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新生适应障碍与适应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新生入学后面临心理适应、环境适应和学习适应等适应问题,部分大学新生产生了适应障碍。造成大学新生适应障碍的因素既有高校和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有大学新生认识和个性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必须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教育,以促进大学新生列好地适应高校学习生活并尽快成才。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的文化适应问题关系到他们大学生活的全部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大学新生文化适应的困惑,总结其原因和特点,提出有关大学新生文化适应问题的几点策略,以期引起人们对大学新生文化适应问题的关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入学适应。  相似文献   

3.
大学新生的文化适应问题关系到他们大学生活的全部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大学新生文化适应的困惑,总结其原因和特点,提出有关大学新生文化适应问题的几点策略,以期引起人们对大学新生文化适应问题的关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入学适应。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 CCSAS)对云南省四所高校的1917名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发现:云南省大学新生的总体适应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没有差异,但群体间存在一定差异。男大学新生的总体适应、择业适应和情绪适应显著好于女大学新生;汉族大学新生的自我适应显著好于少数民族大学新生;非独生子女的学习适应显著好于独生子女,但在人际关系、校园生活、情绪适应、自我适应、自我满意度以及总体适应上均不如独生子女;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最好,但人际关系适应最差,来自大城市大学新生的情绪适应较好,对大学生活的满意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5.
周文忠 《文教资料》2010,(29):217-219
大学新生从入学到基本适应大学环境这一段时间被称为大学新生的适应期,适应问题是大学新生面临的挑战之一。本文揭示了大学新生在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基于教学管理的视角从不同层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行动策略,以期帮助大学新生又好又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正经历人生中的大转折,如何使大学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而这种适应更深层次地说是对校园文化的适应。因此,"适应教育"历来是大学新生教育的核心主题,也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的重要课题。大学新生教育要着力于提高新生对大学文化环境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提高新生的文化适应能力,舒缓新生的文化适应压力,同时要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增强新生对学校的认同度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环境适应问题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环境适应是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心理准备、个性差异、文化差异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大学新生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心理矛盾和冲突。论述了大学新生环境适应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大学新生环境适应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等学校应对大学新生环境适应的“五个一”策略。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与适应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大学新生在适应这一转变过程中会在心理适应、学习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学生管理方式适应、人际适应等方面产生诸多困难和问题。高校应切实加强新生适应教育工作,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9.
姬会然  李全文 《文教资料》2009,(28):228-229
社会支持系统对于大学新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大学中的同乡关系有助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环境,社团组织有助于新生寻找正确的角色定位,老新生“传帮带”关系有助于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高校须加强正式与非正式学生团体的管理和引导,采用“学长制”辅助大学新生管理,并通过为大学新生配发新生导航手册等方式.使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更加合理、有效,从而为大学新生和谐身心的构建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是每位大学新生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包括生活适应、心理适应、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等方面。从自教自律的特点、作用、方法可以分别看出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自我角度出发,大学新生自教自律可以通过认识自我、转变自我、实现自我来应对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英语新闻报道内容丰富 ,学生收听也比较方便 ,是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好材料 ,但也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收听好英语新闻报道 ,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而且还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使学生在了解世界、获取知识的同时 ,不知不觉地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LEARNING TO BE: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一书自1979年翻译出版以来,以《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此版本的翻译风靡一时,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时至今日,笔者对LEARNING TO BE被译为学会生存仍旧存在诸多疑惑和不解。根据该书和20年之后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涉内容,笔者提议LEARNING TO BE应译为学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5.13亿,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给谣言滋生提供了土壤,对网民而言,受各种各样的心理和利益因素等驱动,来自网民的谣言数量剧增,谣言种类也丰富多样,网络环境下的谣言传播有其自身的特点,把握网络谣言传播规律,防范谣言对社会造成的危害,需要政府、传统媒体、新媒体、网民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使得学校德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道德观的冲击下,学校德育面临许多困境。只有变“强迫服从”为“教会选择”才能使学校德育摆脱困境,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大学对于学生最主要的意义是扩大眼界、提高见识,使人拥有更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更高洁的人生境界,有丰富的不断超越自我的内在动力。因此,大学首先要带给学生的是现代文明的教养;其次是发展学生的洞察力、鉴赏力和批判性的思考力;第三才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最终,要帮助学生获得作为知识分子的品格。为此,大学应该是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是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的策源地。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characterize the general problem of selecting methods for decision-making. The traditional rational approach to choice is from economics, which offers expected-value maximization. The task environment of decision method selection, however, does not seem to provide the data necessary for carrying out the expected-value calculations. Our approach uses methods from the field of cognitive science. We develop the notion of domain size in fields such as chess, borrowing the concept of a chunk from human memory. We then develop a heuristic rule for choiceamongmethods. We propose this rule as one of many possible rules.  相似文献   

17.
差生问题是教育领域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多年来教育家们不间断地从不同角度探讨解决措施。文章就英语教学 ,从动机角度入手 ,分析差生的特征 ,介绍英语学习动机类型 ,提出了转化英语学习差生的措施 ,以求有益于英语教学中的差生转化  相似文献   

18.
根据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阐述新时期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使这项工作做到入情入理,情理融合,达到良好效果。思考与探究的要点是情与理的同一性、差异性与辩证性。  相似文献   

19.
大学语文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大学语文教学的情感育人功能,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功效是其它任何课程所不能替代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教学平台,以教材 (作品) 为媒介,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相似文献   

20.
本文深入探索和分析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参与意识,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践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