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8 毫秒
1.
汤燕冰  孟春利 《科技通报》1998,14(6):423-428
造成辽河油田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油田区及上游普降连续性大到暴雨 .汛期西风槽或冷涡携带冷空气东移加强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盛、位置偏北的环流背景下 ,气旋、台风或台风倒槽、冷锋、切变线是辽河流域产生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 .本文应用天气学原理着重讨论了辽河油田开发以来洪水灾害最严重的 1994和 1995年的致洪暴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针对2020年8月28日~29日青海省东北部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常规观测站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雷达资料、模式预报资料等分析造成此次天气过程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1)此次降水过程范围广、强度强,暴雨降水落区集中,降水对流性质明显;(2)高低层配置有利于产生大到暴雨天气,500 hPa短波槽、700 hPa低涡、200 hPa高空急流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低层偏东南气流输送水汽,中层西南暖湿气流输送孟加拉湾水汽,西南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于青海省东北部造成此次大到暴雨天气;(3)中小尺度地面辐合线持续东移,为降水提供了触发机制;(4)降水大值区位于山谷之中,地形辐合对降水增幅作用明显。分析结果对今后预报类似大降水天气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何振伟 《大众科技》2010,(5):107-108,71
对1979~2008年共30年105次河池市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环流系统发生、发展物理机制,所处的地理位置,未来移动方向与暴雨天气关系密切。主要环流和影响天气环流系统:是夏季季风、西太平洋副高,高空槽、地面锋面、切变线、西南低涡、台风、辐合带等。暴雨多是季风影响和中低纬度季节性环流转换和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按青海省地形、地域及气候特征,将全省划分为5个雷暴区进行了雷暴天气的时空分布以及临近形势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雷暴空间分布呈现出自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雷暴日变化表明雷暴多发生在14~16时,月变化则表明雷暴多集中在6~8月;造成雷暴天气的主要临近形势类型有:西北气流冷锋型、副高外围(或内部)西南气流型、低值系统底部分裂小槽型、高压脊前小波动型和副高西伸型,上述临近形势虽各不相同但都呈现出南亚高压的某些特征,使局地强对流活跃易造成雷暴天气。  相似文献   

5.
范爱芬  娄小芬  陈列  滕代高 《科技通报》2011,27(1):25-31,37
本文利用NCEP1°*1°全球再分析资料、常规资料、和地面中尺度自动站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和MM5数值模拟等入手,对2005~2008年期间乐清水库的暴雨和大暴雨个例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发现:乐清水库的所有暴雨和大暴雨过程都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发生的.暴雨过程南西风系统和台风造成,而大暴雨主要由登陆台风造...  相似文献   

6.
嘉兴8~9月台汛期降水与台风影响关系密切,台风影响多,降水正常到偏多,台风影响少,降水正常到偏少.利用NCEP 500 hPa月平均高度资料对大气环流进行合成分析,发现副高偏强(弱),有(不)利于台风影响嘉兴,台汛期降水和副高正相关,与乌拉尔高压反相关.由此建立了嘉兴台汛期降水的大气环流模型,该模型可概括历史降水的大致情况,概括率达94.2%.  相似文献   

7.
对1954至2005年嘉兴汛期降水,包括梅汛期和台汛期降水做滑动平均和小波分析,发现嘉兴汛期梅汛期降水,在降水偏多的50年代和80~90年代都存在着3~4 a周期变化,而台汛期降水存在5 a和9~10 a的周期振荡。台汛期降水在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出现增多现象。汛期梅汛期降水年代际振荡周期有14 a2、0 a,台汛期周期自20 a向36 a转变。对梅汛期台汛期降水分别做降水异常偏多(少)年合成分析,发现影响嘉兴梅汛期降水的主要环流系统是贝加尔湖西风槽和西太平洋副高,欧亚大陆经向(纬向)环流发展,副高偏强(弱),降水偏多(少);8~9月影响嘉兴降水的主要环流系统是西太平洋副高,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弱),位置偏北(偏东),有(不)利于台风影响嘉兴,从而台汛期降水偏多(少)。  相似文献   

8.
采用1981-2010年汛期逐日降水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地形资料,对三江流域汛期暴雨进行天气学分型,选取典型个例对强降水落区与地形进行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三江流域主要暴雨天气型有:高空槽东移型、暖切变型、冷切变型、低涡东移型、台风影响型,各类型暴雨在各月分布差异较大;高空槽型降水大值点基本都在槽南侧辐合条件最好、且西南气流辐合条件最好的地点;冷切变型和暖切变型降水大值点在切变南侧西南气流辐合条件较好,且西南气流与地形夹角较大站点,低涡型暴雨降水大值点处在低涡南侧或低涡中心附近,西南气流与地形夹角较大站点,台风影响型暴雨由于台风自身云系深厚,螺旋云带区域降水量较大,大值点一般在与台风东部象限风向交角最大站点;地形引起的上升速度使得对流发展引起降水,也能够作为中小尺度的强对流系统的触发机制,造成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在山区的迎风坡暴雨频次数增加,暴雨量增大;利用vb语言开发暴雨个例显示平台,对暴雨研究与预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暴雨的天气气候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40多年资料对浙江暴雨、大暴雨的时空分布进行气候分析,并对梅汛期间产生的历次暴雨前12~24h的天气形势进行分析归类.得出:浙江暴雨、大暴雨的气候概况,产生梅汛期暴雨的主要天气形势有:移动低槽型、冷锋切变型、低涡暖锋切变型、北槽南涡型四大类天气形势.再通过历史暴雨个例的相似检索,可以找出目前天气形势与历史上相似的暴雨个例,并可以按相似个例作出暴雨的诊断预报。  相似文献   

