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是人体系统的主帅。它通过血流提供氧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而发展人的生命力。1.脑运动是完全必要的,因其可通过增力。用脑部分的血流量,增强脑体;脑运动须结合进行体育运动,以增大周流全身的血流量.从而相应地增多脑血流量。2.就脑与体内各系统各器官的相关分析:脑运动可通过大脑里的许多功能区,分别控制、协调着人体的各种活动。脑运动能促进人体发育,延缓老化过程,因为,人的机体发育,脑部领先,从而有效地促进身体发育;衰老,也始于脑。大脑健康,才能发育正常,衰老延缓。脑运动可使人的记忆力不随年老而减退。记忆力衰退已不被科学界认为是衰老的自然化过程。脑运动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抗御疾病。脑部和免疫系统存在着神经联系,两者是相互沟通的。脑运动能增强大脑对周围环境的抗温耐寒能力。全面地进行脑运动,可扩大脑功能,促进人体更全面地发育,增强人的体力。结论:脑运动可促进脑部健康,从而增强体质,延缓衰老。老人切忌“全体”,更忌“过劳”;脑健才能身康;脑健才能智增。健康长寿的前提,在于脑健;而脑健的关键,在于结合体育,适当地进行脑运动。生命在于脑运动!  相似文献   

2.
有关人类脑健康的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动物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促进动物脑的神经再生,改善人脑的认知功能,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并进而介导脑老化的进程,防止脑衰老;此外,运动还可促进帕金森病的行为恢复。以上这些相关研究主要以成年动物或人为研究对象,但生命早期的运动对于脑发育乃至以后整个生命过程中脑健康的影响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游泳运动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脑自由基代谢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和海马CA1、CA3、DG区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24月龄SD衰老大鼠,随机分为衰老对照组、衰老运动组,20只5月龄大鼠为成年对照组。对照组在笼内正常生活,衰老运动组采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连续8周。8周后检测大鼠脑自由基SOD、GSH-px、MDA及大脑AchE的活性,利用八臂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半定量方法对海马CA1、CA3及DG区nNOS神经元的表达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1)与衰老对照组比较,衰老运动组参考记忆错误次数及总记忆错误次数均显著减少,完成八臂迷宫的时间显著缩短;(2)与衰老对照组比较,衰老运动组大鼠SOD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减少,AchE活性均显著减弱;(3)免疫组化结果:衰老对照组大鼠海马CA1、CA3、DG区nNOS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和面积均显著低于衰老运动组,衰老运动组DG区nNOS免疫阳性细胞灰度值显著增加。结论:长期游泳运动可提高衰老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机理可能与游泳运动提高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改善受损的中枢胆碱能系统及增强大鼠海马CA1、CA3、DG区nN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已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展,并且在数十年内不可逆转。伴随增龄逐渐出现认知功能,特别是学习、记忆、情绪调节等功能的衰退。运动对老龄脑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其机制仍远未阐明。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运动对老龄脑形态结构、机能代谢的重塑,为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帮助老年人实现健康衰老和成功脑衰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原  郝英  朱明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6):651-653,656
