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想要和你们谈的是我自己的成功法则,还有怎样实现你的梦想. 想象你是一个15岁的少年,住在奥地利,然后有一天你告诉身边的人:"我想要成为世界健美冠军."当然他们会这样回答你:"等等,这项运动一点儿奥地利精神都没有."但是,我管不了别人怎么泼我冷水,我的心里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个目标,再清楚不过了.  相似文献   

2.
10岁的儿子要求爸爸为他买一个臂力器,爸爸问他:"你是‘想要’,还是‘需要’这个臂力器呢?""我想要。""对不起,你‘想要’但不‘需要’的物品,我不能满足你。"听爸爸这样一说,儿子马上改口:"我需要。""你为什么需要呢?""……"儿子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3.
名人语录     
《八小时以外》2012,(11):75
很多人这样问:"我想开一家公司,我该做什么?"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所热爱的是什么?你开的公司想要做什么?"他们大都笑道:"不知道。"我给他们的建议是,去找份工作让自己忙碌起来,直到找到答案为止。你必须对自己的想法充满热情,强烈感受到愿意为它冒险的心情。乔布斯  相似文献   

4.
我来说两句回贴一:有些学生娇生惯养,个性比较强。他们行为放纵,满脸的玩世不恭,经常在课堂上给老师出难题,专门看老师的热闹。你软,他瞧不起你;你硬,他决不服输。如果双方僵持,那就会打一场"持久战",结果常常是两败俱伤。刚刚接班上课时我也遇到了这样的学生。冷静下来分析他们的心理,其实他们原本很纯洁,很善良,只是长期以来被宠坏了。他们内心还是很渴望人间真情,如果你是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他会接受你,并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小陈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一次语文课堂上别人在回答问题时,小陈冷不丁冒出一句:"真是爷们!"这一句话引起学生的哄堂大…  相似文献   

5.
小主持人:丁鑫"考得不错,想要什么奖励?"同学们,你们是否和我一样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面对这样的奖励,你有自己的观点吗?物质奖励很普遍武汉市汉阳区西大街小学柯灵宇:爸妈挺关心我的学习,他们有时会承诺,如果考得好,就给我买我想要的东西。每一回,他们都兑  相似文献   

6.
正小林是我校高二年级一名学困生,在学校的"帮扶结对子"活动中,小林等5名学生成为我的帮扶对象。怎样才能让他们走出学困并且提高生物学成绩呢?我制订的帮扶计划是:寻找问题——分析原因——制订措施——实施帮扶——总结回顾。为了查清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我与小林开始了这样的对话:师:请谈谈你目前的学习状态,好吗?生: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考试成绩常常最后,我已没了信心。……师:你主动跟老师问过问题么?你觉得你对提问题的能力怎样?生:我是差生,老师对我的关注很少,我也不敢问问题,怕自己问不好;也不想问,反正都不会;也不会问,不知自己  相似文献   

7.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上课时或上完课问学生:"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你们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往往回答我的是:"没有问题了,我们都懂了."那么学生们真的没有问题了吗?显然不是,从他们的作业和练习就可以看出,其实他们是有问题的,只是不敢或不愿提出来,或者说有的学生就不能提出问题.他们缺乏必要的问题意识,这也成了他们不能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作为一名中职学生,我认为应该从信心和方法两方面去学习英语。下面是我自己在长期的学习和反思中一些经验与体会。每次考完试,都有同学来问我,"你怎么考的这么好?""你是怎么记住那么多单词的?""你传授点方法给我吧。"等等这样的问题。一开始听到这样的问题,我也很困惑,我感觉自己也就是按部就班的学习英语,随着学习的深入和自己的反思,我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方法,经过老师帮助我整理出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要提高英语的同学们,让我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学习、进步。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课改理念早已成为广大教师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号,课堂上被要求四人一组或六人一组进行"合作探究"这种形式也为各年级学生所习见。但是,怎么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确信你真正具备了这样的理念而非口头说说?怎么才能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你采用的这种形式是必要的、有效的而非走形式、摆姿态?这应该是我们每位  相似文献   

