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五四"时期的周作人致力于对西方文化的介绍与引进,在西方文化中,他不仅关注西方文明的源头——"两希"文明,翻译与评介古希腊的文学,而且推崇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近代科学理性精神,以此作为自己思想的基石,构筑了自己的"人的文学"的思想大厦."五四"时期的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理论,对整个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极大丰富和激烈碰撞的一个关键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在文化教育领域出现了民主主义、民族主义争社会主义三种教育思潮.民族主义教育思潮因其自身局限和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并未得以实现.但民族主义教育思潮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采取虚心学习的态度,关注人在革命时期的发展问题,这对中国当代国学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的科学价值观历来以"经世致用"为核心.近代以来,这种实用主义的科学价值观一直以"中体西用"为原则,它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的输入,激励了中国人学习"西学"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极大地阻碍了中国人对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精神的接受.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过程深受这种传统科学价值观的影响,从洋务运动时期到新文化运动前后,虽然在学校制度、学科设置等方面改革颇具成效,但究其本质,中国在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理论等方面的教育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在"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下,西方的各种思想被介绍进来.不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随着杜威等人的来华也进入中国.教育界出现了改革的活跃气象.陈鹤琴在美国留学时就曾受过杜威等人教育思想的陶冶,回国后便一直致力于中国儿童教育的改造.他对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死气沉沉的教育素来不满,力图借鉴西方现代教育成功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实验,创造出科学化、中国化的教育理论,对中国的传统教育进行改革.二十年代,陈鹤琴在南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实验,写出了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思想的发生过程中,有一种情形颇值得玩味:即使在那些看似激烈反传统、看似主要依靠移植的思想观念中--比如科学--仍然以某种方式"旧瓶装新酒",依靠中国古代传统并且保留了中国古代传统.与此相应,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科学观的某些特征或许可以启发人们反思对西方科学观的通常理解.这样的反思同时内在地要求反思中国现代思想研究的习见范式.若非如此,我们将很难看到,中国现代精神传统的意义,不在于创建了一个试图接近于西方现代又"走样"的中国现代思想,而在于:在一场规模宏大的"思想实验"运动中产生了一些有别于西方现代的另一种可能的新世界观的"萌芽".  相似文献   

6.
大学一词最早在汉语和英文两种语言中完全不同的涵义,正与中国和西方文化中不同的教育理念相印证:中国的传统教育重视道德教育,追求社会的至善境界;西方的教育重视科学教育,追求物质的发展.现代中国遇到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经济建设、国计民生、国力水平都有了空前的发展.中国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中国教育思想的改革,得益于中国与西方两种教育思想的融合与实践,是中国与西方两种教育思想、两种文化相结合的结果.和谐是发展之本,而教育又是和谐发展的根本.结合当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未来中国的教育一定要在强调科学的同时,更加重视道德教育,尤其要充分体现出"中""和"文化的精髓.从而保持当今社会的大好局面,并对当今社会有所改进并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近代时期是一个面临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型的特殊时期,考察这一时期西方财政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路径、主体、规律和特点,有助于更加深刻的认识西方先进思想在中国理论构建和经济实践中所起的作用。以传播路径等要素为切入点,力图全面揭示西方财政思想在该时期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许多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了达到在中国传教的目的,他们以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为敲门砖打开了中国大门。这些传教士都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在气象方面,他们向中国人民传播了新的气象理论和思想,并对一些气象现象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明清时期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受到这种新的气象观念的影响,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著述中,因而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气象思想的革新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孔子历来被称为"圣人",《论语》被作为"圣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很长时期里占主导地位,其中的教育、政治思想尤为人所重视.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科学思想发展的起源时期,作为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源头,孔子的思想、思维结构、个人偏好等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中国科学的发展方向.为了更明晰地解构出孔子思想对中国科学发展所起的作用,笔者没有把孔子视为一个"圣人",而是把他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中,作为乱世中一个坚守自己理念的知识分子来看,主要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周公礼乐制度对孔子思想影响的角度,力求探究孔子自然观的影响因素,从侧面了解孔子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的自然科学家以<科学>月刊为阵地,积极进行科学宣传.他们不但大胆传播西方科学知识,率先确立真正近代意义上的科学观,而且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积极呼吁创建中国的科学事业.他们的科学宣传是五四思想文化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人文思想家的科学宣传共同构成了五四科学思潮的整体及其多重意蕴.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五项核心素养中,《逻辑与思维》教材的编写聚焦科学精神的培育。培育科学精神离不开科学思维。学会科学思维,就是要在掌握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学会在实践中应对复杂局面,创新性地解决复杂问题。教材在阐述科学思维条件的基础上揭示了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在辨析常见逻辑错误的基础上解说了逻辑思维的要义;在批判形而上学思维的基础上阐述了辩证思维的精髓;在实践需要的基础上介绍了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等要求,旨在引导中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思维认识世界、探索世界,以科学精神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2.