运动猝死是运动医学领域和体育界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它给开展体育运动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依据运动猝死的定义,对华中地区收集的38例运动猝死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运动猝死者平均年龄28.8±16.7岁,年龄范围13~72岁,其中30岁以下21例.猝死发生率男性多于女性,死亡原因以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肌炎等心源性猝死最为多见,脑源性猝死在运动中时有发生.文章分析了运动猝死发生的内在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老有所键是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根本前提和物质基础。他的主要标志,是通过体育运动推迟自己的生理学年龄,使70~80岁老人拥有50~60岁中老年人的脑力与体力。这对于我国社会实行老人自助、老人互助,实现现代化具有特殊意义。推迟生理学年龄是可能的。途径是进行以脑运动为主导的健身运动。其理论依据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原理和系统科学的结构与功能相关原理;自觉性原理和适宜运动原理。老年健身锻炼应以舒缓有氧运动为主。有氧运动能在较大程度上防止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步行、慢跑、反序运动是简单易行且较有实效的有氧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实质是生命在于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7.
刘荣付 《健身科学》2013,(12):36-37
现代医学认为健康长寿的关键是运动,不过最关键的运动,并非身体运动,而是“脑运动”。中医也把健脑视作养生之首。中医基本理论的渊源《素问·脉要精微论》中便有“头者。精明之府”的记载。脑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那么中医养脑健脑有哪些方法?又需要注重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奔进小康之日正是进入老龄化社会之时;应纠正"年老脑必衰"、"年老体必衰"的片面观点;我国现代老人与50年代前的老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老有所养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子孙逐渐地难以按传统方式而尽其孝道;关键在于大力增强老人的脑力与体力,"为"、"养"结合.老龄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负担,主要不在于老,而在于衰;实际上55—60岁后的脑力可以成为极其重要的社会资源.生命在于脑运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控制和调节人体的功能;人体发育过程大脑最早完成,人的衰退也始于大脑;脑运动存在着五条规律:一、通过用进度退规律的探索,认为"年老脑必衰"、"年老体必衰"的传统观点应予否定;二、通过适度用脑规律的探索,认定无所用脑,未老先衰;过度用脑,"范性形变";适度用脑,事半功倍.三、通过强化规律的探索,认为需要整体地开发左右脑.四、通过脑体交替互动规律的探索,认为只有脑体互动才能老当益壮.五、通过身心互动规律的探索,认为宜将身心作为整体予以研究、解决.脑运动方法有五:一是直接炼脑;二是通过手炼脑;三是通过音乐炼脑;四是通过炼功而炼脑;五是通过心理及其他因素炼脑.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规律,对我国2000年到2007年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案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运动猝死案例103例,涉及23个省(市).调查发现,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具有以下规律:男性运动猝死人群明显高于女性;运动猝死年龄分布以30岁以下和50岁年龄段为主,呈典型"马鞍型",主要为学生和离退休人员;运动猝死项目主要为跑步、足球、篮球等项目,项目猝死的危险性与运动强度和量有关,通常高强度、大运动量、竞技性的运动项目猝死风险较高.我国大众健身人群一天中运动猝死发生高峰是早晨;一年中运动猝死高峰月份为3月和11月,其次是7月.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病因以心源性猝死最多,其次是脑源性猝死.根据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规律,提出了今后运动猝死预防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动与补钙     
生理专家们的研究表明,运动能使骨变得强壮,并能延长寿命。哈佛大学教授 RalphPaffenbarger对人的运初与寿命进行的研究表明,40岁的人运动 1小时,生命延长 1.95小时;70岁的人每运动1小时,生命延长2.47小时。55岁不运动的妇女通过健身走、跑、登山及补充含钙量高的食物9个月以后,骨质增5%(若单补充钙而不运动,则骨质不会增加)。这个数字看起来不算多,但与不运动者每年损失2.5%的骨质相比,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11.
生命在于科学运动。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机能的衰老是自然现象。但是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延缓人的衰老过程,延年益寿,能够对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心理机能产生积极影响,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问:管狭窄导致头晕,现正在输液治疗,医生说还有些脑动脉硬化,我想问一下有没有适合吃的保健品?还有,他们上下楼腿不灵活,还会感到痛,有什么适合的补品吗?敬候您的回复. 答:颈部椎管狭窄导致头晕,是因为脑供血不足,缺血缺氧所致,可以服用补氧胶丸和红景天颗粒茶;脑动脉硬化宜常活动,饮食要八分饱,并保证充足睡眠;上下楼腿不灵活,感到痛,是体质衰老的表现,可以服用有延缓衰老作用的绿手指麦绿素.  相似文献   

