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仰,才能更好地实现公民道德建设目标。社会道德转向个体道德,个体主体性发挥着中介和桥梁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个体道德主体性,激发个体道德需要,培养个体道德能力,才能有效促进社会道德内化。为此,应当高度重视个体道德主体性培养,在培养个体道德需要、提升个体道德能力过程中,促进社会道德转向个体道德。  相似文献   

2.
道德内化中的主体张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要化解这种紧张关系,就必须使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并成为个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个体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内化,它不是被动吸纳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而是能动地选择、建构个体道德系统,充分体现了个体道德建构的主体性;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终生努力的事业;它不是既成不变,而是随着主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所以,道德内化的主体张扬过程就必然内含着道德创新机理,从社会方面看,即要给个体道德活动以充分的自由权利;从个体自身方面看,个体只有具备相应的道德建构能力,才能有力推进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的转化,从而实现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个体本质上是一种“现实的、个性化的社会存在物”。因此,个体道德的形成只能在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来完成,它是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并将其内在化的结果。这种内在化的过程具有他律性和自律性、反复性和持续性相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公务员道德建设必须重视个体道德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毋蕾 《焦作大学学报》2008,22(4):122-123
目前,公务员制度虽得到不断完善,但公务员道德失范现象仍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和办事效率。在公务员道德建设过程中,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个体道德培养。其一,它是“以德治国”方略实施的基本保障,是防止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根本途径;其二,它是公务员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实际运用;其三,它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推进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体育活动对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之间的关系及个体发展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同时为挖掘体育的价值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内化”即个体把外在于己的社会标准、规范等转化为内心的认知并通过主体表现出行为。在此层面上,道德内化是指个体把外部的道德要求通过认知与情感的结合而变成内部的需要的过程。在研究道德内化的过程中,理性、情感、良心等概念是自古以来各学者提出的关于道德内化的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7.
朱小蔓教授认为:个体道德的发展不仅是道德认知学习和教育的过程,也是道德情感学习和教育的过程。情感在道德成长中具有十分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个体道德的形成与提升只能在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它是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并将其内化的结果.这种内化的过程具有他律性和自律性、反复性和持续性相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道德情感的培育无疑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个体的修为是重要环节。道德知识和道德智慧是前提,道德生活的投身与体验是基础,行为过程中的道德反省是关键,道德境界的归化是目标。  相似文献   

10.
德育想象力是指德育工作者帮助个体运用道德想象力理解自我、他人与情境,对所面对的道德问题的多种可能性进行道德判断的一种能力。其实现了道德关系维度中从“人我”到“我我”之间的演变,让儿童“预见”他人感受的同时,从情感与行动上给予对方关怀和回应,使异质者“共生共融”。基于德育想象力,教育者应培育儿童的道德敏感性,增强儿童的直面痛苦力,触发儿童的情感融通点,以丰富活动、具身感悟、自我澄清的方式来引领儿童经历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个体发展为视野,道德完善是个体发展的价值目标,是道德主体发自内心并追求至高精神境界的内在价值取向,从本质上讲,道德完善体现了个体发展中情与理的和谐统一,这一统一贯穿于个体与自然、个体与他人、个体与自我等关系之中,从道德的角度体现个体价值的实现。道德完善视阂下的个体发展,是一种理想与现实、情与理的和谐统一,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体劳动能力的合理发展;二是个体交往能力的合理发展;三是个体精神生活的丰富。  相似文献   

12.
道德自我反映出个体道德心理的成熟程度,构成道德形成的内在根据。在现实的道德活动中,道德自我呈现出人生定向性、主体性与整体一致性的特质。通过个体精神、意志中功能的发挥,道德自我达成个体德性完善之实现。  相似文献   

