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ASLEC)、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湖南某大学具有留守经历的1787名大学生、具有流动经历的1160名大学生和3823名常态大学生进行测量,比较他们的心理状况,结果发现:留守经历大学生在生活事件、心理健康各维度上的均分显著高于流动经历和常态大学生;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以及与父母关系的均分显著低于流动经历和常态大学生;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其中人际关系、健康适应、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学习压力因子可有效预测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成为大学生后,留守经历对他们的影响如何,他们心理状况如何,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是否存在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否关注这类大学生的成长,高校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是否到位,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数据分析,了解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状况,高校干预情况,提出了今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3.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已经走进大学校园。以绘画为媒介,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不仅可以帮助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拓展教育途径,还可以帮助有留守经历大学生通过绘画展现自我、认识自我、积极看待留守经历,正向赋能,乐观生活,更对开展绘画心理团辅的老师提出了具体的专业技能与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调查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质的影响状况。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CSPA)中的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和人格量表(CCSPS)对673名有留守经历的学生和704名普通大学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双方外出留守的比例最高(47.92%),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比例增大;有留守经历的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健康量表多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人格量表的率真、重情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学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这部分同学成长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减少心理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对安徽省某高校的2032名在校大二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得到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587人(占28.8%)。对照研究表明: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领悟及社会支持总分、情感平衡总分等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大学生;而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中,家庭经济状况、留守方式、性别等对其心理状况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部分20世纪90年代末及21世纪初出生的留守儿童已经跨入高等学府,成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广泛关注。关于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研究早期以问题取向为主,随着研究成果的丰富与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视角呈现积极取向趋势。早期留守经历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尚有争议,心理韧性研究成为一种新的思路和范式。已有研究取得了相对丰硕的成果,对留守儿童以及留守经历大学生均有教育启示价值。未来研究还需丰富跨地域的样本,同时不能忽略城镇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7.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具有一定影响。而影响积极与否关键在于引导。优化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的措施: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开展留守经历调查,建立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档案;挖掘留守经历的积极因素,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开展团体辅导及朋辈辅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合力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安徽省内三所本科院校大一至大三的332名曾留守大学生、272名普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曾留守大学生强迫、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在曾留守大学生群体内,女生在抑郁、焦虑、恐怖、总均分及总分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父母双方外出工作的学生在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三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父母一方外出工作的学生;童年留守经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河南某地方高校280名有留守经历和704名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总社会支持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组;留守经历大学生中,男生在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总社会支持上显著低于女生;城市大学生在支持利用度上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开始留守年龄、留守持续时间及父母外出情况对社会支持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在江苏省淮安市高教园区的4所高职高专院校中随机抽取了2350名大一学生,进行EPQ和SCL-90问卷调查。在对调查结果初步筛选和整理的基础上,笔者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比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差一些,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2)父母在儿童早期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留守期间儿童与父母交流的多少和途径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部分高中留守学生和部分高中非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并探讨高中留守学生与父母分离状况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高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非留守学生差。第二,高中留守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比男生差;高一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与高二留守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学习焦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方面比高二留守学生差。第三,父母均外出的高中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仅父亲外出的差,但与仅母亲外出的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归因和出路进行研究。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受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制约、部份农村家长重养轻教和学校教育单一,农村留守儿童出现数量多、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受阻和身心健康堪忧等社会难题,可能会影响社会和谐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要认真履职,家长要主动担责,学校要积极跟进,社会要广泛响应。要通过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共享蓝天”和“绿色通道”三大工程,推广校园关爱行动、“代理家长制”和社会爱心行动三大成功经验,构建经费、制度和监护三大保障体系,争取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公平的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以安徽省霍邱县部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儿童体育心理现状及帮扶机制进行研究。从体育态度、体育兴趣、体育动机和体育价值观等方面,分析了留守儿童的体育心理现状及存在不足;提出从加强政府保障、明确家庭责任、完善学校环境和提倡社会志愿者活动等方面,构建留守儿童的体育帮扶机制。以期为促进教育公平、有效开展留守儿童体育教育和切实提升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作为社会转型期产物的留守儿童面临着身心健康、接受教育、天赋、个性发展等发展权难以得到保障甚至被侵犯的危险。粤西北及东南乡村地区的调研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权、受教育发展权、信息知晓发展权、天赋发展权等方面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急需家庭、政府、学校、社会形成多方联动的留守儿童发展权权益保障体系。在家庭层面,父母加强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与天赋个性;在政府层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健全教育帮扶机制;在学校层面,优化硬件设施与教师结构,加强网络信息教育;在社会层面,充分发挥社会综合协助职能,加强帮扶的针对性与长期性。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作为调查工具,对沈阳市法库县秀水河中心小学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分析造成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各方面都应关注留守儿童,以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593名农村儿童(其中留守儿童367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和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为: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并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希望是个体发展中所必须考虑的基础因素,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希望水平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发展及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儿童希望量表(中文版)》对农村小学三到六年级儿童进行希望调查,得出农村留守儿童在希望总分及路径思维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并据此提出教育建议,帮助提升农村儿童的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18.
边远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留守儿童创造了一个群体交流的环境,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弥补儿童留守亲情缺失的有效途径。然而,寄宿制学校内部设备的落后,配套设备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复杂的,存在不利因素。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创新寄宿制学校管理,是发挥寄宿制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引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曾碧  侯攀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5):123-126
通过对陇南市成县农村学校的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调查,经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在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存在很大的困难,,长期以往必然会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问题,提出以下建议:转变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外出务工方式,增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环境和效能;加强学校师资建设、建立学校监护系统、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留守儿童的民间救助组织、加强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供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