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有很多,而政治文化无疑是影响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在许多学者关于政治文化和政治稳定的研究中,往往从大众的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进行,并且将大众文化泛化为政治文化。从政治文化的主体产生角度,可以把政治文化分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而精英文化对于政治稳定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回顾大众文化概念的提出和演变,归纳出本文大众文化的特定范畴,概述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通俗文化的区别以及大众文化的特征,阐释了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被大众文化排挤的社会现实。从创作、情感、风格等角度更深入地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批判,提出大众文化应该吸收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优势,提高创作的自觉性,客观方面批判者不断言说、政府方面加强引导、受众提高自身素质等,从而在创作等方面实现突破,提高精神品位。  相似文献   

3.
我国二十年来的大众文化具有中国特色,具有显著的通俗性和平民性。目前大众文化流行,却受到精英文化的阻击,出现了“合法性”危机,精英文化应该给大众文化更多的生存空间,精英文人应该给大众文化更多的宽容理解,在强调文化的多元格局下,希望更多的精英文人理直气壮地参加大众文化产品的制作,来对抗外来势力对中国大众文化市场的迅速扩张。  相似文献   

4.
韩寒监制的免费文艺阅读App《一个》在精英文学圈和普通读者群有着不同反应,以此研究大众文化冲击下精英文学的应激状态,并厘清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本质性区别以解释二者矛盾的由来,同时分析当前中国大众文化语境的特殊性,及在此语境下,精英文学可以采取的立场与态度是必须找到自身的文化领地。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依赖于大众媒介、并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研究大众文化,首先应摒弃的是站在精英立场,应打破文化研究的精英立场,消除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森严壁垒。国家喉舌、民众依托的大众媒体的自律和责任感,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等精英群体对文化的使命感和创新的勇气和能力都是大众文化走出僵局的支撑。部分大众媒介及部分受众的批判和相应反思正是一股将现有大众文化相关事物走得更好更远的主要原动力。  相似文献   

6.
<正>20世纪末,中国进入大变革时代,社会文化急剧转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大众文化迅速占领文化市场。一般认为,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是一对矛盾对立的存在。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文化,是高雅文化,是用来载道的、用来启蒙的,它强调对于纯粹精神价值的维护和追求。而大众文化从价值取向来说,和精英文化完  相似文献   

7.
信息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迅速占据了大陆文化市场、充盈了人们的闲暇时间。大众文化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品格不同于政治文化和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创作者,以及文化批评界,只有坚守文化立场、紧握批判之矛,大众文化才会拥有灿烂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对于池莉小说的接受,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对之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评判。在精英文化领域中,池莉的小说遭受了严厉的批评,这与大众文化中长期的火热传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背景下,探讨两种接受现象背后深层的社会文化内涵,最后对池莉热现象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9.
大众文化与高教文化的冲突及调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众文化是指8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体制逐步转型以来,伴随着日渐繁荣的商业文化环境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消费性文化。大众文化以其娱乐性、流行性和大众参与性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文化形式,迅速占领着中国的文化市场,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呈三足鼎立之势,甚至逐渐取代了主流文化或精英文化的空间。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出现有其合理性,有其无法否认的积极价值。它是中国以往的政治文化或启蒙文化向娱乐文化的转型.也是从传统的审美文化创作向文化产业的转型。这大大推进了文化平民化的进程。如果说,大众文化更多地给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普通大众带来了接近文化的机会、亲近文化的可能的话,那么随着它长驱直入地进入高校,逐步占领高教文化的阵地,它给高教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却几乎都是负面的,也可以说,二者在基本特征上是互不相容,甚至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10.
曾麒霖 《考试周刊》2012,(45):11-14
网络高度发展的今天,“恶搞”已经不再是人们所陌生的对象,原来一直被强调的“精英文化”在当下追求平等的时代早就被民众所厌恶和反对。“恶搞”文化的“大众文化”形式让更多的民众有机会参与到现实社会生活中.让人们有机会实现平等、具有相同的话语权,让全民在参与社会生活中狂欢,让人民拥有对现实的反叛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但与此同时“恶搞”文化也给国民带来一定价值观上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对中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它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作为一把双刃剑.全球化既有利于我们解放思想、拓宽文化视野去吸收国外先进文化质素、借鉴西方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加快中原文化传承与创新速度,同时也对主流文化领导权、精英文化的话语权和大众文化的自主意识等构成挑战.遵循科学原则、运用恰当方法,是传承与创新中原文化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2.
英国文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雷蒙·威廉斯以两个关键词——"一整条生活之道"和"选择性传统"为核心建构了文化主义的理论逻辑,它表明:文化即文化史,文化史即历史;历史的主体是人,人的活动构成了"选择性传统",即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融合-冲突构成了葛兰西意义上的"霸权过程",应当给予大众文化的历史地位以适当的评价;历史发展的趋势是文化的民主化和家长制的进一步解体,而文化主义要做的就是推进这一进程。因此,文化主义和文化研究成了弱势群体捍卫自己生活之道和话语权的理论武器,推动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13.
英国文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雷蒙·威廉斯以两个关键词——"一整条生活之道"和"选择性传统"为核心建构了文化主义的理论逻辑,它表明:文化即文化史,文化史即历史;历史的主体是人,人的活动构成了"选择性传统",即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融合-冲突构成了葛兰西意义上的"霸权过程",应当给予大众文化的历史地位以适当的评价;历史发展的趋势是文化的民主化和家长制的进一步解体,而文化主义要做的就是推进这一进程。因此,文化主义和文化研究成了弱势群体捍卫自己生活之道和话语权的理论武器,推动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传播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传播在多元并存的张力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即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大众传媒对民众生活的日益渗透,使大众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于大众文化的批判和辩解也如影随形。从本质而言,大众文化是社会生活世俗化与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结果,消费性和单向度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特征,与精英文化相比,大众文化具有通俗易懂、受众范围广等显著优势,大众文化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和历史过程,这与社会的发展水平是相互印证的。  相似文献   