10.
赵翔 《家长》2013,(4):35-35
如果问妈妈们:"你最想要影响谁?"我想,99%的妈妈都会回答:"我最想要影响我的孩子。"倘若你也是这样回答的,那么,你首先必须弄清楚自己希望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如何达成这种影响。如果你不能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请认真阅读《有原则养育》一书,该书将帮助你从教育孩子的细节中跳脱出来,找出什么样的教育模式适合你和孩子,并且告诉你如何参与到孩子生命的每一个阶段,观察他们的行为和个性,教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 ,二是使学生主动发展 ,三是使学生全面发展。我对这几句话的认识 ,体现在学科教学是这样的 :首先要使学生对本门学科产生兴趣 ,因为兴趣能催人寻求新知 ,产生积极探索的欲望 ,从而主动学习、全面发展 ;其次是在教学中注意情感教育的运用 ,态度亲切、语言和蔼 ,改变老师的权威形象 ,充满亲和力 ,使学生感到你既是他们的老师 ,更是他们的良友 ,从而充分信任你、喜爱你 ,因而对你所担任的这门课也充满期盼。就此 ,谈一些自己的做法。一、课堂既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主阵地 ,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阵地 ,在…  相似文献   

12.
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英语课堂中,一些教师总习惯于为了完成纸上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让学生一遍遍听,让学生一遍遍读。这种教学无疑让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一点一点消磨殆尽。让学生展现他们已有的知识,提出他们想要了解的问题,才会让课堂显得更生动,更人文。如在教学三年级《英语》下册的一课Unit 1 In class,我让学生先听读整个单元的录音,说说你知道些什么?在学生们  相似文献   

13.
<正>回顾这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却是充实。多年的班主任生涯让我学到了很多,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但教育的关键是平等,班主任只有走进学生,学生在心理上才会得到满足,才能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我曾认为做班主任就是要严格,在学生面前树立绝对的权威,让学生敬畏你,这样班班级才会安分,无论是班风还是学风都会有所改善。这样的错误理念,让我一度在学生面前居高临下,处理问题主观臆  相似文献   

14.
很多学生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我便反问他们:你每天都能写日记吗?你常常留意自己初次听到的那个词语吗?你愿意每天用十分钟练习写字吗?主题班会上有你的发言吗?……他们都说:这些太平常了,和学好语文有关系吗?  相似文献   

15.
把学生当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以广 《师道》2005,(3):10-11
也许有人看到这样一个标题,会感到好笑:这也叫论?告诉你,我可不是在写什么论,对于今天的教育,我真的有话要说:教育必须把学生当人。索里特尔富说过:“如果你把学生看作是负责的人,他们就会有认真负责的行动:如果你把他们看作是小孩,他们将会像孩子似的行动;如果你期望你的孩子去偷东西,他将不会使你失望。”  相似文献   

16.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12,(14):36-37
李小然面对心理老师,轻轻说出这样一句话:"我不愿意回家。"闵老师为她倒上一杯水,默默坐在她身边,用亲切、友善的目光望着她。李小然委屈得眼泪在眼圈里打转。李小然15岁,初二学生。初二的学习压力非常大,而李小然的成绩一直很好,她的烦恼会是什么呢?闵老师在心里画了个问号。"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我都很累。父母一点儿不理解我,他们总认为我没好好学习。在他们眼里,我应该是一  相似文献   

17.
动机是激励人们采取行动的心理动因,人的各种活动都来源于一定的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因。 有的学生学好英语是因为他们为英语文化深深吸引,对它发生了浓厚兴趣,他们想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文化,  相似文献   

18.
开展生物学史实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开展生物学史实教学的必要性中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告诉我们 ,在他们这个年龄段其“逆反心理”已经产生。教师外在灌输或强加的思想是苍白无力的 ,长期这样下去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从而拒绝空洞的说教 ,形成“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的尴尬局面。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我认为在适当时机进行科学史实教育 ,会让学生感觉到“成功榜样”的存在 ,通过他人鲜活的科学观察、发现、探索及最终有所成就的实例 ,来打动学生 ,激励他们焕发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 ,排除种种干扰 ,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不息。2 开展生物学史实教…  相似文献   

19.
虽说从教多年,没少与学生打过交道,可我实在不知道该选用一个什么样的词儿来称呼这样一类学生:他们的身份是学生,但他们却是时时刻刻想老师之所想——想着怎么让老师修理自己的“同类”,想着怎么使老师在学生中能够说一不二具有绝对权威……而正因为他们是学生,所以也就更能洞悉其“同类”的心理,更容易帮助老师直抵学生的软肋置其于“死地”.  相似文献   

20.
正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通过学习来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需要,师生之间的关系将演化为"你不想学,我要你学"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样学生学得辛苦,教师也教得艰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激发学生学习需要几种途径。一、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