13.
康寿强化计划适量运动运动是生命的需要,人体60亿条肌肉纤维、639块肌肉,都需要运动才能生长发育。只有运动才能提高人体的生理功能,增强身体传输氧气能力,使体内产生超氧化物岐化酶,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清除体内废物,延缓衰老。由于运动中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可给人体的部分经络以刺激,所以,运动锻炼实际上就是经络锻炼。而经络是人体的一个保健控制系统,它甚至与意念、思维等脑功能相关,起“行气血、营阴阳”、“决死生、处百病”的作用。人到老年以后,受身体条件限制,只能做一些步行、伸展、按摩、气功等温和运动。应进行以下锻炼:1、做“…  相似文献   

14.
与衰老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力量下降称为衰老性肌萎缩.衰老时骨骼肌内氧化应激增强会导致线粒体机能下降、分子炎症,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诱导肌纤维凋亡,并干扰蛋白质代谢平衡,这可能是衰老性肌萎缩的重要机制.遗传操作研究和运动锻炼研究已证明转录辅激活因子PGC-1α表达增强有利于降低ROS生成并增强线粒体生物合成,降低炎症基因转录.激活蛋白激酶Akt可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还可抑制蛋白质分解和凋亡.通过运动训练调节PGC-1α、Akt的表达和活性可能是运动干预部分地逆转衰老性肌萎缩的内在机制.探讨衰老性肌萎缩的细胞分子机制及运动干预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及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古代诸子思想和历史典籍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我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形成的4个理论来源,分析了它们对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理论和实践活动的重要影响。经历了数千年的检验与优化,我国养生体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与方法,其特征是:选用独特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尤重植物神经系统及由其调控的基本生命功能的锻炼,以使两大神经系统所调节的全部生命机能向整体协调与优化、延缓衰老的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系统科学开放性原理,结构与功能相关原理和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理论,研究、认定推迟人的生理学年龄,是增强体质的标志;根据整体性目的性原理和相关性原理,研究了人的时序、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年龄的联系与区别,研究了健身体育与竞技运动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整体性原理,认为体育运动应包括作为人体主导部分的脑运动,只有脑体结合整体锻炼,才能推迟人的生理学年龄。生命在于运动,生命更在于脑运动!  相似文献   

17.
运动性猝死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屡见不鲜,在体育场上发生的一系列运动性猝死事件震撼了国际体坛,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在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运动性猝死的大量文献后发现,猝死的发生率男性多于女性,30岁以下为高峰,死亡原因以心源性猝死最为多见,脑源性猝死在运动也时有发生.针对我国运动猝死的发生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生命更在于脑运动,是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脑科学和医学迅猛发展得出的新结论。脑体运动是相互区别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然而又是不可相互代替的。大脑具有无穷的潜力。发展脑运动是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社会需要,是促进人体健全发展,延缓老化、推迟生理学年龄的切实需要。结合健身运动适当地进行脑运动从而推迟生理学年龄是可能的。脑运动有:用进废退、适度用脑、整体开发、身心互动和脑体交替等规律。方法有:直接、通过手、通过足、通过音乐舞蹈活动、通过炼气功等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变化,是衰老的重要表现。已知,内分泌系统所产生的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毫无例外地要与靶细胞中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后.才能产生各自的生物效应,唯其如此,衰老时受体系统的变化颇受重视。鉴于糖皮质激素(GC)是维持生命运动所必需的重要激素,以及靶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变化有可能影响靶细胞对GC的反应性,加之外周血白细胞又是一种不难得到的实验样品,为此,本文研究老年人外周血混合白细胞GR变化特征,并与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作了比较,以此作为衰老受体学的起点,试图为运动抗衰老机制开辟受体学思路。  相似文献   

20.
体育的魅力     
一场体育比赛,成千成万的体育迷们狂呼于场内,数以亿计者在场外“揪心”。一次大型国际运动会,并不比联合国大会逊色。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种族,不同的风俗,能在瞬间融合。一个足球,有时会牵动一个地球。这就是体育的魅力? 有人说:体育是生命的形式之一。人在获得生命的同时,也获得了使生命延续不衰的机制,即运动。运动是人的本能,与生俱来,无时不在;运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