15.
网络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前沿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 0 3年 7月 16日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岳川先生在中央电视台CCTV .com与诸位网友就网络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前沿问题进行了交流。这次对话主要围绕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网络传播与文化的本质关系、全球化语境中的网络话语权问题、网络文化与中国形象问题、网络媒体的责任和游戏规则等展开了讨论。所涉及的问题是当下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王教授的观点个性鲜明 ,鞭辟入里 ,具有前沿性和学术性。尽管本文是对话体 ,但对话所阐述的观点对当前的网络传播与大众文化研究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因而 ,在王教授的授权同意后 ,我编辑部全文刊发此次对话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电视对文化的影响.分析了电视大众化的原因,指出了如何寻找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结合点来提高电视文化的品位。  相似文献   

17.
论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刘成思,陈阳"大众文化"也有人译为"通俗文化",英文为"popularCulture"或"massCulture",是相对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highCulture)、"严肃文化"而言的。"大众文化"这个词汇20世纪最早...  相似文献   

18.
2 1世纪是信息爆炸而传统文化匮乏的世纪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 ,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正逐步退出文化舞台 ,代之而起的是以消费主义为主旨的大众文化。从固有的文化形态退化的合理性、大众文化不同于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深层次成因角度探讨大众文化现象 ,同时对文化学术界普遍争论的雅俗之辩提出观点 ,以期寻求对文化消费引导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大众文化迅速占领文化市场。大众文化的渗透无孔不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校园生活也不例外。如何面对大众文化给语文学习带来的冲击,已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一、语文教育与大众文化的隔膜一直以来,语文教育强调的都是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语文课程被视为文化传承的工具,承担着传递意识形态的重任。然而,最近三十年以来,大众文化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逐渐消解正统意识和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推行文化上的享乐主义、嘲弄正统的意识形态,以轻松、快乐的原则迎合大众。  相似文献   

20.
大众文化是在工业化技术和消费社会语境下,通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适应社会大众文化趣味的文化范式和类型,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行为,其最显著的特性:狂欢化。在大众文化的挤压下,而以社会主流文化的承担者和价值观念的代言人自居的精英文化,已经或正在失却社会导师和中心话语的位置,退守到了边缘地带,对自己的身份感到焦虑。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应是两种质地不同的文化形态,二者之间是互相渗透、互相改造、互相制约的关系。一种健康的多元文化格局应是以自我批判、自我反思与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和合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