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80后怀旧”日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文章将通过研究80后的集体怀旧,分析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中“80后怀旧”的呈现方式,解魅“80后怀旧”现象的规律和特征.文章认为,80后的怀旧,是该主体进行的对童年记忆重塑和再造的想象,是80后群体的一种身份认同;而“80后怀旧”现象,在80后童年与现实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是媒体与新技术驱动、怀旧主体与消费主义商业营销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龚蕊 《新闻世界》2011,(2):138-139
"80后"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出生到成长都得到广大媒体的高度关注,各种有关"80后"的报道也是络绎不绝,经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报道不仅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本文通过对媒体关于"80后"一些报道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媒体对"80后"的形象是怎样进行建构的。  相似文献   

3.
"赫尔墨斯国际前沿论文书系"后儒学转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实用主义与解释学的区别是,前者是机会主义,而后者是现实主义。后儒学是现实主义的解释学,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我们原拟为后儒学撰写一篇辩护词,但最终认识到,它根本就不需要。题记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方面是指一切既往事件的超越性,它们是历史,  相似文献   

4.
“后民生时代”是民生新闻话语体系中针对受众在社会中定位而诞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概念。通过对具有社会意识的受众群体进行媒介概念范畴下的界定,有助于民生新闻的定位和价值研究的准确开展。“后民生时代”也是一个时间范畴,公众影响力的扩大、诉求的增多是“后民生时代”的典型特征。一是“后民生时代”中公民社会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5.
"一出未问世即引起争议的探索性剧目,一次企求艺术创新的实验性演出。"2008年12月23日晚7:30,北京朝阳剧场内座无虚席,复排的话剧《WM·我们》拉开序幕。若是注意观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台上的演员大多是80后甚至是90后,而观众却多半是鬓发斑白的50后或60后。因为,这是一部被尘封了23年的话剧。  相似文献   

6.
后保管模式是近年来档案界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讨论问题.我们尝试着通过分析后保管模式的提出、理论来源,从角色定位的角度提出了电子文件的后保管模式是档案学的想象力的这一说法,并以后保管模式的三个组成作为切入点,重点剖析了后保管模式的内涵和本质.  相似文献   

7.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千差万别。就拿每个人命运的变化来说吧,有的人可能是靠刻苦学习,掌握了很多知识后得到改变的;有的人可能是运气不错,碰到了良好的机遇后改变的;有的人可能是广交朋友,遇到了知心人帮助后改变的……而我呢?令我终身难忘的是,湖南日报帮助我改变了命运。  相似文献   

8.
最近读到科学网转载的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科研领域,"70后"将成被"抛弃"一代?>,文章提出:"60后"年富力强,"80后"后生可畏,"70后"遭遇前后夹击,因此"70后"将成被"抛弃"的一代.这篇文章提出的"70后"问题值得有关部门和人员关注,但是"70后"将被"抛弃"的提法显然是错误的论调,是一种误导.我们不希望在已经很浮躁的大环境下,再去人为地制造新的浮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9.
最近读到科学网转载的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科研领域,“70后”将成被“抛弃”一代?》,文章提出:“60后”年富力强,“80后”后生可畏,“70后”遭遇前后夹击,因此“70后”将成被“抛弃”的一代。这篇文章提出的“70后”问题值得有关部门和人员关注,但是“70后”将被“抛弃”的提法显然是错误的论调,是一种误导。我们不希望在已经很浮躁的大环境下,再去人为地制造新的浮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8,(1):54-59
"后真相"是西方政治传播和新闻运作中的新现实。通过梳理西方的相关文献,本文试图将"后真相"这个舶来词汇放到西方语境中进行回溯和阐释,对"后真相政治"、"后真相时代"等概念进行了还原,对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根源进行了归因,对其间社交媒体的角色和传统媒体的作用进行了透视。本文认为,"后真相"是西方政治失灵和新闻失范的产物,而当下的西方媒体实践中的事实查验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媒体秩序,后真相政治传播仍是一个亟待厘清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11.
大儿子注射乙脑疫苗后,得了乙脑;小儿子喝了三鹿奶粉后,患了结石。这是山西省交口县回龙乡一个家庭的遭遇。遭遇曝光后,各路记者蜂拥  相似文献   