张仁明、王兆春和黄朵著《墨经辞典》,取精用宏,综合创新,采撷百年来《墨经》训诂考证和义理研究成果,树立《墨经》专书辞典的典范,是学术界的盛事,墨学史的里程碑,辞书界的创举,对中国语言、逻辑、哲学、科学和思想史研究,有重要学术价值;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中绝两千年的《墨经》研究,传承墨家科学人文精神,有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实施"课程思政"是国家发展本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方针的重要途径。在基础力学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需要不断发掘力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及责任意识等方面的优势,并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与力学知识巧妙融合,在引导学生思考力学问题的同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力学发展对科技发展的作用、体会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和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张国 《唐山学院学报》2018,31(1):6-10,16
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了系统深入和富有特色的诠释,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当时中国的广泛传播。著作中体现了李大钊独立思考而不盲从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海纳百川的借鉴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重温这篇光辉著作,中国共产党人仍旧能够从中得到做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工作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文化中欠缺科学精神为研究视角,初步分析了当前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思维取向,例如科学主义式的研究思维取向、欠自主式的研究思维取向、人文主义式的研究思维取向、激进建构主义式的思维取向等,认为尽管这些思维取向均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局限,需要在科学精神的引导下进行研究思维取向的辨证转换和整合以提升教育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科学体系,各有其内在的学科内容。但从思维方式看,中医较之西医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本文通过病因学、治疗学、药物方剂学、医德论和诊断学等五个方面的比较,从学术理论和临床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医的整体思维、辨证思维、合和思维、社会科学思维、辨症施治的思维方式较之西医的解析思维、机械思维、对立思维、自然科学思维、重病轻症的思维方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主义和人文精神,在人本关怀和自由理性这一基点上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语文教师的人文精神,就是在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批判精神与生命关怀、逻辑思辨与审美想象三个方面谋求融通共建。  相似文献   

18.
在中西方文化视野下两者的基本区别是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在入世思想、道德思想、伦理观念、中庸哲学的支配下,诗文以教化为功用的中国文学在内容上偏重政治主题和伦理道德主题,缺少“科学精神”的体现;西方文化讲求劳动与知识的结合,以及没有权威、人人平等的精神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西方文学直接受惠于其思想营养的丰富性和多维度、多彩多姿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的科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独秀阐发了科学的社会价值 ,论证了发展科学、弘扬科学精神的必要性。其科学概念的内涵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尤指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 ,其科学观则从实证主义逐渐发展到唯物史观。陈的科学思想具有浓厚的唯科学主义色彩 ,并主要在伦理道德和信仰领域应用科学概念 ,视科学为一种准宗教信仰。这些倾向对于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了实现“学为真人”、“为民造福”的夙愿,终生热爱学习,崇尚真理,漂洋过海求学问,东奔西走探真知。在自己广泛涉猎知识、求取学问的同时,善于总结与思考学习的理论与方法,站在中西文化交汇的高度,围绕学习目的、学习主体、学习条件、学习方法和学习精神等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对学习的相关理论作了详实的论述。这些论述字里行间渗透着以民为本、注重实践的主题,充分展示了作为伟大教育家的博大胸襟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爱国情怀,同时也体现了作为教育活动家的实践精神和作为学贯中西学问家的宽阔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