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办学理念的缺失是我国中小学办学的普遍现象:有的学校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有的学校虽然明确提出了办学理念,却又存在“口号化”、“名不副实”等情况。然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校园文化的建设、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等都离不开办学理念的支撑。因此,学校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理念”,并努力提炼出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办学理念。本期“视点”,从中小学办学理念的缺失现状、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的形成(包括校训的提炼)、办学理念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方面对学校如何走向理念办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办学理念的缺失是我国中小学办学的普遍现象:有的学校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有的学校虽然明确提出了办学理念,却又存在“口号化”、“名不副实”等情况。然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校园文化的建设、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等都离不开办学理念的支撑。因此,学校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理念”,并努力提炼出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办学理念。本期“视点”,从中小学办学理念的缺失现状、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的形成(包括校训的提炼)、办学理念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方面对学校如何走向理念办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办学理念的缺失是我国中小学办学的普遍现象:有的学校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有的学校虽然明确提出了办学理念,却又存在“口号化”、“名不副实”等情况。然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校园文化的建设、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等都离不开办学理念的支撑。因此,学校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理念”,并努力提炼出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办学理念。本期“视点”,从中小学办学理念的缺失现状、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的形成(包括校训的提炼)、办学理念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方面对学校如何走向理念办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办学理念的缺失是我国中小学办学的普遍现象:有的学校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有的学校虽然明确提出了办学理念,却又存在“口号化”、“名不副实”等情况。然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校园文化的建设、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等都离不开办学理念的支撑。因此,学校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理念”,并努力提炼出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办学理念。本期“视点”,从中小学办学理念的缺失现状、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的形成(包括校训的提炼)、办学理念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方面对学校如何走向理念办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办学理念的缺失是我国中小学办学的普遍现象:有的学校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有的学校虽然明确提出了办学理念,却又存在“口号化”、“名不副实”等情况。然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校园文化的建设、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等都离不开办学理念的支撑。因此,学校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理念”,并努力提炼出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办学理念。本期“视点”,从中小学办学理念的缺失现状、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的形成(包括校训的提炼)、办学理念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方面对学校如何走向理念办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一个新的亮点。校本课程开发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办学宗旨均是校本课程开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因。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要把教学主体的角色还给教师与学生,找回他们在大一统的课程体制中失去的自主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思想与灵魂。这种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要贯穿或渗透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7.
<正>湖南省长沙市周南秀峰学校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自2015年创办以来,围绕“让学生享受最前沿教育”的办学理念,把学生培养成格调高雅、学业优良、体魄强健的合格公民,成为学校办学的追求。一、策略选择:源自需要(一)夯实“秀”校本课程研究基础成立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秀”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确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制定《“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总体方案》,部署分工,分头实施。  相似文献   

8.
校本的英文是school-base,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本文拟就校本课程建设的热行动谈谈笔者的一些冷思考。校本课程建设的热行动热行动之一:师生两方着手校本课程建设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教师着手,以校本培训与教研、课程开发、学分管理为切入口;二是从学生着手,以课程选择和评价为切入口,全面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校本培训与教研是我们落实校本课程建设的基础,让每位教师了解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校本课程建设对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开发校本课程是我国教育改革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特征。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可以使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风、校风和学校灵魂在课程与教学活动中得到体现和实现,使一所学校保持本来的特色和生命力。然而,在目前农村高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提出见解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学》2011,(7):67-68
课程校本化是上海二期课改倡导的理念之一。然而,一些学校在全面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只是一味行动,使校本课程成了宣扬学校“特色”的课程,忽视了对校本课程根本性的思考。学校应以加强课程建设与课程领导为加强课程校本化的重要抓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是学校整体发展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自我设计,最终重塑学校形象,形成学校文化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学校文化制约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鉴于课程变革中学校文化的主体性、多元性、合作性及开放性等品性的缺失,校本课程开发应秉承“校本”理念,凸显师生主体参与,重建学校文化主体性;整合多样态文化,实现学校文化多元共生:构建“参与文化共同体”,重建学校合作探究文化。  相似文献   

12.
文摘要览     
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什么  近年来,我们可以经常在教育文献中见到“校本课程开发”一词,也经常听到一些专家在谈论“校本课程开发”,然而,到底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崔允 氵郭 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作了具体阐述。  目前存在一些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误解,如“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自编教材”,“校本课程就是原来的选修课”等,造成这些误解的原因是人们对课程的理解不一。由于课程知识与技能在我国教育学体系中的结构性缺失,人们通常把课程当作一种结果,即教科书或教材。事实上,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过程,更是…  相似文献   

13.
赵文超 《文教资料》2008,(32):120-121
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教师与学生以及学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但是由于学校办学理念的缺失、教师对校本课程认识的偏颇、有效调研的缺失与免费资源的流失、家校沟通的缺失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积极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结构。它能够更好地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但是,一直以来,由于课程都是由国家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许多人提出了以下问题:1.非要开发校本课程吗?2.开发校本课程需要什么条件?3.怎样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毕竟是新生的事物,根据人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在校本课程出现的初始阶段,这三个问题是普遍问题,特别是在山区农村,这些问题更突出。(一)开发校本课程是落实…  相似文献   

15.
徐唯花 《教育》2013,(5):40-40
校本课程是学校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结构。它可以使学校真正拥有了对课程的选择余地,可以使学校能够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开发校本课程,凝聚学校特色早已成为基层学校办学的一条思路。在积极培育学校文化的同时,开发校本课程,发挥课程文化的影响力,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和“魂”。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笔者认为需要从学校文化建设的视角来做好校本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17.
吴志鹏 《天津教育》2006,(11):31-32
写在前面的话: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实验中学在“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指导下,自2004年秋季开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目前开发的校本课程已近百门,在实践中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吴志鹏老师开设的校本课程在考评中获得满分,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在吴老师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课程开设与组织实施中对于心理学的合理运用以及对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徐洁 《上海教育》2014,(13):85-86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特色文化创建的内涵支撑,学校特色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在“构建学校文化场,培育健全现代人”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近年来,我们以“红领巾足球文化”特色为起点,统整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学校特色的“快乐”类、“成长”类、“体验”类、“特长”类校本课程框架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构成了国家课程计划的全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的具体体现。一个学校之所以具有不同于他校的特色,其核心就在于它具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其次在于其课程的设置。课程体现着不同的办学理念,不同的办学理念必然具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实行校本课程开发是提升我校办学品位,强化内功,从而提高人才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既是一种课程理念的变革,也是一种管理体制的变革,还是对国家课程的一种补充。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学校及学区教育资源;有利于张扬教师和学生的个性,体现学校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