实验与研究 ,创办了多所民众学校以及专门培养民众教育师资的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在 2 0世纪的中国推行了一场影响波及全国的民众教育运动。民众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兴起于民国后期 ,它是以江苏大学区民众教育学校的成立为标志的。 1 92 7年 7月 ,国民政府教育部指定江苏省裁撤教育厅 ,试行“大学区制” ,俞庆棠担任扩充教育处处长 ,负责筹划该地区的社会教育事业。由于受孙中山“必须唤起民众”的遗嘱的启示 ,同时有国民政府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民众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从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教育素有“教民”传统,重视社会教化是传统教育的特有功能,与近代民众教育既有本质性的区别,又有自然的内在联系。系统梳理从古代社会教化到近代民众教育转变的历程,了解古代不同阶段社会教化的状况和近代民众教育发展的基本类型,从施教目的、制度、内容、方式和效果入手,揭示出“民众”历史地位的变化,乃是从古代社会教化向近代民众教育转变的核心,也是近代民众教育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中国,风水一词渐趋流行,风水师愈来愈吃香,无论官场、商界还是民间,建房买房、修坟造塔都很讲究风水。风水好官运亨通,风水好发家致富,风水好百事顺意。风水无疑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意蕴,风水无疑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兼具哲学、科学和迷信的成分。笔者认为,风水术的运用可以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甚至可以拓展到抽象的作文教学空间。近几年,笔者运用“风水术”来指导高中学生写作,深受学生欢迎,收效颇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