12.
建设项目档案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生产、生活的基石。也是工程竣工验收后对工程后量讲行事后监督的重要依据.必须确保项目档案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春运新主力     
骆文 《报林求索》2012,(1):42-49
<正>23年过去,当年在路上的青年已经慢慢变成故乡的守望者,而当年的孩子——"70后""80后"和"90后"正成为春运的新主力。"70后":孝敬父母,必须的!有人开玩笑说,"70后"和"80后"的区别就在于"70后"多了套房子。这话有理,但也并不仅是一套房子那么简单。相对于刚踏入社会三五年的"80后"们来说,"70后"  相似文献   

14.
"中大学子"注意到,上述论文连某些细节都很一致,有的改动反而更让人觉得荒诞。比如在原作檀文里,有一句"其中1例治疗一年后妊娠",于是多数涉嫌抄袭者的病例中,都出现这个情况。宋玉萍和白晓红写的是"其中1例治疗后1年妊娠",吕继华和谢芳文写的是"其中1例治疗一年后妊娠,足月顺产1男婴",吴雪芳写的是"其中1例治疗1年后妊娠,足月顺产一女婴"。  相似文献   

15.
李媛 《报刊之友》2011,(4):59-60
这个世界,有这么一小撮人,打开报纸,撰写的是他们的消息,打开电视,报道的是他们的消息,街头巷尾,议论的是他们的消息,仿佛世界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仿佛能够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一小撮人,开始步入而立之年,这一小撮人,就是当今社会褒贬不一的"80后"。本文以媒介对"80后"现象的讨论为基础,分析"80后"在媒介评论中的定位及其变化,并认为唯有在一个反复认知的过程中,才能完整地对"80后"群体形象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6.
李媛 《今传媒》2011,(4):59-60
这个世界,有这么一小撮人,打开报纸,撰写的是他们的消息,打开电视,报道的是他们的消息,街头巷尾,议论的是他们的消息,仿佛世界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仿佛能够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一小撮人,开始步入而立之年,这一小撮人,就是当今社会褒贬不一的"80后"。本文以媒介对"80后"现象的讨论为基础,分析"80后"在媒介评论中的定位及其变化,并认为唯有在一个反复认知的过程中,才能完整地对"80后"群体形象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手机技术的发展,表情包的使用逐渐成为一个全民现象。90后是表情包的使用主体,所以表情包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体现出90后群体的特色。表情包不仅是年轻人用来表达自己情绪与情感的视觉狂欢,也是90后作为草根阶层对自身话语权的另类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 我们现在一只脚踏进了工业社会,另一只脚踩在农业社会,目光却紧紧盯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但实际上,现代社会正向后信息时代迈进。正在兴起的网络传播是后信息时代诞生的助产士。后信息时代的传播特征是极端个人化,但后信息时代的个人传播与人类最初的个人传播是不同,过去是被动的,今天是主动的;过去是传者的选择,今天是受众的需要。后信息时代的人类传播才开始真正的指向个人。  相似文献   

19.
9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不仅得到长辈的万般宠爱,而且物质生活丰富。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他们是信息爆炸的领先体验者,各种信息通过无孔不入的媒介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及其形成。90后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群体,如何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认可的价值观是我国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一项全新任务和严峻挑战。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访谈法,在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进行研判的同时,分析了影响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成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杨乐  薛华 《新闻世界》2010,(11):129-130
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本文着眼于后殖民主义批判研究法,探讨西方媒介帝国主义语境下的第三世界文化现状及其对策,即后殖民主义批判研究法对新闻传播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