13.
道德记忆是人类道德生活经历在其脑海中留下的印记或印象。道德记忆使人类在"过去"拥有过的道德风俗和习惯、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思想和精神、道德实践和行为成为可以回顾的东西。道德记忆可以区分为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个体道德记忆是关于个人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它是在记忆的个体框架内发生的记忆。集体道德记忆是在集体层面展开的,它展现的是一个集体性道德记忆框架,可以通过家庭、种族、宗教、组织、团体、军队、阶级、国家等等"集体"形式表现出来。道德记忆是人类道德思维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人类在"现在"和"未来"追求道德和践行道德提供重要依据,能够推动人类对其"过去"承担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4.
道德敬畏:个体道德养成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敬畏是一种道德情感,是社会个体在对道德产生崇敬和畏怯的基础之上,面对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而建立的"人心秩序".在现实环境中,对道德敬畏的回归,不应该只是外界强加给个体的善恶标准、行为规范、伦理标准等,而应该是基于主体内心的道德需要,把外在的道德法则逐步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信念.在当代中国,重塑个体道德养成中缺失的道德敬畏,唤起道德主体对道德法则的敬重和惧怕之心,并予以自觉地遵从,同时经过持续化的自律行为,形成一种内在的心理机制,才有助于个体道德的成长和整个社会道德价值秩序的维系.  相似文献   

15.
体验是个体对自身情感状态的主观感受,分享是个体在体验压力下产生的情感沟通和人际传播现象.本研究采用现象学方法,通过对645名4-8年级儿童情感体验作文的内容分析和道德情绪分享现象调查,以了解当前该年龄阶段儿童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情感分享的发展特征.结果表明,4-8年级学生在道德情感体验上表现出角色的低卷入性、诱因的高道德强度性、体验的负性偏向等现象学特征,在道德情感分享上则表现出分享情感的负性偏向、分享方式的直接性、分享要求的共感性、分享态度的真诚性和分享过程的控制性等现象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个体道德成长的教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德育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教育对象——学生个体道德成长规律的视而不见。学校德育必须根据个体道德成长存在的规律,创建真实的道德冲突,抓住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意志训练,引发、激活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才能取得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德育不是预设的,在很大程度上它是生成性的活动,是在偶然无序的人与人的交往中生成的。道德教育的存在必须以日常生活为前提。生活既是学生各种道德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道德践行的土壤。离开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教育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德育教育回归生活,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一、"生活化"的德育重情感情感在个体品德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  相似文献   

18.
张海瑞 《教书育人》2009,(11):91-92
道德既是一种外在规范,又是一种内心信念。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学校德育中仅仅将道德看作是外界强加给学生个体的外在规范,以至在德育中只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自觉意识的培养,致使很大一部分同学只是停留在道德认知的阶段,并没有将所学的道德知识自觉转化为道德行动,造成德育成效不高。因此,道德教育要想促成“由知到行”的转化,就必须要养成个体的道德自觉,激发个体源自内心的道德需要,丰富其道德情感。而这一切又必须在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中,通过学生个体自身的情感体验而获得。  相似文献   

19.
自律是反映人自身本质的一种主体性活动,它是指人们通过对外在制度、伦理、规范的认同,并将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内在认知模式来指导自身行为。道德弘扬主要是通过人们内心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等驱使主体作为来实现的,是道德主体理性的自觉、自愿行动。道德需要自律,道德自律是个体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中的个体为实现自身的自由和幸福而为自己设置的必然性规则。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度变迁时期,道德失范现象加剧,道德规范重建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毋庸置疑,在道德规范重建过程中,自律优于他律,因此要强化个体道德自律心理生成,使社会个体基于内心的道德需要而自觉遵从社会道德规范,并经过持续的认同行为逐步形成一种道德自律心理机制,进而优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20.
道德内化中的主体张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即个体不愿将社会道德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所实际遵循的道德规范与传统整体道德相去甚远,社会道德越来越外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漂浮于现实层面的无根的浮萍。要化解这种紧张关系,就必须使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成为个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个体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内化,它不是被动吸纳既定的社会的道德规范,而是能动地选择、建构个体道德系统,充分体现了个体道德建构的主体性;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终生努力的事业;它不是既成不变,而是随着主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