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元代程端礼的《读书分年日程》是朱子读书法的衍生物,它在清代颇受重视,许多读书人将其视为读书指南;它在书院教育中也被采用,纳入书院章程。书院生徒以此作为自我评判的标准。生徒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培育其恒心和自我反省的能力,最终达到身心之自持,促成德与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省级书院出现于嘉靖、万历年间,清代雍正时正式建立省会书院。省会书院由于经费充足、频受皇帝关顾,生徒筛选严格等优势和特点,成为各省教育、文化与学术中心。清中后期,省级书院中又增设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新生代书院。  相似文献   

3.
乾隆三十年至乾隆四十年之间,是蒋士铨戏曲创作的一次高潮。在此期间,他流转于江浙一带的书院,共创作了五部剧作。蒋士铨中年书院时期戏曲创作高潮的形成除却与他早年的坎坷遭际与南归之后的复杂心态密切相关外,也有一定的客观促因:江浙地区戏曲品评之风的盛行、演出活动的激励以及众多剧作家汇聚所形成的客观文化环境都对蒋氏的戏剧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古代书院类型众多,从经费来源看,有民办、官办、民办官助、官办民助;从教育目的看,有为科举服务、有静修德业;从教学形式看,有以讲学为主、有以会讲为主、有以考课为主.书院教师的任务,按书院的类型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说是三个方面:教授生徒、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在教授生徒中,不同类型的书院教师形成了不同的教学特色;在学术研究中,书院教师尤其是学术大师,一般勤于著述与交流学术.对书院教师教学者和研究者的担当,这里不作赘述,着重谈谈书院教师服务社会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场所。书院学规是书院师生精进学业时遵守的基本章程。白鹿洞书院学规由朱熹拟定,一直被许多书院奉为"圭皋"。学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确立办学宗旨,明确阅读目的;二是界定阅读内容,给书院生徒规范进德立品、修身养性的程序和方法;三是宣讲阅读技法,为书院生徒提供读书治学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承担者,是学校运作系统中最为积极主动的要素。在宋代书院里,教师与学生同样是最为活跃的因素。由理学家们创办和主持讲学的宋代书院在古代书院中独具特色。书院教师大都有较深的书院情结,与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们的吸引下,大量生徒慕名前去求学。教师与学生以道相交,感情深厚,关系极为融洽,师生关系达到了一种令后人向往的和谐境界。  相似文献   

7.
胡居仁是明初重要的理学家、书院教育家.他绝意科举,毕生与书院结缘,先后受业、掌教、创建、主持和访学多所书院.他在生动的书院教育实践中形成了内容丰富的书院观,包括"刊落浮华,一趋本实"的书院教育宗旨、"好古信道"的书院教师观、"汲汲于奔竞者不必招至"的书院生徒观等.胡居仁以发明书院之独立和不妥协精神,在中国书院吏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19世纪前期专门研习汉学的书院以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为代表,虽然这些书院的创立、教学活动部宣称不以培养科举人才为主要目标,甚至将科举之学排斥在教学内容之外,然而这些书院不仅不反对生徒应举,而且生徒的科举及第率都相当高,这说明汉学书院仍然无法脱离科举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沈起元是清代前期著名的官员和理学家,为官期间,重视教育,特别是在书院教育方面卓有成就,曾先后执掌多所著名书院,尤以在娄东书院的成就最为突出。作为其书院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沈起元执掌娄东书院三年,是其理学思想发展与传播的一次充分实践。他为书院生徒制定的《娄东书院规条》,推动了娄东书院的发展。娄东书院后来发展成为江南地区的著名学府,沈起元实具有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10.
古代的"课程"是指学生根据考课目标而自我安排的学习规程。清代广东书院存在着两种课程模式,一种为应付科举而设置,一种为崇尚经史古学而设置。这一差异导致了"无课程"与"有课程"之书院的分野,展现了两类书院不同的教学风格,进而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无课程"书院注重围绕科举内容进行考课,这导致书院生徒不能潜心做学问,而有追求科名等沽名钓誉之行为;"有课程"之书院注重经史教学,强调学问的经世致用,进而保障生徒的自主学习,体现出对传统教育本真的回归,这是晚清书院改革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1.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门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琼台书院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迄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琼台书院是清代琼州府立书院,曾经培养出1名探花、10多名进士和众多举人,教化生徒万余人,对海南文化教育事业的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2012,(19):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曲院风荷南侧,端坐着一块汉白玉石碑,碑上镌刻着"崇文书院旧址"。今天的浙江省实验学校——杭州市胜利小学正是由此发轫。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巡盐御使叶永盛首创崇文书院。四百余年,由崇文书院到胜利小学的沧桑变迁,是一段盛世荣耀显赫、乱世几度兴衰的历史;是一段先人呕心沥血、教书育人、锲而不舍、痴心办学的历史,写就了杭州教育史上的一段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书院采用肯定生徒个体性的分年教育和因材施教,注重知行合一的品德践履,营造潜移默化的德育环境和实施颇具实效的考评制度等德育方法。书院的德育实施方法具有注重在逻辑上的贯通性,在程序上的完整性,在实践上的可操作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畿辅重地河北,其书院和科举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书院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教学组织机构,必然与科举这一选才机制有着极大的关联。从书院的培养目标、分布地域、山长聘任、生徒招生、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其与科举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河北书院在丧失自身独立性的同时,也为河北科举大省的形成提供了巨大的教育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钟山书院是清代著名的省会书院,清代著名的校勘大家卢文招曾先后在此担任山长近十年,他改革教学内容,以经术导士,同时在书院努力著述校勘并带动生徒参与其中,开创了钟山书院的学术风气,培养了许多人才,使之成为江浙一带重要的文化学术基地。  相似文献   

16.
钟山书院是清代著名的省会书院,清代著名的校勘大家卢文弨曾先后在此担任山长近十年,他改革教学内容,以经术导士,同时在书院努力著述校勘并带动生徒参与其中,开创了钟山书院的学术风气,培养了许多人才,使之成为江浙一带重要的文化学术基地.  相似文献   

17.
赵宋占有江南以后,白鹿洞学馆。已是民间人士所创之书院,而决非“国学”,“国库”。宋初白鹿洞书院生徒人数决不可能有数千人,无论从地域环境以及经费来源讲都可作证,白鹿洞书院在北宋时经历了三次兴废,事实如此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徽商凭借其同乡互助、儒贾结合及结交官府等方式在两浙盐业经营中独占鳌头。盐商经营于异地,为解决子弟教育往往在当地兴办家学和书院。由徽商主持兴办的崇文书院、紫阳书院、正学书院和锡山紫阳书院为两浙文教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宋代书院管理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是中国书院制度创立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宋代书院的组织管理富有成效 :生徒管理制度化 ,教学管理特色化 ,经费筹措多样化。这对现代高教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德育》2021,(1):F0003-F0003
杭州市崇文世纪城实验学校于2018年9月开学,隶属杭州崇文教育集团。学校秉承400年历史的崇文书院文脉,以“崇文尚德”为校训,确立了"小德大爱"工作总基调,围绕“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四大主题,全面实施“新班级教育”课程,重构学生学习时空,着力培育“存德性、明自我、会学习、擅交往、有视野”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