10.
基于自动站资料,NCEP/NCAR 0.5°×0.5°再分析格点资料,业务台风路径数据以及FY-2D卫星云图资料,分析了0908号台风莫拉克在浙江省产生强降水的分布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莫拉克台风在浙江产生的强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明显的不均一性,在时间上莫拉克台风降水可分为三个明显的时段;在空间分布上,台风降水与山脉地形梯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ITCZ处于较高纬度,莫拉克台风处于多个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环境中,各个天气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莫拉克台风在登陆福建前移动速度减慢,引起台风持续性累积降水,是莫拉克台风在浙江产生大暴雨的主要原因。(3)对流层中低层偏东风急流和水汽通量大值区能较好的反映强降水落区。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2008年汛期降水环流背景分析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逐日降水资料.计算2008年汛期(4~6月)降水量和洪涝指数.分析表明,汛期全省总降水量略偏少,无明显的大范围洪涝发生,呈现出南多北少、前少后多的时空分布特征.应用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及距平场、西北太平洋副高特征量、海温、南海季风指教及前期气候资科,对2008年汛期降水特点进行了环流背景分析及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北半球极涡中心强度偏弱.中纬度西风带北支锋区较为平直、位置偏北,副高偏弱、偏东、偏北是2008年汛期降水偏少的主要环流背景.汛期降水量存在着明显的周期变化.2000年以来处于少雨阶段、娜尼拉事件发生、南海季风爆发日期偏早、上年秋季降水偏少等,均是汛期降水偏少的预测强信号.  相似文献   

12.
对杭州1997年7月持续性暴雨期的相关物理量作了计算和形势分析,研究了物理量对梅雨锋上暴雨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大气环流的调整,副高强度的明显变化,高低空急汉的耦合作用,低层耦合高空强辐散的配置以及切变线上不断有中小尺诬系统的生消东移,与暴雨的形成一持续-结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气象现代化手段观测的数据进行分析。从风云2C红外云图可以发现,在近海"桑美"台风强度加强过程中,台风外围云系被台风外核区吸收,风暴直径明显减小,结构更为密实,台风眼由模糊发展为清晰;在迅速加强阶段,台风迅速向内收缩,呈现眼壁上螺旋雨带的发展特征。根据温州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的组合反射率和径向速度产品揭示了直到登陆前1 h,桑美台风的强度仍在加强的事实,从组合反射率可见,台风从单眼壁发展成双眼壁,之后发展成具备更加深厚眼壁的台风结构,此过程对应于雷达径向速度图表现为,从一个大速度区发展为二个大速度区,直至更大的速度区。从登陆前后几小时地面测站的变压计算气压梯度可以判断强风区大小,结合变压及小时极大风风向变化可判断登陆点,以及作出登陆后移动路径的短时预报;小时累计降水分布表明,其具有明显不对称分布特征,前进方向右侧大于左侧,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台风环流主体区,外围降水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沈晓玲 《科技通报》2007,23(2):180-186
通过分析0505号台风“海棠”暴雨过程中的湿位涡及其各分量的变化,表明负值MPV1密集区与强降水中心相对应,MPV1的变化比降水量的变化有一定的提前量,且MPV1随高度向台风移动方向倾斜,这对预报台风移动路径和暴雨落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姜盈 《科技通报》2012,28(3):12-20,93
用1961-2008年的浙江省各台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和NCEP/NCAR的逐日再分析资料对浙江省1961-2008年发生的持续性暴雨过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近50年来浙江省持续性暴雨的主要特征。在统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造成浙江省大范围持续性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进行归类和研究,本文将浙江省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影响系统分为:(1)热带低压类;(2)西风带类两大类。结果表明:(1)浙江省持续性暴雨主要集中在梅汛期和秋汛期,浙西的持续性暴雨过程多于其他地区;(2)热带低压和西风带低槽、高低空急流、副热带高压是导致浙江省持续性暴雨发生的重要天气系统。其雨带位置的分布与系统所在的位置密切相关,降水强度的分布随着影响系统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能定量地表征降水量在时空场上的非均匀性。运用淠河流域12个雨量站点1956年-201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基于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分析了淠河流域近55年来汛期降水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淠河流域汛期降水集中度变化于0.69~0.11之间,多年平均值0.31,多年平均降水集中期在40~41候。汛期降水量和集中度呈比较显著的上升趋势,增大了汛期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汛期降水量和降水集中度分别在1983年、1962年发生增多突变,集中期无明显突变。汛期降水量、集中度和集中期序列近55年来都具有显著的3~4年周期振荡。汛期降水量和集中度呈比较显著的正相关,和降水集中期呈微弱负相关,即降水量越大,降水越集中,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日期越有可能提前。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台风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资料和浙江省自动雨量站网的分钟资料,用最小二乘法为影响舟山的每个台风降水找到z_R关系,并对其进行有效的修正.应用此关系对台风"麦莎"和"卡努"影响期间对舟山区域的降水量分布情况进行估测,得到了降水量估测分布图.同时,将台风"卡努"影响期间的舟山自动雨量站网的实况雨量、修正前的估测雨量和修正后的估测雨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的Z-R关系.对于雨量的估计有一定的放大,而使用修正后的方法得到的降水量与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8.
影响浙江内陆台风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湖州历年(1956-2005年)台风过程的统计,分析了台风活动的年际变化与月际变化规律、台风影响湖州的风雨分布及其成因等。得到影响浙江内陆台风系统的风雨形成机制与影响沿海地区的有显著差异,冷空气的作用尤为重要;台风风雨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与显著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