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都是由国家统一组织编修的综合性目录,是我国古代目录发展史上的三大界碑.本文就我国古代目录学由初创到集大成的发展概况来清晰地呈现"集部"在三部目录书中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2.
朱彝尊<经义考>是中国经学史上一部重要著作,是经学史、目录学史研究的必备之书.但这部重要著作的毛奇龄<经义考序>却多有讹误疏失,本文对毛奇龄的这些错误一一加以辨正.  相似文献   

3.
清乾隆时期由纪昀等人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中国古典目录学之大成,然亦时有讹误.本文共对<总目>中的10处谬误加以订正.  相似文献   

4.
郑樵的<通志·校雠略>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目录学理论著作,<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官修书目最完善、最成熟的代表,其<凡例>是对该书目的理论阐释,可以视为一篇清代有关目录学理论的著作.二者无疑包含了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目录学思想.分析二者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我国古代目录学理论的发展变化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四部分类目录,是继《汉书·艺文志》以后的第二部重要的古代综合性图书分类史志目录。它对我国古代目录学影响深远,对古籍考证、辨伪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以学术创新为导向,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研究专著。书中的学术创新既包括言说对象的创新,也包括言说内容的创新。前者体现在积极发现未被学界当作问题进行有意识研究的内容,如对古代书目分类线性次序的分析、对同一类目中典型文献和非典型文献的区隔;后者体现在对固有问题的重新解读,如对刘向叙录"上行文书"性质的定位、对"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本义的重新界定等。而无论何种创新,都以古代目录和传统文化的互相映照和彼此对读为前提,因而应该说,《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是一部基于传统文化的对古代目录学学理体系进行解构和重建的著作。  相似文献   

7.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经籍考>是一部目录学著作,书中体现了辑录体的编撰方法.从目录的辑录体出发,结合<经籍考>,说明了辑录体的定义、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邓建 《图书馆学刊》2009,31(10):81-83
通过对正史艺文(经籍)志中的“目录之目录”——簿录篇和目录类进行考察,可以窥知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流变。《隋书·经籍志·簿录篇》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的首例“目录之目录”,表明中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从《旧唐书·经籍志·目录类》到《清史稿·艺文志·目录类》,“目录之目录”不断发展,渐次兴盛,展现了中国古代目录学逐渐走向鼎盛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倪莉 《图书与情报》2008,(1):123-127
文章从目录学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戏曲及戏曲目录的发展史,重点梳理各阶段重要的戏曲目录,并探讨了戏曲目录对目录学史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隋书经籍志》是一部版本目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书经籍志>既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经史子集命名的史志目录,又是一部版本目录,其<总序>部分是一部写本目录,而正文部分则著录了大量的同书异本.<隋书经籍志>成为一部版本目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编撰<隋书经籍志>是一个较大的工程,绝非一人所可为,其预修者有待详考.而书中所提"传拓之本",似为"响揭"之误.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1.
党燕妮 《图书馆杂志》2005,24(2):64-68,44
佛经目录在中国目录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佛学研究亦有重要意义。佛经目录于目录学方面最大的成就和影响,在于其十分严谨完备的分类体系,本文试对佛经目录分类体系的产生、发展到成熟确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敏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5):139-142
认为建立分类法类目体系应把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作为一个基本原则,不能因强调文献的特征而忽视各学科的特性和运动规律。《中国图书馆分类法》5个版本对目录学类列所设子目的细目的扩缩变化,既遵循学科发展原则,也遵循文献保证原则。提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目录著作的列类应体现分类法对科学分类的遵循,组建一个完整的目录学知识系统,促进目录学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认为目录具有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唤起民众的社会作用,主张目录学为社会服务。他编撰的《西学书目表》,是首创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书目分类法。他重视书目的阅读指导功用并把它上升到学者自立和国家自强的高度。他发表《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一文,对研究佛经目录卓有成效。他对近代中国目录学的广泛深入研究及其目录学理论和实践的巨大成就,带动了目录学研究,开一代研究之新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从时空转向的角度,揭示古典目录学的近代境遇,并为分析传统文化的近代化转型提供基于书目的解释与说明。[方法/过程] 以图书、学术和目录的相互建构为视角,在中西目录学此消彼长的语境中系统梳理古典目录学的近代化历程。[结果/结论] 时间上“范围古今”与空间上“兼及天下”的古典目录学,最终仅著录“中国”“古代”的典籍;而西方目录学则成长为独步中西、超越时空的普世性体系,从而也为区域性和时间化的西方文明异化为世界性的普遍真理提供了书目体制上的学理铺垫。相应地,颠覆以西方为中心的目录学一元论话语,也是世界文明走向中西互补之健康生态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牛卫东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5):139-143
随着译经事业的开展及大藏经版刻的出现,宋代的佛籍目录编撰有了新的进步,在收录内容、编纂方法和结构体例上较之前代有了新的开拓。宋代的佛籍目录编撰促进了我国佛籍专科目录学的发展,并推动了当时佛教在民间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6.
书目分类导航系统的快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联机书目检索系统中,面对分类检索功能日趋弱化的现状,指出“提问式”分类号检索模式限制着分类法检索功能的发挥,分类检索必须从“提问式”向“浏览式”转变。在此基础上,结合用户联机检索特点,设计出基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树型结构的书目分类导航系统,并详细描述系统的功能、体系结构、开发技术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Describes the position claiming that the contemporary technological, sociopolitical, and socioeconomic environment gives us pause to consider the core theory and practices of bibliography, combining bibliography of the work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bibliography of the text (in textual studies and scholarly editing), and bibliography of the artifact (in book history and now digital forensics), and calls for collaborative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se fields to ask, is there a new bibliography?  相似文献   

18.
This selective annotated bibliography is a guide to scholarly articles about use of the State Secrets Privilege during the War on Terror. Use of the privilege became controversial during the presidential administration of George W. Bush, resulting in a scholarly debate over the privilege and the propriety of its use in litigation concerning measures taken by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in the years following the terrorist attacks of 11 September 2001. This bibliography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scholarly literature to lawyers, scholars, and students.  相似文献   

19.
20.
《资料收集管理》2013,38(3):35-44
Collectors of children's books use Harry K. Hudson's bibliography of American boys' series books as a source list in expanding their personal collections. Scholars of popular culture use the bibliography as a tool in locating books that reflect everyday trends and mores of the general American public. The bibliography, now in its third edition, has undergone considerable change over the years; and this change reflects the evolution of a simple finding aid for personal collectors to a bibliography used for scholarly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